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手里的衣服:“五叔、六叔,关于生意的事我提点意见,你们要是有兴趣听,我就说说。”张多想提点一下他们生意上的问题,给出个主意。
“你说,叔听着。”楚五叔是个头脑灵活的人,只是没什么坏心眼,没想过算计过谁。但好孬话他听得明白,也懂里面的意思。
张多看了楚恒一眼,转而对五叔他们说:“刚才你们说的生意上的事都对,不过你们忽略了路途问题。远些的村子和镇上我们去不太方便,一来一回我们赶不及,要么赶夜路,要么在那住宿。夜路危险时间长了人也受不了,住宿花费大,东西带少了不划算。我想了个办法,你们听着看合适不。”
楚恒听了也反应过来,“你和五叔他们说说,我真忽略这事了。”
“嗯。”张多应了一声,“五叔你们可以在镇上找那些小商贩,把花生和豆芽低些价格批发给他们,最好是让他们自己来取货,这样你们就不用往外跑,坐在家里卖货收钱就可以了。另外,每个村子都有杂货铺,你可以问问他们,把货放他们那里卖帮你卖,或是批给他们也行。也可以放出风声去,往外批发,谁来拿货去卖都可以。”
看看楚恒,张多笑着说:“最好先从我们村里找人去卖,也不用找劳力。找那些妇人、老人或是十来岁的孩子就行。是要工钱还是来批发自己去卖,让她们试几天再决定。这样慢慢的传出去,来拿货去卖的人就多了,以后就是不去镇上摆摊,光在家里,你这生意就做大了。而且我们村那些不算劳力的妇人、老人和孩子都能挣些钱了,估计不会比出去打工的人少。”
“嗨。”楚五叔一拍大腿,“小多,你这脑袋怎么长的,我们说了这么多,都没你几句话来的明白。这主意!简直就是让我们在家当东家啊!”
楚六叔也激动的直搓手说:“恒小子,怪不得你们生意红火,做什么都挣钱,还都是新鲜买卖,别说见过,就是听都没听过。这头脑,简直是绝了。恒小子,你好福气啊!娶个好媳妇儿啊!”
“另外,我听说几位伯伯和伯母要种菜,这是好事,爷爷为什么不种呢?家里不是有两块菜地吗?虽然不挨在一起,可以换一下啊!不是和二爷爷他们地挨着吗?换一下也有九分地了,盖大棚正好,比我那八分的大棚还大呢!”张多笑眯眯的和个乖宝宝似的,一点别的意思也没有。
楚六叔迟疑了一下:“可是我们要做生意,哪有时间去种菜啊?”
“嗨。”楚五叔一拍腿说:“你没时间,不还有别人吗?种个菜还用我们?几个妇人就做了。小多,还是你聪明,我明白了,你放心吧!”
“嗯,能多挣点钱是好事,也省得都没事做,闲着无聊。”张多点点头,这五叔是个明白人,这样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恒小子,你放心,什么事都不会有的,你爷爷和以前不一样了。我们也不都是糊涂的,道理都明白,以前那种事是不会再出了。为了脸面自己和家人受苦,我情愿不要那脸面。什么名声我也不在意,只要家人都安好就行。我们先走了,明日再过来。”楚五叔站起来,转身往外走。
他得按张多说的,找老爷子把家里那些不省心的搅家精安排了。不是要种地吗?这回给你种,看你还有什么说的。心里高兴,这回也可以出口气了。
第61章 拒婚张府
时间在忙碌中过得飞快,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发展。村子里建了很多大棚,几乎是家家都建了。
