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恶毒炮灰重生以后

分卷阅读19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考虑到这一点,徐穆森必须争取到陶暮的帮助。

    有上辈子的记忆打底,陶暮也知道《黑白》剧组跟光电杠了一年,最后还是扛不住的低头认错改剧本。结果却因为错过最佳档期,导致上映之后只拿到八百万票房的惨痛经历。

    那会儿陶暮备受沈毓爱慕者的打压,在娱乐圈基本上就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又因为徐穆森支持沈毓公关金乌奖最佳新人奖的决定,跟《黑白》剧组的关系也不好。得知这件事,幸灾乐祸都来不及,当然不会觉得可惜。

    可这辈子立场变了,看待事物的角度自然也会变化。陶暮是真觉得如果《黑白》不能在内地上映是件很可惜的事情。

    可是改剧本这件事情——陶暮并非是专业编剧,他当然不会改剧本。思前想后,只能根据上辈子看过的许多影评,再结合自己的想法,给出了修改意见。

    说起来,上辈子《黑白》修改后的内地重映版真的挺奇葩的。也不知道徐穆森是怎么想的,居然让编剧把周远霆改成了白莲花——按照光电的要求,反派人物必须伏法。所以徐穆森修改之后的剧本竟然是周远霆在看到严御为他挡枪身死后竟然良心发现,主动去找警方自首了。还自告奋勇地成为警方的双面间谍,把黑帮老大也给坑了。最后两人双双坐牢。

    可以想象,上辈子的陶暮在接到改编后的剧本时,内心感想何止是一个“卧槽”能够形容,那简直就是千万只“草泥马”从心中呼啸而过。别说周远霆和黑帮老大的人设崩了,整个剧本的立意都根本站不住脚了。跟香城经典版的结局一比较,内地修改版只能用“狗尾续貂”来形容。

    内地版本过审上映后,早就看过《黑白》盗版碟的死忠粉们买票进电影院,看完之后只能破口大骂。认为内地重制版的《黑白》简直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最后结局如尿崩。在网上发表留言抱怨吐槽的网友越来越多。《黑白》剧组顺势就把这口黑锅推给光电。事实上也不算是黑锅,毕竟《黑白》剧组确实是按照光电的要求修改剧本的。光电最后也审核通过了。把一部经典作品审核成粗制滥造的喜剧故事,这锅可不就得光电来背。

    但光电不想背锅。并且认为《黑白》制作组绝对是故意的。故意搞出艺术差距如此悬殊的两部作品让光电下不来台。这绝对是脑后有反骨,挨打不立正的表现。

    于是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光电都看徐穆森不顺眼。但凡徐穆森执导的电影,在内地审核的时候都很难通过。而且就算艰难通过了审核,排档期的时候也排不上好档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了几年之久。直到内地电影市场发展起来,香城电影市场则完全没落为止。

    说实在的,徐穆森当初把重制后的剧本改成那样,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在置气。想让光电的老爷们看看按照他们的审核要求修改出来的剧本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想要暗搓搓的打脸。但除此之外,徐穆森根本就搞不懂光电的套路,搞不懂所谓的政治正确究竟要怎么弄才是根本原因。

    你让一个从小在香城长大,在香城学习的香城编剧修改出一部附和内地主旋律的经典作品,这难度系数可比单纯要香城编剧创造出一部经典作品的难度系数大太多了。

    所以徐穆森憋坏是憋坏,不懂也是真的不懂。事情最后搞到那样,也不能全怪徐穆森和编剧。

    但是陶暮就不一样了。前世今生两辈子,陶暮看过那么多附和主旋律的经典作品。用句俗话来形容,就算没见过猪跑也吃过猪肉。在亲自监制过一部主旋律的抗战剧,又跟着专业的编剧团队一点点丰富了一部主旋律的军旅剧剧本之后,陶暮对于怎么修改《黑白》剧本这件事,也算有点眉目。

    出于剧本完整性和角色深刻性的考虑,陶暮觉得就算最后要让反派伏法,也绝对不能是“受到感化”这种槽多难吐的改动。倒是可以从严晟扮演的男主角,以及剧本中周远霆睡了老大情妇这个细节上做文章。

