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唤取归来同住

分卷阅读44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顾枳实怔住。“你……”

    温曙耿却冲他眨了眨眼,拉着他跳下房顶,推门进屋。

    他步伐轻快至极,像风一般行至窗前,撑起窗户,任月色流入室内,照得四周亮如白昼。

    温曙耿少年心性,坐到凳上,对顾枳实道:“我倒想知道这阵法有多么神奇,如何使人见到残魂暗影。那什么魂魄,是坐在我头上么?我可不依。”

    他笑着,转过头去,要看向那面铜镜。

    顾枳实哭笑不得:“你有什么要追寻之人?能看到什么魂魄。”

    温曙耿也笑,而目光投向昏黄的镜子时,却猛地怔住。

    大滴泪珠不受控制地涌出眼眶。一种巨大的悲怆顿时席卷了他,他难过得仿佛历经了百年沧桑,孤独不已。

    顾枳实被他吓到,连忙唤他:“小耿?”

    温曙耿无知无觉,好像成了另一个人,他对镜流泪,浑身都细细地颤抖着。

    他仿佛又回到那冰天雪地之中。大雪纷飞,视线里只余一片惨白。

    顾枳实心慌意乱,忙轻推了下温曙耿,再唤他:“耿耿?”他从未这样唤过温曙耿,往日里心中也总叫他师父,这倒是头次这么亲昵的唤他。

    温曙耿却毫无反应。他死死地盯着那面镜子,颤抖着、泪如雨下。

    在他的肩膀上,坐着一个小人。眉目冷冽,气质独绝于天地,世间莫有能与其比肩者。

    他好似听见一道清冽如雪的声线。

    “你生自星河跌落,曙色幽微之际,便唤作曙耿。我凉薄一世,尽此余温,便齐齐给你。吾爱曙耿,以温为姓如何?”

    作者有话要说:  短小更一发。(我可能是最近现耽写多了,古耽老改不过来,遣词造句十分直白qaq)

    第42章

    旁的景象,却又在脑中上演。似遥遥看海市蜃楼,只见天裂于一瞬间。

    一剑飞出,剑意孤寒,千堆雪刹那间化作虚无。天崩地裂,而清光陡地现于眼前。

    层层叠叠的声音漫上耳际,风声、哭声,乃至于心声,一下又一下地敲在他麻木僵硬的心脏之上,他泪流满面。

    身边人擦去他的眼泪,又拥住他的肩膀。

    他看到远方水色迷离,雾气四溢。启明星遥遥望着他,深蓝色的天幕底下,一层层荡开金色。将有万丈光芒,照临大地。

    眉心针扎一般,那铜镜被猛地推倒,温曙耿一个激灵,怔怔地看着眼前。

    顾枳实一把将他搂进怀里,急切地、温柔地低声道:“没事了没事了。”

    温曙耿迷茫地眨了下眼,他呓语一般,声音虚无缥缈:“我是谁?”

    顾枳实轻轻地问:“你看到了什么?告诉我,耿耿,别怕。”

    “我看到,我看到一名男子。”他微蹙眉心,不解地道,“在那一片苍茫的雪境之中,他一剑劈开虚无,带我回人间。”

    “那男子你认识么?”

    “不认识。”温曙耿摇摇头。“但……”

    温曙耿一点点抬眸看向窗外,声音极轻:“我知道,他必定爱极了我。”

    顾枳实一僵。他尚还搂着温曙耿,心脏却一点点沉下去,无法控制地开始周身发冷。

    他屏着气,竭尽所能地使语气平常,心里却像扎着无数利剑,问:“那你,爱他么?”

    温曙耿咬着牙,眼角却淌出泪。

    月光凄凄地照在桌上,一片枯黄的梧桐叶打着旋儿落在上头,发出叹息般的轻响。

    顾枳实一点点松开手。

    怀里温热散开,顾枳实立直了,并不让自己显得狼狈。

    室内死一般的寂静。连那不懂事的风儿也不再吹,徒留两人静对。温曙耿临窗而坐,而顾枳实正立在他身后,神色凄凉,看着他乌黑的头发。

    许久,顾枳实的声音响起,很轻很慢:“你先歇下吧。”

    木门吱呀一响,他步履匆匆,隐隐透露出内心的慌乱。

    温曙耿拭去泪,无可奈何地苦笑一下,轻声道:“子玉,我该如何是好?”

