书名:(红楼同人)红楼之战八方

分卷阅读3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先别说功法是什么,能有柄枪他就满足了,这里毕竟不是游戏,也不是之前门派林立的大唐,比起之前待的大唐,这里更像是真正的古代世界。

    没有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有的只是最基础的拳脚功夫,但是只这些就足够了。

    像他们家将军那样,将一身功夫练到极致,如果手里没有武器,他也说不准自己以后能不能练到那种程度。

    “将军?”单手拎着溯流,扫了一眼又空了一格的包裹,林暄心中闪过一种果然如此的感觉,然后抬眼兴致勃勃看着谢琼,“合格了吗?如果没有,打一架怎么样?”

    跟了谢琼那么多年,已经很少能听到主动凑到他们家将军眼前求挨揍的,谢阳后退几步,娃娃脸上全然的幸灾乐祸。

    就算是刚才看着林暄打翻一圈人,他也不认为这没见过血的小子能打得过他们家将军。

    沉默了一会儿,看着抱着溯流不肯放手的林暄,谢琼眯了眯眼睛直接点头,“溯流是你的了。”

    他像是言而无信的人吗,既然说了能拿得起溯流就将溯流送出去,那就绝对不会食言,还是说这小子只想着拿他练手?

    不过,不管林暄心里到底怎么想的,谢琼却是只有一个反应,枪给你了,自己玩儿去。

    遗憾的看着他们家走的干脆利落的将军,林暄拿着属于自己的大橙武,蹦哒蹦哒跟在后面也准备离开。

    看着拎着几十斤重的长枪还能蹦起来的林暄,谢阳扯了扯嘴角,然后也跟在迈开步子跟在了后面。

    将军最近捡的人是越来越变态了,好好的一小孩儿,看上去是挺精神,怎么还是个天生神力?

    忘了他自己也是个娃娃脸看上去没有一点儿骇人的地方,实际上一进刑房能将里面的犯人吓的哭爹喊娘,谢阳摇了摇头,感觉自己才是他们家将军身边最正常的一个。

    花了一天的时间带着林暄转了整个军营,又给他送了个趁手的武器,今天的正事儿也完成的差不多了,谢琼也能抽出来时间说点儿其他的了。

    他谢家军是先祖带出来的,传到他手上已经是第七代,军中也具是知根知底的亲信。

    林暄既然想着走从军这条路,那家里对他的帮助可以说几近于无了。

    军中和朝廷不一样,真的想要干出一番功名来还是要靠自己。

    这小子也不怕吃苦,在这里历练个几年也不是拿不了军功,只是不会太多就是了。

    这么想着,谢琼回头和谢阳说了一声,然后带着林暄准备一起回城外的军营。

    不管外面京城怎么动荡,反正在林暄眼里,这在外的第一个年就这么安安稳稳的过去了,连点儿水花都不带有的。

    想着他哥的回信也该到了,到军营门口之后,林暄和谢琼说了一下,然后换了方向朝着灵宝城而去。

    趁着现在还有机会,过些天真去谢家军所在的那个军营,他就没有机会出来了。

    这些天天气好,路上也没什么积雪,军营到灵宝城这条道儿林暄走了小半年,就算他不掌控方向里飞沙也能直接把他带进城。

    在城门处下马然后直奔驿站而去,感觉大过年的,他哥应该会给他送过来不少东西。

    结果到地方一看,的确有他的东西,还是足足一大包,但是却不是从扬州送过来的。

    驿站的小吏将那包分量不轻的东西拿了出来,然后紧接着说道,“今日一早阿甘来带走了一些,这包是中午才送过来的,倒是劳烦你们又跑一趟。”

    每月雷打不动要来驿站一趟,掌管信件寄送的小吏已经记住了林暄和阿甘两个,因此现在俩人也能说上几句。

    在旁边的簿子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看着上面写的从京城寄来,林暄挑了挑眉,在京城给他寄东西的,他只想出了一个人。

    那么大一王爷,怎么想起来给他寄东西了?

    不明所以将东西带上,林暄谢过帮他拿东西的小吏,然后直接朝着城门而去。

    他能出来的时间不多,没空和之前一样在城里转一圈再走。

    今天一大早跟着他们家将军出去,回来的时候没有进军营就直接进了城,阿甘对日子记得牢靠,在他前面将东西取了也不稀奇。

    将东西带回他的房间,林暄看着满满一包裹各种小食,不知道涂景阳究竟是怎么想的。

    还好他去的及时,要不然,这些东西可能就糟蹋在驿站里了。

    虽然这是冬天,但是吃食也不能久放啊,那人傻了不成?

    撇了撇嘴拆开旁边附带的信件,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了一遍之后,林暄揉了揉手腕,拿出笔墨纸砚准备回信。

    这人好心将京中的一些形势讲与他听,他林暄也不是那等知恩不图报之人?

