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所有人都以为我开创了修真

分卷阅读91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穆靳、郁承渊、左豪不必多说,其他几个诸如陶瑞柏、严威都已经突破到了左豪之前展现出来的境界。唯一一个没有突破的柳誉,也突破在即。

    这些人若是在典礼上展现出几分力量,他们与诸国商谈的时候,哪怕狮子大开口,诸国恐怕也要考虑考虑。

    钱奉常想到这里,心下多出几分热切,看向郁承渊的视线带着明显的期待。

    虽然身为奉常,但他也有一颗为崇国开拓疆土的心。只不过作为文臣,想要实现这个愿望很难,这次便是一个少有的机会。

    不只是钱奉常,台下的臣子们大多也有这个想法。

    郁承渊察觉到了众臣的误解,却没有多说什么。协商典礼章程的时候,钱奉常自会领会他真正的目的。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拜师典礼,为的并不是崇国。

    “陛下!不知帝师开创的是哪个宗门?”魏经纶不由询问了一句。他们只听闻郁承渊拜了穆靳为师,却从未听说过穆靳归属于哪个宗门。

    郁承渊听到这个问题也是微微一愣。

    以穆靳的性格恐怕从未有建立宗门的意思,收他为徒在穆靳眼中可能都是一个意外,更不可能有什么宗门名讳。

    下一刻,郁承渊面上便恢复如常。“拜师礼上你们自会知晓。”

    之前这个宗门没有什么名讳,之后却可以有。按照郁承渊的计划,日后师门的弟子必然遍布整个崇国,的确需要一个统一的称谓。

    魏经纶开口本就是为了提醒郁承渊。一个大气的门派称谓,对拜师的声势也会有几分加成,他们想要实现的目的便会更为明确。

    此时目的达成,魏经纶当然不会追根究底。“微臣很是期待。”

    郁承渊却对门派的称谓上了心,他当然不会自己来命名,而是准备去寻穆靳。

    自回宫以来,他与穆靳相处的时间不多。大多数时间,郁承渊还是用来询问武学上的问题。

    倒不是郁承渊不想多留,而是因为他不敢多留。穆靳很清楚朝中事务繁多,若他与穆靳闲谈交流,指不定会让穆靳不满,他不愿冒险。

    这一次难得不是为了武学之事上门,郁承渊对接下来的交谈有几分期待。

    宗门命名乃是大事,不可能仓促决定,需要不少时间。他虽不会自己决定门派名称,但可以在一旁给点意见。

    一日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需不需要多用几日?

    郁承渊已经在规划奏折什么时候处理,筑基期修者不睡眠也没有问题。他担心的不是奏折没有时间处理,而是没有处理完国事便上门,穆靳会以国事为重的理由拒绝他的协助。

    第91章

    郁承渊提前准备了数日, 将手上的奏折处理的七七八八, 这才前往了穆靳居住的顺昌殿。

    从秘境回来,研究各类稀奇古怪的珍宝便成了穆靳的日常。郁承渊在门外等待了片刻, 神识感知下再无灵气的波动, 方才开口。“师尊。”

    “进。”穆靳将手中的药草放入玉匣。“可是修行上遇到了问题?”

    “……”显然在穆靳的认知之中, 郁承渊来顺昌殿除了修行就已经没有别的目的。虽然这是事实, 但这绝不是他的本意。如果不是深知穆靳对国家对百姓的重视, 他怎会这样做?

    此时这样的询问从穆靳口中说出来, 郁承渊的心情颇有几分复杂难言。“我此次来,不是为了修行之事。”

    穆靳抬头看了郁承渊一眼, 明显看出了他此时心情复杂。“三年内堆积的国事繁多, 你能兼顾修行已是不易,自不会有心再考虑其他事, 我不会因此而不喜。”

