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报到、自习。
开学第二天,摸底考。
开学第三天,继续摸底考。
开学第四天,摸底考卷子全部批改完成,全年级大排名的成绩表就张贴在教学楼一楼的大厅里。老师们讲了试卷,然后就开始正常上课了。
若以班级为单位来说,新生们还没有互相熟悉起来,大都只互相混了个脸熟,整个高一年级就已经被老师们带着进入一种非常紧张严肃的学习氛围中了。
若以寝室为单位来说,男生之间没有那么多勾勾绕绕,306寝室的八个人虽然是刚刚聚集到一起的,但彼此间的好感度都在及格线以上。毕竟是刚开学嘛,大家都有点装。如果以后有谁本性暴露了,大家发现他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或是爱贪小便宜,或是不讲卫生,那这个好感度肯定会往下减。但不管怎么说,反正在这会儿,彼此间及格线以上的好感度让整个寝室的关系还算融洽。
也是巧了,这个寝室里竟然有一个孟正认识的人,叫刘剑。
当然,按理说这时候的孟正还不认识刘剑。
在孟正重生前,他直到上了大学才认识刘剑。他们俩上的都是京城的学校。刘剑的学校比孟正的学校要好一点。而且因为孟正没有跳级,所以刘剑比孟正高了四届,孟正考上大学那年,刘剑已经毕业了。他们是通过老乡会认识的,这样的关系要说有多亲近,那是不可能的,只是互相知道有这么个人而已。
刘剑当时跟着他同校的两位师兄自主创业,估计是要为他自己的公司网罗人才、结交人脉吧,因此在老乡会中非常活跃。老乡会有一个好几百人的联络大群,那就是刘剑张罗的,一开始是q-q群,等微信流行起来后又换成了微信群。他时不时会在群里发点红包什么的,面额不大不小,因此存在感不低。
孟正很少在老乡群里发言。但刘剑那人多机灵啊,他似乎在每个学校里都有三五个认识的人,不知怎么就知道了孟正的专业成绩和办事能力不错,因此得知孟正毕业后想要留在京城发展时,刘剑还问孟正要不要去他的公司,说什么大家都是老乡,孟正只要选择了他的公司,他肯定不会让老乡吃亏的云云。
坦白地说,孟正那时并不是很喜欢刘剑,他从日常的很多小事上觉摸出刘剑这个人有点唯利是图。能从你身上得到益处时,刘剑能对着你非常好,不能从你身上得到益处后,他能立刻翻脸不认人。孟正不想被杀熟,再加上他早已经给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了,孟正觉得按着自己的步调走更好,因此就婉拒了。
但孟正这会儿见到的刘剑却和他记忆力的刘剑完全不一样。
这会儿的刘剑瘦瘦小小的——成年后的刘剑也很矮,身高才将将一米六五,但成年后的他有气场,就不显瘦弱了——衣服不是特别合身。大家都是住在同一寝室的,孟正注意到刘剑的袜子都破了洞。除了袜子,刘剑的内裤也很旧,虽然洗得还算干净,但有条内裤的松紧带断了,刘剑打了个结后还继续穿。
看到这样的刘剑,孟正忽然就能理解成年后的刘剑为什么那么唯利是图了。
他肯定是穷怕了。
刘剑的性格也比孟正记忆中内向了很多。虽然别人找刘剑说话时,他都会抿起嘴角笑一下,一副很讨喜的样子,但他不会主动找别人说话,一天到晚只知道看书,连早上起床后去操场做操时,他都要带本书在身上,趁着早操没开始前的那几分钟多看一会儿书。这才刚刚开学啊,他的勤奋劲儿就像高三生了。