    温曙耿烦躁无比。他又岂是那朝三暮四之人?

    可心中就像堵着一块巨石,压迫着他,叫他无法说句不爱那人。顾轶应是走远了,也不知他将往何处。

    温曙耿心痛难捱。想要追上去,却又不知自己如何解释。那人他根本不认识啊。

    温曙耿恼极又觉得后悔非常。正如与李泓歌舞剑时所想,在他不记得的岁月里,他真的将真心交付过别人?

    内心五味杂陈,漫漫长夜又叫他如何去睡。

    瞥见那铜镜,温曙耿又将其扶正。他便瞧瞧,那人究竟是谁。

    月色覆在他身上,铜镜中人俊秀无双,只泪痕未净,虚添几分憔悴。

    温曙耿再度望向镜中,却顿时发怒。寒光一闪,他已抽出宝剑,剑尖直指那妖异多变的镜子,冷声道:“你是谁?”

    一室沉寂。

    半晌,温曙耿颓然地以手扶额。千头万绪涌上心头,他只觉山雨欲来,却不知何事招致。

    那镜子,方才照出的,却又是顾轶的残影了。

    “庄主,所谓历练,又是叫我历什么呢?”他喃喃自语。那邪书,与他又有何关系呢?自他出山,所有事都找来。仿佛命定一般,他被迫沿着什么轨迹前行。

    他简直身处于漩涡中心。什么转生之人,这名头真是难听至极。

    ……

    矢日庄内,庄主与少庄主结束密谈。李洵推门而出,却见李泓歌在厅内候着,他顿住,瞥向这素日里一贯看不上的弟弟。

    李洵生得极好,容色上并不逊于李泓歌。他眉目清俊,常着白衣,更有些正气凛然的样子。

    李泓歌不轻不重地回看他一眼,起身,随口打了声招呼。

    李洵却一步步走向他,在他面前停住,阴影顿时覆盖了李泓歌,掩在睫毛下的眼神晦暗不明。

    李洵声音尚冷:“既回来了,便安心为庄里做事。五年前那桩事,我只当你年幼不懂事。如今父亲染病,身子并不如往常,你常来侍奉着。”

    李泓歌垂眸,道:“知道了,兄长。”

    李洵又道:“矢日庄百年基业,行事向来端正,你好自为之。”

    李泓歌沉默不语。李洵正待要露出不耐的神情,李泓歌却抬头,定定地看向他,眼里一片清明:“哥哥,你知道我最近在做什么吗?”

    李洵一怔,看向他的目光蓦地变得复杂。两人离心已久,李泓歌上一次这么唤他,也已是多年之前了。

    李洵迟疑许久,还是将手轻轻搭在李泓歌肩上,道:“八十条人命,非同小可,你全心全意去查探罢,不可松懈。”

    声音虽还未化冰,语意却已不再那么尖锐了。

    李泓歌笑起来,恭敬又带着笃定:“我会。”

    从矢日庄出来,李泓歌的神情渐渐带上几分嘲弄。心腹在侧低声问:“主子,快了吧?”

    “且等着吧。最重要的东西,还未到手呢。”他冷冷一笑,“再去催催我的好妹妹罢。去送只手镯给她,弄得干净点,别叫她看出什么。”

    心腹道:“是。”

    李泓歌靠在轿子里的软枕上,目光隐隐变得有些疯狂。千秋万载,若偏安一隅,亘古不变,有何意思?

    他要得就是搅乱风云。争夺和伪装,永远是最有趣的事情。

    心里突然闪现出昌州城内,温曙耿于病榻上说的那番话。他道:“你真的是无力反抗所以狼狈逃窜呢?”

    李泓歌惨然一笑。无力反抗之人,正是因为狼狈逃窜的样子才能使人放下戒心,求得反击的机会。

    若他不在兄长前装得柔弱可欺,正直良善,又如何取得他的信任呢?妾室所出,本就卑贱。不以卑微之貌臣服,怎么令人相信?

    当日与他也不过逢场作戏,演得如潇潇君子罢了。若他没有被父兄欺凌,孤独伶仃漂泊天涯的这身世,又如何让这转生之人对他生怜悯、亲近之心?

    他本欲演一出拼死杀敌救人的戏码。不料手下无能,竟在他到来之前,便被他二人甩掉。林间的布条倒叫他寻到,那二人竟打算向着虚阳城而来。

    他几欲大笑。罢了,也是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