就是贫穷的一些人家,也由楚恒出面,把搭火炕挣的钱,交给村长把关,借给村里贫困盖不起大棚的人家。
家里人丁单薄或因老弱病残导致人手不足,家境又贫困的,由村长搭线,两家或几家联合盖大棚,可以说现在村里人,人人都可以赚钱,没有闲人。
就连老人、孩子和一些家里能闲出来的妇人,都到楚五叔家拿些豆芽和做好的花生出去到各个村子叫卖。听说卖的都不错,有的甚至比那些出去打工的壮劳力赚的钱还多。
眼馋的那些在别的地方打工,一天挣十几文钱的男人们都想回来了。还是被村长给拦住了,楚恒和楚五叔这里可用不了那么些人。种菜的大棚也用不着男人们,有妇人们就够了。
让他们有钱挣还是先挣些,在往年他们做的还是好工。现在虽然比不上村里的这些人了,但也比那些四处打临工或扛大包出苦力的强。
现在青山村几乎人人有事做,就连家里几岁的孩子都帮家里去大棚干活玩闹。家家都建了火炕,柴火备得足足的,不再像往年都冻得哆哆嗦嗦的。
人人都攒足了劲,就等青菜下来好赚钱。走在村里路上,很少遇见人。不是外出打工,就是出去卖豆芽和花生。
留家里的不是在大棚看着青菜,希望早点长成,就是待在屋里暖和,坐在炕上闲话或做些针线活。
人人笑容满面,老少皆是欢颜。村里充满一片温馨祥和之气,也没了说闲话的妇人,更没了鸡飞狗跳、鸡毛蒜皮之事。
楚家现在也消停了,再没找是非之人。五房、六房生意做开了,每天忙的不可开交,与楚恒他们常来常往,相处的越来越融洽。
大房、二房、三房和四房,被楚老爷子看着去菜地里建的大棚种菜。人人都不让闲着,是非没了,就连怨怪的话也没了。
大棚是她们要求建的,建了自然得干活。心里虽万般不愿意,但也不敢当楚老爷子面说什么。
张多现在也很自在,每天到大棚看看,有楚雄他们几个帮忙,几乎不怎么用得着他。云河也从姥姥家回来了,他们家那里人多,根本用不着他,他也喜欢在这里,每天和楚风玩的欢快。
看着大棚里一片绿油油的蔬菜,心情别提多么爽快了。楚风他们都惊奇,菜长的也太快了。小青菜还不到半个月就有三寸多高了,再过几天就可以采摘了。菜苗长的也又高又壮,看那长势年前就可以收获。
有听说他家菜长的好,过来看看的亲朋和村民,个个称奇。张多把菜势长的好,归功于上了底肥,而且还要施肥上面。
他当然不能说他浇水的时候偷偷加了空间里的井水,促使蔬菜长的快,收获时间缩短。他也控制菜的长势,小青菜生长期缩短个七、八天,年前可以收获三批。
像茄子、辣椒、黄瓜、芹菜、丝瓜,还有张多从空间里拿出种植的土豆和西红柿,张多控制提前半个月收获。经过两个多月的生长,年前正好能卖一批。
张多在大棚里美滋滋的计算,再等几天,就可以把小青菜摘下来卖了。到时拉到县城交给东明出售,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多哥,多哥。”楚风和云河气喘吁吁跑进来,“前院吵架了,吵的很厉害。爷爷还要把楚文找回来,说是坚决不同意。我没听清楚什么事不同意,不过爷爷火可发大了,杯子都摔了。”
张多听了,眼珠转了转,想起东明托人带话给楚恒,说张老爷要再次和楚家议亲。张多不在族谱之上,不算张府之人,以后再无瓜葛。
而决定再次议亲,一是因为,张老爷看重楚文。二是张多替嫁的事情败露,需要把这件事压下去。结了亲,就可以否认替嫁之事。张多乃自行脱离张府,嫁入楚家,与张府一切无关。
这些张多根本就不关心,能与张府无瓜葛,那是最好的了。“哼。”张多冷哼一声,他们就是想有瓜葛,还要看自己愿不愿意呢。