    “弟子明白。”郁承渊听出穆靳明显的宽慰之意, 心下更加复杂难言, 却下意识的将自身的情绪收敛了几分, 面上不显。

    穆靳看出了他此时的心情, 却误解了他复杂心情的来源。

    郁承渊明白以穆靳的性格,不会因弟子只因修行问题拜访而不喜,他也不会因此心生顾虑。郁承渊心情之所以如此复杂, 反倒是因为穆靳口中的‘其他事’。

    在处理国事之余, 他总会时不时的想到穆靳。纵然不想要让它占据太多时间, 穆靳的身影仍会时不时的会在脑海中浮现。

    感情实在让人捉摸不透, 郁承渊可以用理智控制行为, 没有理由的情况下不踏入顺昌殿,却无法控制自己不想不念。

    穆靳眼中不受重视的‘其他事’,在郁承渊心中俨然已经不输于国事与修行。但这些,郁承渊却无法告知穆靳。

    “堆积的国事已经处理的七七八八,原国旧土也已安排的差不多。日后我来顺昌殿,肯定不只为国事和修行。”郁承渊心下复杂,但却不忘强调如今国事的进展,以免穆靳稍后心生送客之意。

    穆靳察觉到郁承渊的心情并未完全恢复,却不准备继续宽慰。“你此次前来,所谓何事?”

    “我欲将左豪等人的拜师礼推后,待诸国使者抵达我国,邀请使者们共同观礼。”郁承渊没有直接说出他的来意,而是先提到了诸国观礼之事。

    “此举有利于提升崇国在诸国间的威名。”穆靳语气中略有赞赏。

    郁承渊对穆靳的反应,并不意外。臣子们尚会这样误解,更不用说极其重视崇国的穆靳。

    “这一次,我收左豪五人为徒,日后仍会有弟子入门。以左豪几人的名望,也有无数武者想要拜师。可以想象,师门的弟子会越来越多。若只用师门相称,有些太过笼统,不如直接成立宗门。弟子此来,是想请师尊为宗门赐名。”

    “宗门?”穆靳眼眸中有几分了然。

    早在郁承渊承诺他只会将突破筑基期的方法授予门下弟子,穆靳便知道会有这么一日。

    郁承渊身为帝王,不会想着身先士卒,必然会培养一批可用之人。常人培养属下或许只有几人十几人,帝王想到的则是朝堂、军队。

    “既然是你成立的宗门,自是由你做主。纵然你我师徒相称,但这世间没有师尊谋夺弟子宗门的说法。”

    穆靳收郁承渊为徒,是被功德诱惑。两人只要有这师徒之实,修行的术法不断传承下去,这份功德便会算在他头上。之所以现在并没有大量功德降下,是因为弟子的数目太少。若数目足够,自然会量变引起质变。

    这功德和宗门并没有什么联系,与宗门联系起来,对穆靳来说弊大于利。

    此时或许不显,随着宗门越来越大,弟子越来越多,日后的麻烦也会越来越多。穆靳从未想过要成为一个势力的守护者,若他有这个心思,在神界不可能仅有几个追随者。

    而且……穆靳看了郁承渊一眼。郁承渊收下的弟子,皆为崇国的官员、兵士。帝王怎会容忍一臣二主?

    郁承渊如此询问,是否有试探之意?哪怕此时没有试探,日后他回想之时,是否会有心结?

    穆靳目前对郁承渊这个名义上的弟子尚且满意,他不介意给郁承渊一个定心丸。“我不愿打理宗门,与其将那些时间耗费在宗门琐事上,还不如多研究研究术法、丹药。”

    “宗门术法皆是师尊所传,怎可说是弟子建立宗门?”郁承渊当真没有出现过成为宗门之主的想法。“宗门诸事,弟子皆可以代劳。遇到弟子实力不足之事,亦有神兽护佑,无需阻师尊太过挂心。”

    穆靳对上郁承渊的视线,自是能感受到他此时的诚恳。一时之间穆靳也无法分辨郁承渊是真心还是假意。若是假意的试探倒是容易接受,若真心如此反倒有些出乎他意料。

    “何必要让宗门弟子一臣侍二主?纵然你不在意,臣子们也会纠结。”穆靳给了郁承渊一个台阶。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这样的提议总不会让人生隙。

