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村里有个空间男[重生]

分卷阅读16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黄七虽有觉得哪里不对,但霍承毅每次向他提出的建议,最后的结果确实都让朝廷获得了极大的利益。

    因此,不知不觉间,所有人都没有发现被一个小小商人牵着鼻子走了。

    海昌郡迅速发展的同时,霍承毅还有个最大的难题没解决。

    那就是海昌郡的本地居民太少。

    通讯不便也导致他再怎么宣传,也不可能像现代城市那样吸引外地人过来务工。

    因为古代家族和落叶归根的思想特别严重,百姓是不会离家太远去打工。

    所以郡城发展起来,霍承毅就发现城里面太空了!

    人这么少他根本没法发展本地的商业,海边那一片岛屿他正在开发,全部作为娱乐项目产业的。

    海昌郡必须要有足够的本地人口,将来才成支撑当地产业的运作。

    可大量的人口转移在古代是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得到朝廷的允许。

    最后没办法,霍承毅只有硬着头皮继续厚脸皮给京城写信……

    ……

    杰米哒

    京城,紫禁城皇宫。

    再次收到来自海昌郡快马加鞭的来信,还没拆开看,黄七就忍不住先揉了揉太阳穴。

    “戚爱卿,帮朕看,那小子这次又想借多少!”

    现在几乎是听到海昌郡几个字,黄七就脑门开始凸凸的疼。

    自从松了借银子的口,海昌郡的某货就把‘老赖’二字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之前他向霍家索取的好处,这几年全给连本带利的吐了回去,比他更狐狸!

    “是,陛下。”

    戚子夫也很无奈。

    不过谁让霍承毅坑人的本事就那么牛逼,让他们明知道掉坑里了无奈又颇为心甘情愿。

    这几年扶持商户的政策下去,他们赵国的国库收入也是与日俱增,远远超出了以往历朝历代的盛世,让一众朝廷老臣对陛下的治国是心服口服。

    这其中一大半可都是霍承毅的功劳,不知这次对方又有什么‘好消息’。

    戚子夫遵命拆看来信,半晌,表情严肃下来,拱手回禀。

    “回陛下,霍大牛想要那十万战俘……”

    “什么意思?”

    正在揉太阳穴的黄七顿住,抬起头目光锐利。

    “霍大牛说海昌郡人本地人太少,劳动力不够支撑店铺的开设和发展,说是还在海边岛屿上开设了很多游玩之地,本地人口不够用……”

    戚子夫一边说一边把信再递回去,脑袋有点懵。

    虽然霍承毅极力的想用古代的语言来表达解释,但他的设想都太多现代化,还是避免不了出现现代的名词。

    饶是戚子夫学识丰富,看完信件也懵得不行,只能连猜带蒙猜个大概意思,具体细节不太明白。

    这点霍承毅也有想到,所以配了解决方案。

    杰米哒

    “陛下,霍大牛在信中说若咱们有不明白的地方可问他派来送信的人。”

    “送信之人是谁?”

    “段小鹏,霍大牛的亲外甥。”

    血脉亲信都派了出来,说明重视程度和诚意。

    黄七锐利的目光稍稍缓和,挥手。

    “宣。”

    如今的段小鹏已经是二十好几的青年,多年的历练算是真正长大了。

    少年时期的浮躁已经尽收,整个人越来越成熟,这次霍承毅才敢把这外甥派出来办事。

    其实要不是这次事关重大,自己和蒋胖子走不开,霍大山交际段位太弱,他还真不想让外甥来京城。

    这孩子从小皮到大,才刚收起玩心找了个小哥儿成家让他省心,突然外派这么远,他真怕这孩子太年轻被京城的花花世界又给诱惑歪了出去。

    可要给海昌郡引入大量居民的事情他必须排个能让皇帝放心的去。

    选来选去,只有段小鹏,无论是身份还是头脑都最合适。

    不过这次霍承毅是真的多担心了。

    京城的远没有铜牛县、海昌郡这些被他改造建设过的地方对年轻人来得有吸引力。

    天子脚下的确是各国最为繁华的地方,但是这种繁华只是达官贵族聚集甚多,人多而形成的热闹、富贵和庄严。

    可此刻的海昌郡却不同,那种属于现代的超前规划、各种设施街道的建设,都令人耳目一新。

    这种新奇是最吸引年轻人的,还有整个城市那种发展中的欣欣向荣的蓬勃气氛,更是与朝气的青年最为符合。

    因此见识过偏现代风格城市的海昌郡,段小鹏来到京城后,说实话,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落后!

    舅舅不是说京城很繁华吗?不是说京城是天子脚下什么好玩好吃的都在这里吗?

    可是为啥没有方便公共牛车!

    为啥好吃的都在他们的蒋记酒楼!

    为啥各家店铺的小二服务态度那么差!

    最最重要的是,没有淋浴没有抽水冲厕,简直太落后了,舅舅又骗他!

    到达京城还没进皇宫之前,段小鹏在京城溜达了两圈后,心里就开始各种嫌弃后悔想回家了。

    说实话,论生活的方便程度,如今别说赵国,整个天下怕都没有黄溪村和海昌郡好。

    所以为了尽快回家,段小鹏是拿出了自己的真本事跟皇帝谈判。

    俗话说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威严的帝王,他心里是半点害怕都没有,。

    根据霍承毅的提示建议,守住谈判底线的跟帝王讨价还价,商人本质尽显。

    “……陛下,哎,我舅说得没错,您真是比咱们做买卖的还精,您的顾虑咱们也知道,您放心,我们霍家绝对是赵国的良民,对朝廷忠心耿耿……”

    “您要是不放心的话,那您来调派一些百姓搬迁过到海昌郡定居行不?”

    “郡城的建设咱们已经投入很多了,如果因为人口不足无法开展店铺的营业,损失巨大。”

    “要是舅舅赚不回来钱,那咱们欠的朝廷债务也还不清不是?”

    “陛下,这里有一本海昌郡未来几年预期收入估算,只要郡城的商业如期进展,不出三年,我们欠陛下的债务就能还清,到时候给陛下的上贡更是能翻好几翻……”

    段小鹏连珠带炮的轰炸劝说,完全不在意面前的帝王,只将这场谈判当成生意来做。

    利益是合作的基础,不怕帝王不肯。

    何况,战俘不过借口,他们并不是真正想要这些人成为郡城的居民。

    真要了战俘他们就准备把脖子洗干净等待帝王的斩刀吧。

    讨价还价不就是先把价格开高,再慢慢砍的嘛……

    第143章 晋江文学城首发

    有了要战俘的过分要求在前, 后面退步的选择就比较容易让人答应了。

    黄七最后是答应了下旨给海昌郡填充人口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