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雪候鸟(修)

分卷阅读15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你手不舒服么?”握住了那只乱捏自己屁股的手,小刘嘴角拉平,充满了善意的微笑。

    “嗯,整条手臂见到你后都不太舒服。尤其是手,想摸一下。那里。”

    小刘点了点头,忽然一用力,躺在下边的大卷毛整个人180°翻转,肚皮朝下哼唧着。随后小刘膝盖一提,压在男人腰部,一手摁住男人肩膀,另一只手捏着男人手腕向上一拉。

    “啊~~”

    一声惨叫后。

    小刘换了另一只手。

    “啊~~~”

    另一声惨叫。

    “他已经完全没事了,可以去干活了。”送男人走出救援车,小刘看了看两旁把守的风车国守卫,继续笑的人畜无害。

    “可是我听到他在惨叫。”持枪守卫说到。

    “正骨,一种中国古老的骨科疗法,依靠外力使得扭曲的肌肉,骨骼回归原位。确实需要用力,当时会疼一下,然后就舒服了。你看,他已经能干活了。”

    看到卷毛回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两位风车国守卫被理论一套一套的小刘说的呆若木鸡,只能照盘全收。

    “小毛。走了。”

    “哎。”随着小刘一声呼唤,车上一直蜷缩在角落看戏的小翻译,趁着这个机会,连忙跑下了车。

    来到这篇非洲的土地已经几个月了,营地和二级医院基本建设完成,我方现在已经开始接受un的派遣任务了。目前几次,是为在修筑道路的风车国提供保卫任务。

    作为随军医生,再加上外语使用流利,小刘出现在现场的次数非常多。

    “刘哥,你刚才说的是真的么?”从救援车回到自己休息区的路上,小毛紧跟在小刘身后。风车国非常有意思,每次出动工兵干活,都会邀请别的国家进行守卫工作。就像为了炫耀一般,每次都带上最先进的救援车,但是从不带医生,这就需要守卫国家自己带医生。

    因为我方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技术过硬关是远近闻名的,风车国最喜欢找我方合作,而会德语的优势,也让小刘成为了指定随队医生。

    当然,为了避嫌,小刘总会带上翻译小毛一起。不会说话,不交流反而比较安全,一旦能沟通,那问题就非常多了。

    “当然是真的。”小刘点了点头:“昭昭教我的。”

    “啊,真的啊,真好。”刚研究生毕业,凭着一腔热血就来到这片土地当翻译的小毛,竟然是昭昭的粉丝。

    因为是翻译,小毛不需要参加军事训练。在飞机场看到小刘的第一天就屁颠屁颠的后边跟着,知道昭昭和大家在一个营地训练,气的捶胸顿足,各种追问为什么训练不带上他。还好是小刘给了小毛一张自己拿来压箱底的照片,这才满足了。

    “不过,风车国的人,真太随便了”

    “民风淳朴,遵循本能”对于比较常合作的两个国家,高卢鸡和风车国,小刘都苦不堪言。

    来之前跟官兵们科普,传染病,尤其是□□传染病,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除非被袭击,怎么能有时间得到这些病。早这里乱搞,傻么?但现在看来,可能真傻。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我们一样,一门心思搞建设,时时刻刻注意安全的。自从小刘第一次被风车国的士兵拍了一下臀部没当回事,晚上回到营地却从屁股口袋里拿出了一个随便能把他脚套进去的套子后,每次看到这个国家的士兵小刘都面都面带不悦,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不过不得不说,风车国的女兵数量是小刘见过几个国家最多的,大概有10到15,并不是简单地医务人员和通信人员,是正经八百和男人一样的工兵,战士,每次看到看着跟自己身高差不多的姑娘戴着墨镜嚼着口香糖从重卡上跳下来,小刘就会想起古丽,也不知道她和昭昭在另一个国家拍摄如何。

    “刘医,外交回来啦。”走回到自己的休息区,显然是听到了刚才的惨叫,守卫的小战士不由自主的调侃道。

    “哎,相比于这些人啊,咱们的孩子真实诚。”看着远处站在太阳地下边全副武装的孩子们小刘有些心疼。

    离小刘最近的看守士兵,就是汪泽。跟其他人一样,端着枪,汗水早已经把衣服湿透,却像雕塑一样,笔直的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小刘不止一次怀疑过这个孩子的身份,后来想想,也许是自己想来吧,毕竟小毛不是也跑来了。如果真是被派来的,这汪光铭是不是对自己儿子也太狠了点?

