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肖申克的救赎同人)[肖申克的救赎]归正

分卷阅读1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拜伦不禁想起,被他夹入相片的那本《圣经》。

    昨日,他借着清查的名义,单独去了安迪的囚室。抬起来一掂量,对材质重量格外敏锐的拜伦,便察觉出些许异样。

    翻开一瞧,果然不出所料,他制服衣兜里的那张父子合照,并不是这本书的首位“访客”——身高六英寸的锤子先生,抢了先。

    而目光如炬的哈德里队长,在屋内扫视一圈,就在床头、窗边找出不少惟妙惟肖的石雕作品,他们的存在,为石锤提供了合法用途。

    囚犯们的晚餐时间即将结束,拜伦并未在囚室内多留,但银行家消磨时间的小爱好,他已了然于胸。

    人是经不住念叨的,拜伦沉思间,安迪在木制大门上敲了敲。

    听见声音,拜伦·哈德里队长心下难免有些忐忑,可这份紧张透到他冷峻硬朗的五官上,便只能为威严气势增光添彩。

    说起来,也是他刚才只顾想事情;否则,以他出众的五感,何至于漏过安迪·杜弗兰,在走廊里那格外轻快的足音?

    “早上好,哈德里先生”

    从对面长官那双深邃的灰眸里,安迪发觉出一丝期盼的意味。

    “嗯……”拜伦却看不出自己昨天的招数,是否奏效。

    善解人意的银行家没有故意设置悬念,他指了指拜伦桌上新摆上的相框,看着那个同自己有几分相似的胖崽,微笑着说:“先前不知道,您还有如此可爱的儿子,当真惹人喜爱,难怪您时时刻刻想着他”

    说起儿子阿奇伯德,拜伦的语气都要再柔软三分:“他还不满两周岁,正是好奇爱动的时候,比起幼托中心里别的孩子,格外乖巧,我却常常顾不上他……”

    交浅忌言深,拜伦是真心把安迪当作难寻的知己,方才毫不掩饰自家情况——这年头把孩子送去托管的,家里都有本难念的经。

    安迪却没有深究拜伦为何需要托人照料儿子,只是劝慰道:“您轮休的时候,总归可以陪陪他……说句玩笑话,我还在外边时,全年无休,若是有了儿子,恐怕也抽不出半点时间跟他在一起”

    这话半真半假,安迪并非是将孩子彻头彻尾地丢给妻子的人,但金融行业向来分秒必争,很多时候,他身不由己,难免冷落家人。

    拜伦听了,便觉得自己实在是哪壶不开提哪壶,毕竟对面的安迪,连个孩子还没有,就被困在看不到尽头的牢笼。

    但安迪没有任由失落的气氛蔓延,很快就提起新的话头:“先生,我这几天来做您的助手,确实受益匪浅,但心里一直存着个疑惑……”

    迎上拜伦“随便问”的坦然目光,安迪嘴角挤出浅浅的酒窝:“哈德里先生拥有做建筑师的本事,为何要留在此处?”

    事实上,上至诺顿典狱长,下至熟悉拜伦的狱警们,没有一个不曾心生疑窦:‘放着薪酬多、地位高的职业不做,跑到监狱里躲清闲,算是什么事?爱好古怪的很’

    拜伦伸手摸摸装着阿奇照片的小相框,答道:“这样时间灵活些,也不用出差,我……离他远了,便有些放心不下”

    想起那张,被自己收在床下小铁盒里的合照,对于这位慈父重视家庭的程度,安迪算不得惊讶。

    他看向拜伦手中的相框,心想:‘若是琳达和我也有个孩子,恐怕……一切会大不相同’

    安迪没有看到的是,拜伦的手,依旧捏在相框金属边缘上,目光却已然悄悄落在他的身上——把好友独留在暗潮涌动的肖申克,他同样放心不下。

    当以伯格斯为首的姐妹帮得以重见天日的时候,他们发现,忧虑因泄密而被报复,实无必要——班森那伙贩卖者的特殊生意彻底消失、其余地盘也被瓜分殆尽。

    这种斩草除根的清洗,自然是诺顿典狱长的手笔。

    短短几天,整个肖申克的地下交易渠道焕然一新,各类商品都交由乖觉“清白”的贩卖者协同负责,相互监督,物美价廉。

    如果说地下世界的改变要归功于典狱长,那么,明面上的变动,则全由哈德里队长提出的“积分制”带来。

    监狱里是没有闲人的,木材厂、钢铁厂、洗衣房、医疗室都有相应的岗位,酬劳一致,辛劳程度却各不相同。

    因此,新入狱的囚犯稍微熟悉了“游戏规则”之后,便会使出浑身解数为自己换个好岗位。春夏之交,可以趁机放风的外出工作,更是老油条们的专属特权。

    但这一切,在“积分制”出台以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什么岗位,各有一套根据工作量计算积分的公式,多劳多得、童叟无欺。

    至于积分的效用,一方面可用于排名。

    每月底进行核算,位于前百分之三十的,自由活动时间翻倍;而末尾的三分之一,便只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别人恣意游憩,自己却要在狱警的监督下,进行体能训练。