学生中有很多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说,这会儿几乎没有学生会单独去食堂吃饭。成年人习惯独立,可以一个人上班下班,可以一个人去看电影,可以一个人去吃火锅。但学生们不行,如果不约上三两个同学一起去吃饭,总觉得场面非常尴尬。开学第一天,刘剑单独去食堂吃了两顿饭,总觉得全食堂的人都在注视着自己,他就很想找一个小集体融入进去。
刘剑长得和小鸡崽子似的,或许是察觉到了孟正身上有鸡妈妈的气息吧,他就瞄上了孟正。开学第二天,他期期艾艾地询问孟正,能不能跟着他和沈独清一起去吃饭。即便孟正觉得成年后的刘剑有些不讨喜,但他肯定不至于对现在的未成年刘剑有什么恶感。孟正内心还有些同情这个孩子,自然就同意了。
就这样,孟正和沈独清身后多了一个小跟班。
刘剑特别节约。雅和高中食堂提供的不锈钢餐盘中有三个凹槽,一个凹槽放饭,两个凹槽放菜。一般情况下,大家去食堂吃饭时都习惯点一荤一素,荤菜也不贵,就比素菜贵个一块钱两块钱的样子。有那种特别舍得的,也会点两荤。但刘剑不,他只点一个素菜,然后盛一碗免费的汤,凑合着就是一顿了。
注意到这一点后,孟正就不好意思点荤菜了。
你想啊,刘剑吃着寡淡的素菜,而孟正和沈独清一人拿着一个香喷喷的鸡腿,总觉得不是那么个意思!孟正也不能点了荤菜后把荤菜分出一半来给刘剑,因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自尊心高着呢。你以为是对人家好,但也许就伤害了人家。
孟正跟在刘剑身后点了全素菜,大锅菜的素菜一般没什么油水,什么水煮豆芽、水煮青菜一类的。孟正主动说:“我奶奶信佛,她说我能考上雅和高中都是佛祖保佑,让我最近吃素还愿。”其实压根不是,孟奶奶根本就不信佛!
沈独清多机灵,一听孟正这样说,也跟着只点素菜:“是啊是啊,孟正奶奶就是我干奶奶,我也陪着吃素。”其实压根不是,干奶奶一事是他胡诌的。
这时候的刘剑毕竟不如成年后的他八面玲珑,心思也没那么深,见孟正说得真诚,他也就信了。三个人一起吃全素的,就不会显得刘剑一个人特殊了。
就这样,孟正和沈独清陪着刘剑一连吃了六天的素菜。早饭时,因为有刘剑,他们都没有点鸡蛋什么的,只点了大米粥,然后和刘剑一样用榨菜下饭。
光吃素其实没什么。
关键是他们在食堂里吃饭,其他人的碗里都有肉菜啊。食堂昨天供应排骨,整个食堂里就都飘着排骨的香味。食堂今天供应红烧鱼,整个食堂就都飘着红烧鱼的香味。孟正和沈独清正好处吃什么都觉得吃不饱的年纪,肚子里就像是长了馋虫一样。他们吃素也就算了,还得整天闻着这个肉味,他们能不馋吗?
刘剑是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这么节约。孟正和沈独清都快坚持不下去了。
周四的傍晚,沈非浊按时来探望哥哥们。他数着手指说:“哥哥们后天就能回家啦!”他决定到时候穿着有领带的那件衣服,亲自来校门口迎接哥哥。
沈独清和孟正对视一眼。沈独清抓住弟弟的手,言辞恳切地说:“非浊啊,哥交给你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答应哥哥,你一定要做到,好吗?”
