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超级地产大亨

第二十三章 最大的捐赠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郑立国站在办公室窗边,看着楼下来来往往的学生,尤其是他们身上校服的那一抹绿。这种颜色自入校以来,就每天出现在他眼前,校服上江州一中绿色的校徽在阳光映衬下熠熠生辉。把嘴里的烟在烟灰缸轻轻按灭,郑立国快步来到办公桌前,提起毛笔在白纸上挥舞。

    “老夫卿发少年狂。”

    在和秦然密谈过后,郑立国最终下定决心要大干一场。

    从身上掏出电话本,找到刚拿到不久的电话号码,郑立国拨通了电话。

    “你好,我是江州一中郑立国。嗯,不不,小朋友表现很好,是我有重要的事情请你帮忙……”

    “一个小时半后你可以过来,时间十五分钟。”

    话筒里传来对方的回答。

    “谢谢。”

    郑立国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开始着手准备接下来关键的见面,一中改革势在必行,他已经赌上了自己的一切。

    “郑校长好。”

    校门值守的门卫见到校长专车,敬礼问好道。

    平时郑立国都会摇下车窗,笑着回应。但今天却没有,他只是在车内后座点了一下头就继续翻看文件。

    待车辆远去,年轻的门卫一路目送其消失在街头,心里却在嘀咕难道自己做错了事,什么时候不小心得罪校长了?转念一想,好像没做错过什么!刚才这出反常举动,让门卫心里一直忐忑不安。越是告诉自己不去想但心里却总惦记着。于是他开始仔细回顾近段曰子和郑校长见面时的细节,以求从中找出原因所在。

    心中有事,茶饭不香。门卫今天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吃过午餐,平时他都会把收音机调到固定频道收听节目,但现在却无精打采发呆看着远方。

    “噢——”

    从门卫室窗户看到校长专车熟悉的号码,年轻的门卫赶紧戴上帽子,按下电动门闸,早早恭敬地守在校门口等待郑立国归来。

    “哟,小吴。今天是贵宾级待遇啊!”

    还是熟悉的感觉原来的味道,看到郑立国摇下车窗异常高兴的样子向自己问好,和走之前天差地别。门卫差点眼泪流了出来。

    “终于没事了,一切恢复原状,白担心了一个上午。”

    这位门卫小哥在心里暗道。

    “郑校长……看到您……平安归来我实在太高兴了。”

    看着门卫小吴激动的模样,郑立国有些愕然。不过他还是微笑着特意下车拍了拍对方的肩膀。吩咐其安心工作。有什么困难可以及时找自己反映。

    “通知所有校领导,还有教职工代表,半个小时后召开紧急会议,一律不得缺席。”

    郑立国一走下车,就通知校办的秘书道。

    霍芳作为教职工代表,不得不中止了讲课,急匆匆和其他老师一起赶到学校会议室。校长郑立国忽然搞这一出,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但都觉得有重大事件要公布。

    “学校改革计划!”

    听到这几个字,尤其是接下来郑立国简单说的几项举措。包括开办分校、教师聘用制度、打造尖子实验班等,所有人都惊呆了。这样子大动筋骨折腾,校长是发了疯了吗?霍芳在心里念道。

    “同志们,江州一中虽然看上去耀眼依旧,但我们身为内部人士对其现在真实的状况不可谓不了解。去年,我们高考文理科状元双双旁落,在过重点线和‘一本’学生数目方面都和其他学校差距在缩小。同年我们的学校老师参加全国教研实力大比拼,最好成绩才获得第三名,甚至比不上我们一直都没正眼瞧过的师范附中,他们的年轻骨干教师就拿了第二名好成绩。学生比不过,老师也比不过,何谈江南第一?有些人依旧站在以往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得过且过,没有积极进取的拼搏精神。今天我要告诉他们,如果再不积极改变,转变观念,不单学校抛弃你们,连学生也同样抛弃你们。超越江州一中,以前其他学校的回答可能是‘呵呵’,就是不可能的意思;现在呢,是‘嘿嘿’,就是指曰可待之意。现在我们的国家在改革,所以我们学校也要跟上脚步,大刀霍斧推进改革进程。”

    孔明轩也曾私下和郑立国探讨过学校改革的举措,但他依旧被郑立国提出的方案吓到,任意一项都是困难重重。

    “同志们,今天叫大家来是先跟你们通一下风,因为改革不是由我们学校推进,而是省里统一领导。希望今后我们大家能携起手来,共同为江州一中下一个世纪的辉煌铸就坚实的基石。”

    在会上,郑立国成立了江州一中改革领导小组,由自己担任组长,孔明轩等副校长任副组长,准备开始大力推进一中的改革计划。

    散会后,孔明轩留了下来,因为郑立国有任务交给他。

    “你对学校的教务资源和师资力量熟悉,在国内和同行交流也多,现在你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摸底我们学校师资力量,全部以国内不。

    郑立国还拜会了江州市委书记黄伟国,向其陈述了江州一中改革的要点。黄书记了解到江南集团也参与其中,而且是以公益项目合作为名,在称赞的同时大笔一挥同意了划拨西子湾旁边的公共用地,让江州一中兴建分校校园。同时,市财政拨款500万,连同省里批下来的500万,共计1000万让江州一中用于对国内优秀教师的挖角。此外还答应了郑立国,对挖来的优秀教师直系家属在江州进行妥善安置。

    江州一中毕竟是老牌名校,真正动起来,一路绿灯,得到了许多校友们的帮助。郑立国还把多年来校友捐赠的1500万款项拿出来,加上财政划拨的1000万,共计2500万在国内挖角。每人50万的份额,预计能迎来50人的教学新骨干和学科带头人。

    秦然答应,江南集团出资帮忙江州一中兴建占地250亩,可以容纳108个班级的初高中一体校园,其中包括了饭堂、图书馆、实验楼、体育场等,预计投资达到3500万。同时,江南集团还将为江州一中提供担保,从银行借贷5000万用于本部以及分校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说,秦然已经是历届校友中对母校捐助最多的学生。他兑现了自己入学时的承诺,郑立国将来知道实情后一定不会后悔招收他入学。

    犹如做梦一般,郑立国觉得江南集团简直是江州一中贴心的小棉袄,双方结成了友好合作单位关系,今后江南集团的高管子女可以享受和本校教职工子女入学降分录取的同等待遇,当然每年的名额有限。

    秦然也得到了他想要的,既帮助了母校送其一程步上快车道,又拿到了江州一中这个宣传招牌,这笔3500万花得其实很值,公共形象方面加分很多。至于担保的5000万,秦然并不担心,连银行审核贷款的工作人员都一致看好,江州一中分校对外提供初高中的4500个入学名额,如果一切顺利不出三年时间就可以全部还清贷款。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秦然亲自主导了自己母校在新千年到来之前的这场改革。所有的这一切,谁会想到是这个正在高二就读学生的神来之笔。也许等过了一段岁月后,真相才会逐渐浮出历史的水面,说不定秦然也有幸和江州一中以往为学校做出重大贡献的校长们相提并论一番。。)

    ps:多谢“willielian”,“同参知政事”投出的月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