楚风看张多听自己说完,就在那发呆,不知道在想什么。“多哥,要不我再去听听,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不用,他们的事与我们无关,你大哥说了,我们过好自己的日子就行,其他的事不用管。”张多看看楚风,“你大哥说下午就回来,给炭窑那面送柴。你去和炭窑那说一声,告诉你大哥要是能抽出时间,就去看看你爷爷。毕竟是长辈,而且现在对我们也很照顾。”
“好嘞!我这就去。”楚风和云河又风风火火跑出去。
“让他待在那好好干会儿活,他偏东跑西跑的。就不能消停会儿,等他回来看我怎么说他。”楚雄对弟弟不安分在家干活,有些看不上。
他一天活倒是不少干,但是只要忙活的差不多了,稍微有点空闲立马就跑出去。竟听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回来就开始汇报似的,??赂雒煌辍
幸亏现在村里安静,都有事干,一心忙着赚钱。就是有些好碎嘴扯闲白的,也被家里的老人严禁家里干活,免得惹出是非。所以是非少了,也就是听些谁家菜长的好,哪家又挣了多少钱之类的。
“你说他干什么他也不少干活,也没耽误什么事。就是活泼好动些,这样也好。他出去玩几回,高兴自在,我们也能听些村里的消息,也省得待在家里无聊。”张多劝楚雄几句,现在家里活计不多,让他们出去玩玩挺好。
“嘿嘿。”云南摸摸头,“他们这么出去跑着玩儿,也是多哥你惯的。不过有时间出去玩儿,也没必要非拘着他们,才多点大。”
转而又对楚雄说:“你也该出去走走,家里活也不多,一上午也就完了。看你现在就像个小老头样,每天就守着这个家。你不愿意去,让小六出去也行啊!这么点大正是出去玩儿的时候,你把他关家里哪行啊?”
“我三哥没关我,我就喜欢和三哥一起待在家里。三哥说了,我们要看好家。大哥和二哥忙,三哥就要担起责任,照顾好这个家。我也要照顾家,我也能干活。”小六仰着小脸,帮忙为三哥说话。表情很认真严肃,但可笑的是他还一手拉着三哥的衣角。
“哈哈哈。”张多和云南他们看着他这样,不觉笑起来,太可爱了。而且小六真的很顾家,才六岁的年纪,从不想着出去玩儿,就每天跟在他们后面,不管干什么活,也不管他能不能干了,都积极的伸手帮忙。
“云南说的对,家里又没那么多活干,没事出去走走。和小伙伴们玩会儿,以后你们去了学堂,就没那么多时间了。”张多也是这么觉得,不过他是不会出去的,他心里年纪都多大了,哪能和一帮孩子玩儿到一块去。
他们在这说说笑笑,轻松惬意好不热闹。而在楚家前院,此刻也热闹非常,可此热闹非彼热闹,乃是楚老爷子怒火朝天。
原来楚掌柜楚家老二,兴冲冲的从外面赶回来。他先回了自己屋子,与媳妇儿王氏嘀嘀咕咕密谈了一阵。两个人一脸喜色,还带着得意之情,来找楚老爷子。
“爹,喜事,大喜事啊!这回可是板上钉钉,再也不能改了。”楚掌柜一脸傲然姿态,这段时间可被他爹楚老爷子压制完了,现在感觉特别扬眉吐气。
楚老爷子听他没头没脑说了这么几句,一脸疑惑,这个老二又想弄什么事“什么事直接说别和我兜圈子。”
“看你说的,我这不是高兴吗?显摆了一下,爹你别总打击我行吗?我可是一心为我们楚家,以后楚家的辉煌不还得依靠我们文儿。”楚掌柜得意,故意提提这一阵他爹整治他们夫妇的事。
“哼。”楚老爷子斜了他一眼,“那也是楚文那孩子的事,与你什么关系?”