“嗯!”沈非浊用力地点点头。
“你明天来看望哥哥时,千万记得带些肉过来啊。”沈独清含着热泪(并没有)说,“要熟的,什么酱肘子、卤鸡爪之类的。再带两双筷子。”他和孟正决定每天都躲在围墙这边吃点肉解解馋,然后再若无其事地陪着刘剑继续吃素。
“好!”沈非浊作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接下了投喂哥哥的重要任务。
第二天,沈独清和孟正从一起床就盼着沈非浊的到来了。然后,在他们的期待中,沈非浊来了!作为一名优秀的运粮官,沈非浊的包子脸上满是郑重。
沈非浊从书包里掏出了一个颇具重量的塑料袋。塑料袋装得鼓鼓囊囊的,没法直接塞进栏杆里去。沈非浊就蹲在地上哼哧哼哧地解着塑料袋,打算把里面的东西取出来,一样一样递给哥哥们。沈独清和孟正都能隐隐闻到肉味了。
在两位哥哥无比期待的目光中,沈非浊首先掏出了一包神仙肉。
————————
神仙肉辣条???
辣条为什么要取“神仙肉”这种名字???
不是,我们不要辣条啊!!!
第五十六章
虽然弟弟不靠谱,但幸好外婆还是靠谱的。
塑料袋里装着挺多的东西, 神仙肉辣条底下还放着酱肘子和卤鸡爪, 那都是外婆准备的。酱肘子还是温的呢, 估计刚买来没多久。孟正和沈独清像饿死鬼投胎一样地吃了, 又不对嘴地喝了沈非浊保温杯里的水,这才觉得痛快了。
吃饱喝足后,沈独清开始拷问弟弟:“辣条哪里来的?”
沈非浊的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低头对着手指说:“学校门口买的呀。”
沈独清平时挺注重养生的。他自己可以偶尔吃点垃圾食品,但对于弟弟的饮食却非常上心。像辣条这种垃圾食物,沈独清从来都没有给沈非浊买过。
沈非浊上了小学后,在校门口发现了好多好多小零食, 简直就像是被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同班的女生买了一包辣条, 特意分了一根给沈非浊。虽然是辣条, 但其实并没有很辣, 而是混合了很多香精的味道, 沈非浊真心觉得挺好吃的。他习惯有好东西都和哥哥们分享了, 这次是特意给哥哥们买的。
却不想, 沈独清很不愿意让孩子吃这些。
沈非浊有些委屈。
孟正扯了扯沈独清, 示意他不要说话了,然后蹲下-身,隔着栏杆摸了摸沈非浊的脑袋, 说:“非浊啊,你哥哥也是关心你。你知道吗,这种辣条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 而是那种没有营业执照的小作坊弄出来的。他们的卫生非常不过关,老鼠和蟑螂在地上跑来跑去,空气里都是灰尘,要多脏有多脏,工人们上完厕所还不洗手……”为了不让孩子吃这些,孟正特意把情况往严重了说。
但沈非浊和沈独清都信了,沈非浊吓得脸色发白,沈独清有点想吐。
打一棒子给颗红枣,孟正又说:“其实这个辣条的做法非常简单,我们自己做就很卫生了。非浊要是想吃呢,就和我说。等我放假了,我可以在家里做一点给你吃。但是,你一定要答应哥哥,不许买外面小摊子上的辣条,好不好?”这也没有骗孩子,辣条的做法真的不难,在自家厨房里真的能做出来。
沈非浊偷偷看了沈独清一样,见沈独清没有反对,就冲着孟正点点头。
和沈非浊告别后,沈独清小声地抱怨:“还给他做辣条!你就惯着他吧!”
“小孩子都有逆反心理。你越不让他吃,他越馋。”孟正说,“咱们自己做辣条,一来卫生有保障,二来各种调料加多加少还不是我说了算?少少地让孩子吃一点,绝对不会伤身体的。他也不馋了,不会背着你吃乱七八糟的东西。”
“你总有道理……”沈独清嘟囔着说。
孟正笑着摸了摸沈独清的头,顺毛撸的那种,开着玩笑说:“你有什么想吃的,也可以告诉我啊!我也给你做。所以,不要吃非浊的醋了,好不好?”
沈独清差点就炸毛了:“谁吃醋了?你说谁吃醋了?”
两个人打闹着跑回了教学楼。
又陪着刘剑吃了两天半的素,孟正和沈独清终于等来放假了。
总不能陪着刘剑吃整整三年的素吧?