    当然,这些都是小刘自己的猜测,是不是还不知道。

    这个赤道小国,11月到2月是凉季,3到5月是热季,6到10月是雨季,现在正是热季的中后期,地表温度随随便便超过70°。当然,再高也不知道了,毕竟带的温度计,最高封顶70°。

    小刘拽了一下自己的安全帽,感觉脑袋都快熟了。

    “刘医,你也太敬业了,这几天都是你过来,肖博从头到尾没出现过。”一个小战士看到小刘被晒红的脖子,打趣道。

    “什么时候你们不执行任务了,我就不来了。”看着已经被晒得黑里透红,还在关心自己的销售展示,小刘觉得特别有趣。

    至于那个肖博,小刘懒得提起,人间百态,又不是没见识过,做好自己的事情就行,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地方,没时间勾心斗角。

    炎热的气候,跟随时可能遇到的地雷和两军冲突相比,都不算是个事情。

    来了几个月,小刘见识到了五花八门的车祸,有地表温度过高爆胎的,有被小土坡颠簸侧翻的,更夸张的还有压倒了地雷四分五裂的。

    而不久前,在执行任务回营的路上,车队发现了一辆被劫持的某国车辆停在路边,车上人员均已遇难。沉痛哀悼的同时,作为医生,小刘检查了受害者。第一次见识到了□□的威力,肉末横飞的效果,远远比图片上看着可怕。

    跟一般男人不太一样,小刘对于非医疗器械类的机械都不是特别感冒,对于枪炮一类的东西,跟每次看到都想摸一下的小毛也不同,小刘总是敬而远之能不碰就不碰。但在这里,不学不行,集训的时候营地里,不光是天天带着枪,医生也要练习射击,以防万一。而到了这边,光是听,小刘就记住了非常多的枪支以及各种枪伤。当然,最熟悉的叫火箭炮。

    几个月来小刘有记忆的火箭炮在营地驻扎地区响起的炮声有几十起,要是一周听不到,大家反而觉得那是“暴风雨前的宁静”,不太平。

    “风车国的建设能力确实可以,速度快质量好。”

    轮休的战士也没闲着。看着那些大型器械,小刘也很羡慕。风车国总有让人意外的地方,比如上次执行任务结束,小刘一行人被请到对方营地参观,小刘竟然发现了咖啡连锁店开在营区。那种感觉,挺穿越的。

    那次参观不允许拍照,但对于小刘来说无所谓,反正他都画下来了。来到这里半年,利用晚上值夜班,小刘一边画一边写日记,也写了大半本。这里的日子,也不光是每天惴惴不安,很多新奇和开心的东西,让小刘想要讲给小汪听。

    一只没见过的鸟,一片新奇的树叶,一个有趣的纹饰,都能引起小刘的兴趣。

    医生,尤其是随着工程一直出现的医生,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那就是识别度非常高。那次参观,连沈班长都有些羡慕小刘:“你知名度真高。”

    “医生不都是走到哪里都有人气么?你看人家鹰家的医生iller,那简直是明星待遇啊。”小毛似乎经常见到鹰家的那位医生。

    小刘开始不能确定是不是只是重名,知道有一次会诊遇到了那位医生,才确定,确实是干舅和靳十五的朋友。

    知道了小刘是靳十五的朋友,iller对小刘还挺感兴趣,主动聊了聊。在别人询问的时候,也毫不顾忌的介绍小刘是自己的熟人,弄得小刘也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小刘心理明白,不应该走的太近,更应该避嫌,所以能带着小毛一定带着。