楚掌柜一听,不乐意了,“怎么和我没关系那可是我儿子,他能提携我们楚家,那可是我教的好,如果我不乐意,他能管我们楚家吗?他一心奔前程,不理楚家的事,谁又能说什么”
楚老爷子听他说完,慢悠悠的抽了口烟。“你儿子,不是我孙子,不是我楚家人,不是楚氏子孙?他不管楚家,只顾奔自己的前程”
看了他一眼,楚老爷子说:“是谁供养他是谁给他诸多支持他才能吃穿无忧他才能读书考功名你说说,是谁?是你吗?你做了什么你挣了多少银钱他花费的可有你一文钱”
楚掌柜一听,好吗!这老爷子又来了,这是无时无刻都想着教训自己啊!这回自己把事一说,看他怎么着?还向着后院那几个白眼狼不,连家里的长辈都不放眼里,与自己鼻不鼻子,脸不脸的。“爹,你听我说完啊!提这些做什么咱们都是一家人,还分什么你我”
“哼。”楚老爷子冷哼一声,没搭理他。他对这个二儿子失望透了,不再抱什么希望。
楚掌柜看老爷子神色,知道自己再说什么老爷子也不会放心上。索性也不费这个力气,给媳妇儿使眼色,让她来说,等老爷子感兴趣了,他再说。
“你这死老头子,怎么这么对老二你现在除了后院的几个,看谁都不顺眼。”楚老太太看二儿子吃瘪,忍不住数落楚老爷子。
老爷子看都没看她一眼,“你们能有什么好事?不是弄的一团糟,就是家里内讧,丢尽了脸。”
楚老太太不服气,刚要说话就被二儿媳妇拦住。“爹,这回是好事,你听了一定高兴!文儿有喜事了,要成亲了。”
王氏压抑不住喜悦之情,这段日子过得很苦逼。不但要做家务,还要去大棚种菜,她何时干过这些活。她仗着镇上出身,从不干这些活计。现在可好,跟那些农妇一样了,累的她腰疼,手也粗糙了。
“文儿要成亲”楚老太太吃了一惊。“怎么没听你说过?什么时候定的哪家大户?我们文儿可不能随意了,一定要找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可不能埋没了文儿。”
“那是,文儿媳妇儿一定要找好的。否则怎么配得上,咱文儿以后可是要做官的。”王氏点头,儿子可不是谁都娶的。
楚老爷子一旁听着,没有说话。他以前就不赞同楚文现在就成亲,想等他考中举人之后,免得他分心。后来说了个张府,想想可以提携楚文一二,也就没反对。
却没有想到,楚文成亲没成上换了楚恒。三小姐换成了十一少爷,要不是这少爷是个好的,楚恒婚后也欢喜,自己可把那孩子坑透了。
楚老太太听了忙问:“是哪家小姐?镇上的还是县城里的”楚老太太自从与县城张府议亲以后,眼光就更高了。镇上的大户她都有些瞧不上了,不是县城里的大户人家小姐,她可要好好掂量掂量,不能谁都要。
王氏尽量平复激动的情绪,假装不太在意的说:“还是县城的张府,说三小姐病好了,也请了得道高僧,说不是婚事冲突,是命里有此一劫,过去就大富大贵,官夫人命。所以张老爷又派人来说亲,看重文儿准备大力提携,婚后还准备安排文儿去京城呢!”
“哎呦,我们文儿就是好命,去了京城定然高中举人,以后就飞黄腾达了。考进士做大官,我们楚家发达了。”楚老太太高兴的,好像楚文现在就要做官了。
“是啊!娘,张府说了,不但嫁妆丰厚,而且还资助文儿一千两银子。现在就等我们这面回话,择日就可完婚。”王氏得意的显摆,这可比楚恒娶的那个少爷强多了。
“啪。”楚老爷子气得拿起杯子就摔在了地上。“想都别想,文小子娶谁都不会娶那个三小姐。告诉他们,我们楚家高攀不起。”
“嗯”楚掌柜正等着媳妇儿说完他好接话呢,没想到听了这么一句。“爹,你糊涂了,那可是张府。而且还给了这么丰厚的条件,怎么能拒了呢?”
“我是糊涂啊!当时张府说婚事冲撞,我就觉得蹊跷。后来要求换人,我就知道里面有事。现在明白了,她们趁张老爷不在换亲,把个不受宠的少爷嫁过来。这是看不上我们楚家,看不上我们楚文啊!想着应付了事啊!”楚老爷子精明了一辈子,现在要还想不明白那就是真糊涂了。
“唉。”楚掌柜叹口气,“谁让我们楚家势微,比不得那些大户人家呢!不管怎么说,现在他们上赶着来提亲,那就证明我们文儿真得张老爷看重。以后也一定会倾力相助,对文儿大有好处。至于那个三小姐不足为惧,以后文儿当了官,三妻四妾还用理她吗?就是休了她,张府也奈何不得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