    “……”郁承渊听闻此言,不由一愣。

    他心下分明已经将穆靳看做是最信任的人,故而未想到一臣二主之事。

    若真建立宗门以穆靳为宗主,的确抬高了穆靳的地位,但却辜负了穆靳将神兽让于他的好意。

    穆靳谦让神兽避免了神权与皇权的纷争,他坚持建立宗门,便会出现宗门与皇室的摩擦。也许不如皇权与神权纷争那般影响深远,但也必然会有影响。

    “你当真没有想过?”穆靳也有几分意外。

    在他认知之中,郁承渊哪怕对自己亲近,也仍旧是以崇国为先。郁承渊连这影响崇国根基的事都能遗漏,对他的亲近和信任显然已经超出预料。

    穆靳言语中的两分疑惑让郁承渊回过神来,他隐隐明白穆靳将之前的询问看作是试探。他早知穆靳对他的信任不多,此时正视这样的情况,仍是有几分心痛。

    但他知道这怪不得穆靳,他帝王的身份本就不易与谁亲近。更何况他还曾亲口请教穆靳‘帝王心术’,提到过‘存疑’之论。

    以前的事不可以改变,如今却是一个改变穆靳看法的大好时机。

    “此次是我疏忽了。”郁承渊承认了自己的疏忽,也侧面否认了他对穆靳的试探。“虽是疏忽,但弟子并不后悔。师尊若愿应下,一臣二主又何妨?”

    他这样说,的确有几分冲动,会为日后掌控崇国平添不少麻烦。但这样做,却有一个好处,可以用宗门牢牢‘绑住’穆靳。

    穆靳若真愿意成为宗门的宗主,那他必然便会承担宗门的职责。宗主最大的职责可不是处理宗门琐事,而是成为宗门的信仰。既然是信仰,自然不会脱离宗门。

    这正是郁承渊最为渴求的,用多些麻烦来换取穆靳长守的承诺,在郁承渊看来十分值得。

    “郁承渊,你此番行事有些出乎我意料。”穆靳难得直呼了郁承渊的名讳。

    郁承渊紧了紧手掌,这样似乎便能压下那突然紊乱的心跳。这是他察觉到自己心意之后,穆靳第一次如此称呼他。

    专注的视线落在穆靳身上。“那师尊觉得,我这样是好是坏?”

    对穆靳来说,郁承渊的亲近和顺从,的确是件好事。但对崇国对郁承渊自己来说,却不是一件幸事。

    穆靳显然不可能对郁承渊直言,他意味深长的勾了勾唇角。“有喜有忧。”

    郁承渊听到穆靳的答案,却有几分惊喜。穆靳这般重视崇国,听到他这个帝王有些‘不负责’的话,自然会有所忧虑。郁承渊没想到的是,穆靳会亲口承认‘他为两人的亲近而喜’。纵然穆靳所表达的亲近并非他所希望的那种,也仍让郁承渊惊喜。

    穆靳没有过于纠结两人之间的亲近程度,再次强调了自己的看法。“你若仍想要建立宗门,便自己出任宗主之位!”

    “若我出任宗主,这宗门根本就没有存在的必要。”郁承渊之所以对成立宗门那么上心,是因为宗门可以抬高穆靳的地位。如果他出任宗主,哪里还有抬高穆靳地位的说法?不影响穆靳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已经是好事。

    “的确。”穆靳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你若成立了宗门,宗门与朝廷便没什么区别。只是帝王变为宗主,臣子们变为弟子,一人没必要两个身份。不知是何人提议,让你建立宗门?”

    如果是郁承渊自己的想法,早在决定收左豪他们为徒的时候,郁承渊便会向他提及,而不是等到现在。

    “建立宗门乃是魏丞相提议,说宗门若有个响亮的名讳,拜师典礼能更显声势。”郁承渊没有隐瞒。

    “此言倒也不假。”穆靳并没有否决魏丞相的说法,“诸多投诚的武林强者你并未作出什么安排,客卿们在朝堂上也无职位。魏丞相想必是误以为你欲将这些人收入门下,故而提议你建立宗门,却不知你想要将崇国发展为一个修行国度。”

    郁承渊虽并未提及自己的想法,但他曾让人暗中检验各方文臣的修行资质,其意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