    “我们是不是可以这么修改……”陶暮沉默片刻,捋了捋思路,缓缓说道:“改成严晟得知周远霆黑化以后,为了挑拨周远霆和大佬的关系,故意把周远霆睡了大嫂的消息吐露出去。大佬对周远霆心生芥蒂,但是倚重周远霆的能力,所以按兵不动。却准备在逃跑的时候,把所有罪名安在周远霆的头上。让周远霆当替死鬼。周远霆提前察觉到大佬的算计,也没有戳穿,反而将计就计,准备把大佬坑死。结果鹬蚌相争,严晟带领的警察渔翁得利。把两个反派一网打尽。”

    陶暮顿了顿,说道:“我也不是专业的编剧。就大概提供一下思路。具体要怎么改,还是要听编剧的意见。如果徐导不放心的话,我也可以让我编剧团队的人帮忙看一下。就是之前修改《血肉长城》这个剧本的编剧。虽然抗战剧跟警匪剧不太一样,但某些内核方面应该是共通的。大家可以坐下来慢慢探讨。”

    只要探讨出个眉目,他就可以拿修改后的剧本先去找光电审核。等光电拍板,《黑白》剧组马上可以筹备拍摄。还可以打个时间差,拿光电的态度跟内地院线谈判,先把档期敲定下来。

    徐穆森被光电卡的又急又气,当真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听到陶暮这番周全建议,顿时大喜。他也不占陶暮的便宜,直接说道:“都听你的。你尽快来香城,我们先敲定你在内地监制电影的分成部分。其余事情都交给你来处理。”

    陶暮说道:“这些都好办。不过有一点,跟光电递剧本的时候,咱们得攒个饭局……”

    陶暮没往下说,徐穆森却心领神会。立刻接口:“要我摆酒赔罪是吧?哎!”

    徐穆森叹了一口气,自嘲的道:“不瞒老弟你说,我现在真是焦头烂额。只要能尽快解决审核这件事,让《黑白》在内地如期上映。别说是叫我摆酒赔罪,就是要我喝到胃吐血,我也心甘情愿。”

    第233章

    陶暮做事向来雷厉风行。既然决定了要做《黑白》内地重制版的制片人, 当天晚上就让徐穆森导演带着《黑白》的编剧过来京城汇合。陶暮也把《血肉长城》的导演周鸿和编剧团队请过来担任顾问。

    果然专业人士出马,效率就是不一样。在周鸿导演和范编剧的亲自操刀下, 又有陶暮结合上辈子看过的种种专业影评给出大方向的修改建议。《黑白》剧本只花了一个礼拜就改出来了。范编剧最擅长改编抗战剧。经典抗战剧的特点就是剧情跌宕大开大合。而《黑白》的原剧本则更加注重人性描写。无论是剧情还是台词,通篇都充斥着言简意赅但却发人深省的宿命论。如今强强联合,改过的剧本不但附和主旋律价值观, 台词方面更加精巧干练。

    一个礼拜后,陶暮拿着修改好的剧本去拜访光电领导。陶暮为人长袖善舞, 八面玲珑,平时行事就很喜欢与人为善, 很注重维系关系网。等到用得上的时候, 也不会给人一种“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的趋炎附势。再加上之前凌霄奖的颁奖典礼上,陶暮给光电领导们留下的印象都很好。所以这次见面后, 陶暮主动提出《黑白》内地重制版剧本过审的事情, 光电领导的态度并没有太强硬。

    只是不免也拉着陶暮发了好一通牢骚。

    “……你是不晓得, 那些香城人有多难缠。一个个眼睛鼻子都长在脑门上, 会拍几部电影就目中无人。瞧不起内地电影,觉得我们内地的文化体制一无是处。我们花了大价钱请香城制作团队合拍电影,不就是看重香城电影发展得好,所以想拿钱拿资源换他们扶持一下内地电影吗?结果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一边瞧不起我们, 一边又想来内地圈钱。同一个剧组都要搞特殊化。香城过来的哪怕是个没有名气的三流明星,过来拍电影时都恨不得住在五星级酒店。瞧不起内地演员,说内地演员演不好电影电视剧。说是合拍片, 结果男女主角都要用他们香城人弯省人,只剩下边边角角的角色留给我们。”

