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肖申克的救赎同人)[肖申克的救赎]归正

分卷阅读5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因此,把标志着美苏冷战的杜鲁门主义抛出来,拜伦不算丰富的历史知识储备,也足够唬住典狱长了。

    哪怕诺顿对出身民主党的杜鲁门总统并不感冒,尤其是这两年许多针对中下层人权的改革方案,简直是踩着保守人士的神经跳舞。

    但诺顿典狱长依旧要承认,他是罗斯福总统合格的继承人,撑得起二战以后美利坚的架子。

    “你的意思是,担心有人拿着监狱里的囚犯死亡事件做文章?嗯,这样说来,到底是不是秘密处决的法西斯战俘,的确是死无对证说不清……”诺顿典狱长能混到如今的位置上,至少于阴谋诡计上的智商,还很不错的。

    拜伦点点头,不再多言,显得比上司更聪明,可从来都不是什么好事。

    诺顿捏着那张信纸,沉吟半晌,接着说道“你的顾虑有些道理,杜鲁门向来喜欢在新英格兰找麻烦……该死的,就因为我们是共和党的铁票仓?

    这又快到大选年了,我们不能往枪口上撞。鲍勃的事,我会处理妥当的。你回去查一查之前的记录,看看是否还有,在我任期内发生的意外”

    “典狱长先生,我查阅过以往档案,自您上任以来,还不曾有人蒙主召唤,您的仁慈使记录分外干净”

    事实上,这份没有人命的干净,离不开拜伦对手下那些暴力刺头的约束,但功劳总是属于上司的才对。

    诺顿对于下属圆滑周到的办事风格,相当满意。

    很快,拜伦也得到了令他满意的结果——狱警鲍勃从回家反思变成彻底离职,而且档案上的污点记录,可以保证,他下一次再进监狱,绝不会是以守卫的身份。

    鲍勃的离去,让监狱守卫队里面余下的人,不管心里面还有什么小算盘,行动上全部服服帖帖,拜伦着实享受了几天宁静的好日子。

    这天一早,拜伦照例给手下分派任务:“杨伯拉格,巡视木材厂……戴肯,你去跟门卫说一声,中午的时候,会有送餐的车子过来,让他别把咱们的午饭关在外面”

    美国五十年代的监狱食堂,菜式都规规矩矩,但色香味各个方面的攻击力,不亚于后世的黑暗料理。

    这纯粹是刮油水的人,做得太过造成的——糟糠陈米配发芽土豆,烂菜叶子加刷锅水,除了饥荒年代,哪个地方的食堂,也不至于这般凄惨。

    不过,鉴于管食堂的是典狱长安排上的亲信,拜伦自然没什么插手的余地。

    他能做的,也只是给自己从餐馆订个外卖。包月加上团体订餐,这才争取到配送至监狱大门的服务。

    想起祖国二十一世纪的五星级外卖服务和八大菜系美食,拜伦陷入了深深的怀念。

    然而,等他回过神来,眼前那个一脸憨相的中年男子还愣神呢。

    “戴肯?”拜伦微微提高音量,叫着神游物外的下属。

    “哦哦,队长先生,我刚才走神了。不好意思,我这就去!”老实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摸着后脑勺就要往出跑。

    眼见着戴肯往错误的方向跑去,拜伦赶忙拉住他:“这事不着急,你在想什么呢?家里有什么难处?”

    拜伦现在依旧算不得富裕,但到底有了画设计图的外快可赚,给忠厚本分的手下救救急,还是可以的。

    “不是的,哈德里先生,我家里挺好的……就是我家大儿子,前阵子考上了公立学校的优等生班,上周末全家去照相馆合影留念,我这没拿到手呢,心里头总是挂念着,嘿嘿”

    拜伦也没有因此苛责他,只是把事务再描述一遍,就让戴肯离开了。

    “合影留念?这倒是个好主意”日益有宠儿狂魔倾向的拜伦·哈德里队长,不甘示弱。

    等到拜伦这次轮休结束,再回到监狱上岗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自己手下的队伍,少了几张熟悉的脸,也多了三个新人。

    当然,这份面上的惊讶颇有点水分,顶多是感慨诺顿典狱长的办事效率罢了。

    前日,报纸上刊登出,杜鲁门总统就去年艾萨克·伍德沃德事件和佐治亚州案件的看法,他决议要将私刑列入联邦罪行,不论犯禁者的身份贵贱,一律重罪处置。

    这不,坚决维护个人声誉、发誓与污点份子划清界限的典狱长,照着过往记录,挨个把所有曾参与重大暴力事件的狱警挑出来,一齐送回家。

    随即从警校临时调来三名准毕业生,填补空缺。

    诺顿典狱长还在拖着惯用的调子训话:“你们记住,在肖申克,除了上帝,谁也不能剥夺任何人的生命!缅因州没有死刑,更不纵容私刑,就是因为生死决断乃是主的旨意,世俗之人,不得妄下定论!”