    门口,训练结束收拾好自己的阿甘带着扬州送过来的东西一脸喜气敲了敲门。

    毕竟他们是两个人,不只林暄每月有家书,他也是有家里的慰问的。

    朗声让阿甘自己进来,林暄手中不停,只把一封信写完之后才揉了揉手腕起来。

    “这么高兴,家里有什么喜事儿吗?”看阿甘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林暄挑了挑眉,直接讲东西都接了过来。

    将自己的那封信撕开,看完里面写的东西,林小爷脸上的欢喜比阿甘还要明显。

    “大嫂有喜了,现在已经快要临盆,这等大事儿怎么现在才说?”略带抱怨的说了一句,仔仔细细将信件收好,林暄已经开始考虑什么时候得空抽几天时间和阿甘一起回扬州看看了。

    不过这也只是想想了,不等过了十五,他们俩便被谢将军一起送进了更为严苛的军营,等到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回事儿的时候,西北边关来报,关外异族趁中原皇位更换,纠集了几万人马准备来犯。

    第36章

    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

    春主祭祀而秋主杀伐,如果只在中原一带,就算有战事也不会选在这寒冬之中, 御寒的棉甲在战场上起不到太大作用, 真打起来, 伤在寒冷之下的兵马比之刀枪更多。

    但是关外那些异族不一样,秋冬正是他们缺衣少食的时候, 每年这时, 边关就少不了战事, 不过像今年这般纠集了几万人的规模却是十几年也不曾出现过了。

    新帝刚刚登基,京中一切还未曾稳定, 对边关的把控就更不用说了。

    如今的太上皇为帝时虽然在几个儿子的事情上有些糊涂, 但是在关乎国土的事情上也是半分不肯放松, 祖宗打下来的家业,总不能毁在他手上。

    皇家可以内斗, 但是在对外的态度上出奇的一致, 自家人自己欺负, 其他人敢蹦跶就全部打回去, 他们大庆朝在跟人干架上面从来没有怂过。

    不过, 话虽然这么说, 但是太上皇在位后几年不问朝政, 涂景珏刚登基没几天, 就算是急也分不出太多精力来处理关外来犯之敌。

    义忠亲王铁了心要夺取皇位, 留下的烂摊子就算再给他两个月都收拾不完, 更不用说现在只有几天的时间了。

    就连向来不理这些事情的涂景阳都不顾之前做出来的不和假象被紧急招进宫里,新帝登基之后的忙乱可想而知。

    这种情况,谢琼自然不会还在函谷关练兵,如今大庆朝中,谢琼带兵的水平远超其他人,说是常胜将军也不为过。

    得到消息第二日,京中的调令就下来了,谢琼看着久违的兵符,收了之后便点兵直奔蒲津关而去。

    当然,林暄和阿甘两个也没有被忘下,即是要当兵,军功都是一点一点打下来的,没道理贪生怕死还能当个大将军。

    原本还想着请个假回家看看,但是现在战事一起,林暄也顾不得家里,收拾好东西就随军出发了。

    战事来的太急,林如海没想到他的信件刚送到函谷关,那边就已经开始打仗,一时间不由有些后悔。

    战场之上刀枪无言,阿暄还只是个半大孩子,万一在战场上伤着了可如何是好,还有阿甘,当初虽说是跟着阿暄一起去从军,但是他怎么也没想着会这么快就摊上战事。

    但是话已经说出去了,现在再让人回来,且不说谢琼的意见,只阿暄就不肯这时候离开军营。

    时也!

    命也!

    这么想着,林如海也只能叹一口气,然后紧紧盯着西北战事,生怕什么时候传来不好的消息让他愧对列祖列宗。

    家中唯有这一个弟弟,若是因为他一时疏忽而遭了罪,只怕父亲托梦也要将他骂个狗血喷头。

    好在,三年过去,西北异族被打的不敢再有半点动静,林暄也没有和他想的那样伤着哪儿,反而因为作战骁勇而备受嘉奖。

    如果可以,林如海并不希望听到林暄因为这个理由收到奖赏,谢琼最初跟着谢老将军上战场时也是年少成名为自己博得一身军功,但是同样,也是落下了一身的伤。

    武将和他们这些文官不一样,那都是实打实拿伤疤换来的功劳,现在阿暄如当年谢琼一般在蒲津关打出一番名声,身上又该落下多少伤。

    林如海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又是一个晚上,贾敏略一思索便知道他到底在愁什么,索性她现在身子利落了不少,不似刚生过姐儿那般无力,也能下床走几步了。

    去旁边院子看了看已经睡下的哥儿,又让嬷嬷好好照看姐儿,贾敏让丫头带上一些清淡的饭菜然后扶着婆子的手就朝着书房而去。

    她家中是从军的,对军中的事情也算了解,夫君现在担心小叔子担心的失了平日里的冷静,若是她不去点醒,只怕等小叔子回来他们家夫君还钻在牛角尖里出不来。

    先前家里请的师傅都不算是正经师傅,既然谢将军将他们家阿暄待在了身边,自是会将心思放在阿暄身上,不会轻易就让他伤着。

    虽然辈分有些乱了,但是能得谢将军为师,也是多少人都求不来的福分了。

    只这点不提,当年战乱初起时,她父亲也被遣调出关,有她匆匆忙忙送去的信件在,如果遇上阿暄也不会放任不管。

    关心则乱,夫君若是能静下心来,也不会想不通这点儿浅显的道理。

    让丫头婆子们都远远的候在外面,贾敏提了食盒,然后慢慢的敲了敲书房的门。

    不多时,里面便传来了一声低沉的声音,贾敏脸上带了几许笑意,然后推门进去给已经忘了时候的夫君送饭。

    以为是老管家敲门,林如海头也没抬便让人进来,却没想到等了好一会儿也没等到老管家开口,抬头一看,他们家夫人正提着食盒盈盈往这边看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