    结果内地退让到这种地步还是不够, 那帮香城人还是能搞出各种幺蛾子来:“……经常联合起来排斥欺负我们内地演员。最过分的是他们连盒饭都能分出两个待遇。”

    所以后来,光电又下达了书面文件。明确指出香城弯省与内地的合拍片,内地演员必须担任主要角色。以及其他林林总总各项条款。主要目的也是为了保护内地演员不受香城剧组的欺负。

    至于说到剧本审核这一块,光电的领导们更是怨气冲天:“……分明不能过审的东西。别说他们香城电影,就算是好莱坞大片,我们光电也是一视同仁。不能过就是不能过。我们内地拍电影不也是这个流程吗?怎么就他们香城人那么高贵?叫他们改本子就满腹牢骚,大声嚷嚷我们不懂电影艺术瞎指挥。拖到最后搞出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敷衍塞责。上映之后反响不好,又甩锅给我们。”

    “我们光电简直就快成了背锅侠了!”

    “他们香城人想要进军好莱坞的时候,怎么就能考虑到洋鬼子的审美不同和文化差异?他们的电影在国在欧洲不叫座的时候,他们怎么不说人家国人欧洲人不懂电影艺术?合着就我们内地人不懂电影是吧?难道全世界的观众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了?华夏币就是没有元欧元值钱是吧?”

    “我看他们就是崇洋媚外。就是欺负人。就是瞧不起我们!”

    光电领导义愤填膺:“我们还不用他瞧得起!我们内地市场这么大,我们华夏消费市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想来华夏赚钱,就要守我们的规矩。入乡随俗,天经地义。”

    陶暮能在十九岁的年纪监制出《血肉长城》和《时尚风云》这么好的电视剧,就足以证明陶暮的能力。毕竟制作人这个职业跟演员还不一样。演员相对来说只是单一的技能,只需要在镜头面前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所以有些“老天爷赏饭吃”的演员能从童星出道,仅凭天赋就比得上很多人十几年的努力。一般情况下,演员不需要考虑太多团队配合的问题。他们面临的属于团队协作的最大困难,大概就是跟对手对戏。至于其他时间,都是别人配合他们。在整个团队协作方面,演员相对来说是最被动的一个职业。甚至连在媒体前说一句话,都要考虑到文案的意见。这也导致哪怕在台前最光鲜亮丽的明星演员,在业内的话语权可能还比不上一个看上去普普通通但是功底扎实的导演。

    但是制作人不一样。制作人需要统筹全局。一个称职的制作人,需要考虑剧组预算,考虑到整个剧组团队的方方面面。还要兼顾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价值。也并不是有天赋就能做好的工作。

    如果陶暮没有上辈子十余年的工作经历,他只怕也无法胜任制作人这个角色。但旁人不知道陶暮的奇遇,他们只看到了陶暮的成功。

    一个十九岁的成功制作人对于一个正在起步的电影市场意味着什么?至少在光电领导眼中,陶暮绝对是个值得栽培的年轻人。这一点从凌霄奖的颁奖典礼上,《血肉长城》乃至陶暮本人成为最大赢家的风光无限就可以看出来。光电领导对陶暮绝对是青眼有加寄予众望的。

    华夏自古就有“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即便是最顽固不化的老古董,在面对少年才俊的时候也会保持一颗宽容温厚的心。更何况陶暮虽然年轻但并不气盛,虽然意气风发,但并不恃才傲物。做人做事都可圈可点让人舒服。光电领导也乐意培养陶暮这样的年轻人。

    他们坚信,如果像陶暮这样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的电影人能多一些,内地电影市场何愁发展不起来?