    接着,他单独把三个新狱警拉到前排,指了指拜伦:“这位是哈德里队长,他,同我一样,拥有随时开除你们的权力,都给我老实点!不要让我听到你们不敬上司的半点风声,不然……”

    一切可怕的后果,尽在不言中。

    在那天早上拿到办公室的晨报,发现私刑入法的最新消息时,诺顿就深感庆幸,多亏自己有个靠谱的守卫队长,不然这事一时遮掩过去了,以后可真难办。

    毕竟,杜鲁门总统曾经组建的战时军事督察委员会,可是令很多军队大佬都闻之色变的存在,自己一个典狱长又能强到哪里去?

    拜伦深知顶头上司是个贪婪无耻、又爱护名誉的伪君子,借着一封假信件,配上对时事的精准“预测”,轻轻松松就把诺顿忽悠得掉进坑里,而不自知。

    这种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此后但凡有点风吹草动,无需拜伦再说什么,诺顿典狱长自会用阴谋论,去解读任何信号。

    而杜鲁门总统至少要到五六年以后,把下一届任期做满才会卸任,想来到时候的肖申克已然形成定例,就如同曾经默许草菅人命的定例一样。

    ‘想那么远做什么,到时候阿奇伯德也上小学了,我肯定不在这里待着了’拜伦设想着重回正轨的人生,嘴角扬起一抹微笑。

    在守卫队长办公室门口徘徊的新人狱警,一看上司心情不错,连忙凑过来,毕恭毕敬地汇报道:“哈德里队长,我今日按您的吩咐清查囚室,发现不少人手里都有这样一份时刻表,便拿回来一张,请您过目”

    他是个精瘦的小个子,如果不是腰间别着警棍和配枪,拜伦还真不放心他去管理犯人,简直是羊入虎口。即便如此,拜伦还是让他和体型壮硕的海格,搭伙完成每周的搜查任务。

    “特劳特是吧,多谢你的细心,我来看一下”拜伦接过小卡片一瞧,禁不住笑起来。

    时刻表的顺序结构,同他当初给银行家的那张,没什么两样,但前面的“劳作”“放风”“吃饭”“洗澡”等等事项,全部变成简笔画示意图;重要的时刻节点上,还配了指针表盘。

    这份一目了然的时刻表,显然比拜伦自己写的那个更受欢迎。

    全然不介意被人比了下去,拜伦用食指轻轻点了点,那张没有识字门槛的小卡片,心想:倒是个脑子灵活的可塑之才。

    这几日的狱警队伍变动,逃不开有心人的眼睛,像瑞德这样的老住客,自然很清楚走了谁,又来了谁。

    鲍勃那伙人被打包赶出去,引得无数受过欺压的囚犯偷偷欢呼庆祝。但新来的几个,还没有人摸清脉搏,只得暗自祈祷,都是些哈德里队长那样的公正人。

    放风时间,瑞德和海伍德正在操场上一处阳光不错的位置,一边懒洋洋地享受日光浴,一边扔着棒球。

    见那个画风与监狱格格不入的新人走过来,海伍德挑了挑眉,对瑞德说:“嘿,杀妻银行家过来了,你猜他找谁?”

    瑞德耸耸肩:“这我可不知道,别指望我再跟你打赌了”

    海伍德吹着挡在眼睛前方的发丝,瞅准方向,笑着说:“看样子,像是找你这个邮政公司来了,不知道这位了不起的人物,会缺什么?”

    把棒球用力掷过去,瑞德抿了抿嘴:“嘿,借你吉言。说真的,看在他那实用的时间卡的份上,我给他算个八折好了”

    谈笑间,安迪带着点犹豫地走过来,正如海伍德所言,他是来给瑞德送生意的。

    “我听人说,你这里可以弄到东西”这是他的开场白。

    “哦,你要什么?”

    “石锤一柄”

    作者有话要说:

    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比较受欢迎的一位总统

    出身民主党,关心底层民众的生活,推动种族平等;

    曾经在二战期间,建立战时委员会

    专门用来监督调查军方内部的行政混乱、资源浪费

    此处可以理解为,诺顿担心因为囚犯死亡记录被总统盯上

    被翻出自己的各种“事迹”,因而决定按照拜伦的劝说严格约束手下。

    拜伦之所以能说服典狱长,一方面是时间点很特殊

    时值东西德分裂前夕,国内外舆论比较关注关押战俘的待遇问题

    另一方面,缅因州所处的新英格兰地区与总统一直存在党派分歧

    肖申克比较可能被当炮灰,或者重点抽查……

    总之,以上是拜伦忽悠典狱长“立地成佛”的基本依据

    艾萨克·伍德沃德事件:1946年发生的非裔退役军人遭到虐待

    还有佐治亚州杀害四名黑人案,同样是发生在1946年的种族冲突案件

    二者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杜鲁门于1947年发表《保障这些权利》

    提出将私刑列入联邦罪行的主张

    电影中出镜的其他狱警,没有很多细节描述

    作者就把魔爪伸向这些设定的空白咯

    希望大家喜欢这些大浪淘沙之后,剩下来的好狱警们,他们都很可爱的!

    下一章主角们又可以正面交流啦,作者君肥肠期待!!!

    ps:我一开始只有一些甜甜甜的小脑洞

    可惜资料一查起来,这节奏我就控制不住了……

    期待大家耐心的多看看哈,疯狂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