孟正回到家后主动去找沈外公聊天了。沈外公今年带高二,日常活动轨迹都在另一栋教学楼里,在学校里不刻意就碰不上面,还是在家更方便交流。
孟正说:“徐爷爷,之前收到雅和高中录取通知单时,我记得信封里好像还有一封说明书。我看上面说,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贫困生补助。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啊?”因为自己用不到这些资料,孟正当时只看了两眼,就随手把资料放一边了,这会儿早忘记细则了。但孟正觉得刘剑需要这些。
沈外公在雅和高中当了一辈子的老师,对此自然是清楚的,说:“只要学生真的家里困难,不仅学杂费全免,学校每个月还给他们发餐饮补助。”这是真正困难的学生才能有的待遇,每个年级大概只有五六十个人,平均每个班一两人。餐饮补助最早先只有一两百,逐年上调,现在已经提到了三百。
三百块钱不算很多,是按照早饭两块五、中饭三块五、晚饭四块的标准发的。学校食堂比外头便宜,按照这个标准,学生们其实已经能吃得相当不错了。
举个例子,一个鸡蛋、一碗白米粥、一份小菜的早餐在学校食堂里才卖一块四。至于中餐和晚餐,类似于一份白米饭(吃完了可以免费再添)、一块成年男性半个巴掌大的猪大排、一份蔬菜的一荤一素套餐,根据当季的物价,价格在三块二到三块八之间波动。也就是说,三百块钱的餐饮补助已经能让贫困生像大多数学生一样每顿都吃一荤一素了,绝对不会让他们饿肚子。
孟正继续问:“这个餐饮补助是直接给钱的,还是打进饭卡里的?”
沈外公说:“给的是饭卡充值券。每个月月初发下来,发到班主任手上,班主任再发给学生。学生拿着充值券去充饭卡的地方正常充值就行了。”
学校的饭卡充值系统还有些落后,没法直接把现金打进去,一定要去充饭卡的地方找工作人员手动充值。学生们大都习惯一周一充。充多了怕饭卡掉了后损失会很大。每个周日,学生从家里回来后,充值处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
沈外公这些年不做班主任了,因为没有那么大的精力。他早先做班主任时,习惯三五不时地找班上的同学聊聊天。也不多聊,每次就聊个几分钟的样子,问问最近学习状态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困难之类的。因为他有这个习惯,所以他月初时把贫困学生叫去办公室时,其他人也不会多想。只要贫困学生自己不说,别的学生都不知道沈外公把他们叫去办公室是为了发饭卡充值券。
孟正想着刘剑那舍不得吃的样子,觉得刘剑肯定没有申请贫困补助。他要是饭卡里有钱,不至于每天吃得那么节约。那有没有可能是刘剑出于自尊不愿意申请贫困补助?孟正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要是刘剑的自尊心真高到了这个份上,他不会在寝室的阳台上晾自己的内裤和袜子,那足以证明了他的贫困。
孟正琢磨着,刘剑应该是出于某种原因错过贫困生补助申请了。
于是,孟正问:“徐爷爷,要是有一个学生,家境是真的不好,连正常吃饭的钱都拿不出来。他要是开学前错过贫困生申请了,现在还能补办吗?”
“要是真的这样困难,学校这边肯定愿意给出方便。”沈外公了然地说,“小孟啊,你班上有这样的学生,是吗?你让他去教务处领个申请单,教务处的老师会教他怎么弄的。”到时候还要开贫困证明让居委会或村委盖章 什么的。
“好,我知道了。”孟正松了一口气。等补助下来,就不用陪刘剑吃素了。
在家住了一晚上,孟正和沈独清在第二天周日吃过早午饭后,就又要回学校去了。沈非浊前两天明明都已经接受哥哥们要去坐牢,啊不,要去念书的事实了,但当沈独清回来住了一个晚上后再离开,他又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