    “这次你能接受《黑白》内地重制版的监制工作。也是一件好事。你要好好做,认真做,要让那些香城人见识到我们内地电影人的能力。虽然我们内地电影市场起步晚,但我们内地电影人也能拍出好的电影来。他们香城人到内地拍不出好电影,并不全都是因为内地文化体制的限制,也有他们自己不上心,根本没有考虑过入乡随俗这个问题。”

    “我们华夏幅员辽阔。即便是南方的人到了北方,都有可能出现水土不服的现状。更何况是文化思想?”光电领导如此说道:“如果一个成熟的电影人,只会拍那些违禁题材。脱离了这些低俗的黑帮枪战黄赌毒,就再也拍不出好的作品。那我们怎么可能承认他是一个好的电影人?”

    光电领导的思维方式很简单。我们华夏几千年的科举制度都能写出那么多花团锦簇的文章来。甚至连制式的八股文都有经典传承于世。现在只是让你们写个命题作文——还没给你们圈定写作范围,只是告诫你们什么不能写。

    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还怪我们给的限制多咯!

    光电领导拍着陶暮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叮嘱道:“你年纪还小,发展潜力巨大。不要跟那些不好的人学一些不好的风气。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抱怨的话能说出一万句不重样。让他们拍电影就连一个亿都赚不到!”

    不是抱怨这届光电不行,就是抱怨这届观众不行。反正电影拍不好,那就是全世界都没眼光。

    光电领导可不希望陶暮小小年纪就耳濡目染的学到这种风气,还是要态度积极正能量一点,多拍出《血肉长城》这样叫好又叫座,还特别主旋律的经典作品来。

    为了表达自己的支持和鼓励,光电领导们还特地仔细研究了陶暮拿过来的《黑白》重制版剧本。认认真真地研究了一番,确认没有什么敏锐的,或许会被人举报的内容。直接拍板就给过了。

    剧本过了之后,光电领导又想起之前几次香城导演的骚操作,忍不住叮嘱道:“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剧本来拍。千万不要拿给我们的剧本是一套,你们拍摄的时候又搞出另一套。成片上映前还是需要进行最后审核的。如果你们搞出这种操作来,电影审核不通过,耽误了上映档期,可就不要抱怨我们没有提前打招呼。”

    陶暮险些笑出声来。看来光电的领导们也被这些骚操作搞出了心理阴影。要不然也不会当着他的面,连吐槽带告诫的叮嘱出这么一番话来。

    听起来真是发自肺腑的锥心之痛。

    陶暮还能怎么办,当然是乖乖的答应下来。表示自己身为《黑白》内地重制版的制作人,一定盯着剧组不乱来。努力赶上春节档期。

    “那就提前祝你们电影大卖。”光电领导继续拍着陶暮的肩膀鼓励道。

    顺便暗搓搓地提醒陶暮在监制《黑白》内地重制版的时候,一定要好好的跟香城电影团队偷师。虽说光电领导们讨厌香城电影人的某些作风习气,但不得不承认,香城电影人的制作水准还是非常厉害的。所以领导们希望陶暮能偷师学艺,然后拍出属于内地的,叫好又叫座的大片电影来。

    甚至还有领导突发奇想,建议陶暮也可以拍个电影版的《血肉长城》。认为电视剧的收视率那么高,口碑那么好。观众基础这么雄厚。而且也是爆破枪战戏,没道理比不上香城枪战电影和好莱坞大片是不是?

    陶暮有些惊讶。跟风翻拍大ip可是未来几年内地影视界的发展方向。难道说从这时候起就有苗头了?

    陶暮笑眯眯的应承下来。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学习天天向上。能够掌权的领导们大多在四五十岁乃至六七十岁的年纪。陶暮在他们眼中,就跟自家子侄孙辈差不多大小。长辈都喜欢谦虚有礼而且学习好的孩子。陶暮把自己这一面展示出来,果然得到了一众领导们的好感。

    于是领导们在预祝陶暮电影大卖的时候,又叮嘱陶暮千万别忽略了《兵王》的拍摄。有人提点道:“跟军方合作拍摄征兵的宣传剧,也算是政治任务了。你一定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这部剧上。如果没有办法兼顾的话,宁可放松对《黑白》的监制,也要着重拍好《兵王》。”

    这也算是交浅言深的肺腑之言。陶暮心领神会。

    不过在陶暮尝试着提出想请光电领导们吃饭的时候。光电领导们却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领导们表示,不想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嫌弃他们不懂电影艺术性,还总让他们背锅的香城导演吃饭!