    完成了一天的任务,护送风车国的工兵回营地后,小刘一行人也往自己的营地赶。天黑前一定要到达营地,不然会有危险,是每个人都谨记的。

    “到家啦~”每次回到营地,小毛都会很兴奋。看着自己的营地,小刘完全想象不到几个月前,这里几乎是一片平地,仅有的小平房都被炮火摧残的不像样子。

    也是在这里,小刘第一次领略到“中国速度”,营地建筑,防御工事,几乎是眨眼就完成了。五六十个人,两三天,近100间集装箱板房,刷刷刷的就起来了。

    当然,建造房屋,加固防御,都会有损伤,在医务室清点物资安装设备的小刘,发现经常有人跑来要点纱布和创可贴觉得不对,连忙拎着医药箱过去了,看到官兵老少齐上阵的样子,也是惊呆。

    这种现象,在某些国家是绝对看不到的。有些国家,士兵是士兵,士官是士官,士官不干粗活是他们几百年的传统,看到咱们的士官跟着士兵一起建设房子搬设备站岗值班,都觉得不可思议。

    当然,大家也很配合,明白安全的重要性,在被小刘抓过来消毒缝合的时候,明明是自己受了伤,反而都带着一丝歉意,一副不好意思给医生添麻烦的感觉,弄得小刘也有些火大。

    火大并不是真的生气,而是心疼。

    开荒总是辛苦的,当一个半月后第二梯队到达的时候,别说房子,床,空调,淋浴间,洗衣房都搭建好了。

    这一个半月,包括小刘每天只睡几个小时,比在急诊感觉还累。战士们更辛苦,白天建设任务,晚上执勤。现在也是因为第二梯队来来,才有精力接受一些护卫任务。

    本以为第二梯队余下的50多名医务人员到了自己能少出点公差,结果小刘发现,随着任务的增加,自己的被外派的次数更多了。当然,这样出公差,跟小刘自己也有一定关系,那就是他觉得让肖博出去,太不靠谱了。

    走进营区,小刘远远地就听到了“汪汪汪”的叫声,一只白底褐色原点的小狗在对小刘他摇尾巴。

    小刘刚准备走过去,就看到汪泽冲过去一把抱住了小狗蹭的开心:“汪汪,哥哥回来了。”

    旁边的战士们看到这一幕都打趣到:“哎呀,兄弟见面就是亲热。”

    “去去去,就知道调侃我。”

    汪泽解开系着汪汪的皮带,没想到汪汪快速跑到了小刘脚下。汪汪更喜欢小刘,毕竟,它是小刘带回来的。

    第174章 第 174 章

    “汪汪。立正!”

    听到小刘的声音,听汪汪立马停下撒娇,站立在原地,虽然还在摇尾巴。

    “坐下。”

    汪汪乖乖的坐下,张着大嘴对着小刘媚笑。

    “乖,给哥哥揉揉。”得到了允许,小毛把汪汪的脑袋揉成了拨浪鼓。旁边的汪泽还没来得及羡慕,就被叫走了。

    “我们临时有任务,刘医辛苦了。你们先去吃饭吧。”沈班长说完,没来得及休息便带着战士们商量事情去了。

    “似乎最近有重要人物要来哦。”小毛悄悄说了一句。

    “没办法,最近情况比较紧张。”营地所在的国家,情况比较特殊,正属于两军对垒的状态,不过这几个月来,都是小打小闹,没有动真格的。

    但不论如何,最苦的都是老百姓,在这种荒芜的地方生存,还要小心炮火,小刘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是也爱莫能助,只能抓紧为数不多的慰问人物,多帮一些当地人解决不适。

    小刘点头示意后,给汪汪拴好绳子,带着汪汪开始遛弯。

    汪汪是之前去戈壁村庄义诊时一户人家送的。算是当地大户,家里依然简陋,却有一个98岁的老人,德高望重,被叫做老村长。

    在这种缺医短药细菌肆意的地方,能活得到这种岁数,身体还没太大问题,小刘觉得简直是奇迹。

    因为治好了老人曾曾曾孙女的白喉,为了表示感谢,老人非要送一只狗给大家当礼物。

    白喉,在国内只要及时就医按时吃药就没有生命危险,在这里却是随随便便死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