    另一方面,积分可兑换奖励。

    地下贩卖者所能提供的,无非是日用品和不算太过的违禁物;而作为守卫队长的拜伦,有权给予囚犯亲属探视以及对外通话的机会。

    肖申克的“住客”们哪个胆敢拒绝长官的安排?不过,新的制度实行月余,大部分人心底十分认同,工作起来更显积极。

    新制度推行以来,同比上涨15的监狱收益总额,也成功堵住了诺顿典狱长的嘴,于他而言,凡是有利于“创收”的,来者不拒。

    事实上,肖申克的“大锅饭”式管理,拜伦早就嗤之以鼻,但囚犯又不是他家员工,何必自找麻烦。

    如今,拜伦决意要在队长的职位上多留几年,很多事,他还需借典狱长之手,自然要想些办法,喂饱诺顿那张贪得无厌的嘴。

    借鉴自祖国计划经济时代劳动工分的“积分制”,但是想要避免落入平均主义的窠臼,真正促进劳动热情,还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好在,监狱里的大部分劳动都属于“按件计量”的范畴,无论是炼钢伐木,还是洗衣烧饭,每个区域设置三两个监工,便可确定每人一日的工作量。

    当然,锤炼一块钢板的难度远大于处理一筐土豆,积分系数自有差异。因此,囚犯们不再全心全意地奔着可以偷懒躲闲的岗位。

    很多想念家人的囚犯,都主动要求去炼钢厂、采石场卖体力气;急于同外界联络的刺头们,也无心欺压狱友。毕竟,哈德里队长说了,打架斗殴大家随意,但只要被巡逻狱警逮到,积分清零。

    正因如此,那些身材瘦弱、力气不大的犯人,即便没有刺头来捣乱,工作尽心尽力,也很难不落于被惩罚的区域。

    不过,他们并不为此怨恼——狱警们认真执行队长布置的训练计划,哪怕一时间肌肉酸痛,隔几日就能发现,实实在在的体力提升,下一个月的积分增长,指日可待。

    安迪·杜弗兰也是“后进生”的一员,毕竟,手臂拉伤痊愈以后,拜伦便没有办法继续把人留在身边,银行家不愿接受这样特立独行的优待。

    但言出必行的哈德里队长,还是抽出时间给朋友“开小灶”。

    他传授给安迪的搏击术,配合着劳动间歇的体能训练,虽然不能让人一夜之间变成六块腹肌的型男,但至少有了自保之力。

    一天,晚间点名之后,安迪在窗户下方的墙壁上照例做着俯卧撑。

    时值初春,夜风微凉,顺着铁栏的缝隙,正好吹走安迪身上蓬勃而出的热汗。

    ‘48……49!50!’接近极限,安迪双手紧紧扒在墙上用力,谁承想,他刚完成最后一个,顺着重力的驱使跌回床铺,手里却抓下一块墙体。

    把石块端到眼前端详,他掌心合拢,再张开,只见些许碎块和大把石屑。

    安迪捻起碎屑打量,半晌,他转身跃向床头,手指微颤地抖开书页,一把捞起石锤,奔向无人的那面墙,奋力一击。

    锤尖瞬间楔入石墙,右手抚在胸口,感受着心脏过快的搏动,安迪轻轻回拉,半个巴掌大小的一层墙皮随之落下。

    如是重复几次,安迪的理智逐渐回炉,他深呼吸以压制内心翻腾的激动之情,攥着那柄锤子,望向窗外朦胧的夜空,静坐至天明。

    作者有话要说:

    琳达是谁?

    全名琳达·科林斯·杜弗兰

    你们说还能是谁……

    作者君又使用时光流逝大法啦

    本章结束的时候已经到1948年初春

    电影中,安迪1947年买锤子

    但直到1949年买海报才开始挖洞

    这里算是以相对合理的铺垫

    让安迪提前开始挖洞

    希望大家继续纵容我的魔改哈哈哈

    ps:为保证质量,本周只有一更,都怪过年太热闹233

    下周我尽量加更啊,你们不许打窝!!!

    第11章 第十一章

    照例将下个月的工程名单交给诺顿,拜伦脚步轻快地走回楼下的队长办公室。

    一切向钱看的典狱长,只在乎花名册下面那张预付款单,自然不曾发觉,劳动积分并不充足的安德鲁·杜弗兰,被偷偷加上‘协助狱警工作’的20分,成功进入外出砌墙的队伍。

    项目工期从三月初到四月末,正是缅因州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要是能走出监狱的禁锢,去放放风、踏踏春,哪怕是再苦再累的活计,也不会有人推却。

    想到好友,拜伦从右手侧的抽屉里取出一张信纸,上面记载着两人近来的“聊天记录”。

    ‘印象派有着最质朴的魅力,色彩明丽鲜亮、光影动感活泼,画面轻松自由,它是没有门槛的艺术,用不着满腹经纶也能被瞬间吸引——追寻美,是所有人的本能’

    这是拜伦写给安迪的上一条,说的都是真心话。

    从14世纪到18世纪中叶,意大利,始终是整个欧洲世界无可争议的艺术殿堂——从佛罗伦萨画派到文艺复兴三杰,宗教传说依旧是描绘主体,但真实存在的人成了万物之尺度,包括艺术作品中的神明。

    但从巴洛克到洛可可,笔触更为精巧轻盈的同时,西方艺术的中心,也悄无声息地从罗马走到巴黎。

    18世纪晚期直到拜伦如今生活的年代,法国始终是流派更迭的先锋旗手——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乃至拍卖场最新的宠儿印象派,全部围绕着法兰西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