    陶暮之前没有接触过这个层次,还真不知道两边居然相看两相厌到了这种程度。

    不过就算有很多电影人抱怨光电的领导们种种不好。但是陶暮出于自己的立场考虑,还是觉得领导们挺可爱的。就像他们家老爷子,虽然古板固执,因循守旧,有些时候难以沟通。但只要找到沟通的技巧,就会发现这些老爷爷们还是很好说话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老爷爷老奶奶们都很护短。只要打定主意扶持某人,就会在权限范围内给出最大限度的宽容和支持。

    而众所周知,刚刚成为凌霄奖最大赢家的陶暮可是有目共睹的亲儿子。背靠大树好乘凉。蒙荫之下,陶暮虽然知道大佬们的有些审核要求是真的限制了电影的艺术性和完整性,但他还是说不出大佬们不好的话。而且他是真心觉得光电的领导还是很好沟通的。

    至少比他上辈子经历过的那些人更好沟通。

    第234章

    陶暮担任《黑白》内地重制版制片人的新闻在第一时间登上更大娱乐版块的头条热搜。与此同时, 《黑白》在内地上映的时间定档大年初一贺岁档,以及内地重制版将对结局做出改动, 同时换掉严御扮演者的新闻也跟着传出来。

    明理人都知道,《黑白》内地重制版之所以会换掉严御的扮演者,主要原因是因为沈毓被光电封杀, 如果《黑白》想在内地上映,必须删减掉有关沈毓的全部戏份。当然沈毓自己在拍摄期间表现的并不好, 徐穆森早就有意换人,只是碍于沈氏集团这个投资方的坚持, 后来还有林家从中说和, 最后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如今光电以强势的态度站出来,要求《黑白》剧组删减掉被封杀艺人的所有戏份。徐穆森为了保持作品的完整性, 乐得顺水推舟——一方面能顺利换人, 一方面还能把黑锅推给光电。简直就是八心八箭式的完美。即便是向来说一不二, 强横霸道的林家, 只怕也没有底气去跟光电叫板。

    然而看在沈毓和沈毓粉丝的眼中,陶暮身为《黑白》内地重制版的制片人,走马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居然就是把沈毓踢出剧组,换上另外一个人扮演严御这个角色。这些举动无疑就是陶暮针对沈毓的铁证。

    更不要说《黑白》内地重制版的严御扮演者竟然是古玉璋——当年因为“欺负”沈毓, 被沈毓的粉丝骂上热搜的那个燕影学生。一般情况下,吃瓜网友们的记性都很差。很多新闻如果没有跟踪报道,最多三天热度就消散了。但只有在一种情况下, 网友的记性特别好。十多年前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都能记忆犹新那种——那就是在粉黑掐架的时候。

    在沈毓粉丝掘地三尺般的挖料态度下,很快, 古玉璋“背叛”燕影,竟然在燕影筹拍电视剧的情况下跑到《兵王》试镜,并且在试镜成功后,不顾自己大一新生的身份,竟然跟校方请了半年假期去部队体验生活的旧闻被人挖了出来。

    再联想到古玉璋在进组《兵王》之后没几天,就顺利抱上陶暮大腿,顶替沈毓演了严御这个角色的一系列举动。众多网友(主要是沈毓的粉丝)立刻给古玉璋安上了“心机舔狗”的帽子。而且还是“舔到最后,应有尽有”的舔狗。

    沈毓的粉丝气急败坏,立刻冲到古玉璋的飞讯下面,以最恶毒的言论谩骂古玉璋。人身攻击p遗照都算轻的,甚至还有粉丝赌到燕影校门口扔花圈。如果不是古玉璋已经飞到香城进组拍戏,恐怕这些粉丝连揍人的心思都有。

    现在打不到古玉璋这个罪魁祸首,怒发冲冠的沈毓粉丝们无处撒气,最终又跑到陶暮的飞讯下面进行新一轮的谩骂。陶暮的骂战粉当然不能容忍沈毓粉丝如此放肆。两家本来就针锋相对的粉丝再一次对掐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