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盐系小夫郎

分卷阅读73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小春抓贼追了那么一大圈,回到客栈也饿了。与汇通商行碰头的事情便被推到了明日,几人叫了些菜打算随意打发一下。

    吃完以后又不那么累了,宋煦便叫江天天先回房,与小春二人上了茶楼,要了个二楼雅间,把窗户推开,喝茶唠嗑看风景。

    这样的神仙日子放在过去,小春连想都不敢想。如今堕落了,竟也不觉得局促。

    “风好像不一样了,没有那么刺脸了……”

    “春天来了嘛。”

    这话说得有点暧昧,被带坏了的小春小脸一红,支支吾吾不知道怎么接。

    宋煦只是说了句大实话,万万没想到小春居然脸红了,自己在那儿反应了半天才反应过来。

    “…………”小春已经不老实了!

    不老实的小春也很好吃。雅间只有他们俩,宋煦动作肆无忌惮。

    对视,靠近,双唇相贴,再渐渐深入。水声啧啧,春风拂面,两人正亲得忘我,突然听得楼下一阵吵闹。

    “小叫花子,滚远点!”

    “叔、大叔!求您了!呀——”

    刺耳的尖叫惊醒了两人,他们本来就靠着窗户,闻声望向楼下,只见一个凶神恶煞的粗壮汉子拎着两个小孩就往街上一扔。

    小孩远远看去灰黑一团,在地上滚得更脏了,看不清男女。不一会儿围观的人上来了,不知从哪个角落又跑出几个孩子。

    这几人明明语气中多有害怕,却还是不肯走,说着些行行好,给点吃的轱辘话。

    小春看得着急,探出半个身子,宋煦就怕他掉下去,抓了腰带往回扯。

    “要看下去看,掉下去多危险!”

    小春犹豫地看看宋煦又看看窗外:“会不会惹麻烦……”

    宋煦捏捏他的耳朵:“我们两个外乡人,还怕这点麻烦?惹惹看呗,打不过就跑啊。”

    小春:“…………”

    ☆、第 46 章

    两人急急忙忙赶下楼去, 就见那几个孩子仍然坚持不懈地在抱大腿。

    大腿抱不上, 就抱小腿。

    因为茶馆就在旁边,出来看情况的伙计也被抱住了。乍一看大人们个个凶恶如灭霸,实际被缠得死死的, 又不能真的下狠脚踩, 苦不堪言。

    小春略微放下心,见几个孩子只是要吃的,便在门口微微蹲下说:“都起来吧,我给你们买馒头。”

    几双眼睛唰地聚过来, 仿佛夜间的饿狼,小春几乎要觉得他们眼珠子泛绿光。几张小脸都黑黢黢的,要不是周围灯多, 完全融进夜色。

    其中一个小孩儿大概是领头的,一张嘴露了一口白牙:“你拿来我们就放手。”

    “对对,拿来才放手。”

    小跟班们跟着重复,像一个个小复读机。

    小春向茶馆伙计要了二十个白面馒头。香喷喷的馒头很快过来, 引得小黑人们连滚带爬的往上凑。

    许是知道自己脏, 讨人嫌,他们拿了馒头就往角落一避, 不挡在茶馆门前,吃得狼吞虎咽。

    等他们吃了一会儿,小春问道:“你们家里人呢?为什么上街讨饭?”

    孩子王眼珠滴溜溜一转:“凭什么告诉你?你给我们吃的时候也没说一定要回答问题。”

    小春一愣,想了想道:“那你们还想吃吗?回答一个问题就再给一个馒头,当然, 要说真话。”

    几人听闻,一个个边咽馒头边瞪大了眼睛。

    藏在后面的一个小个子先耐不住了,怯生生地问:“真的吗,你说话算话吗?”

    那小孩顶多四五岁,声音细弱,像个小女娃。小春心生欢喜,声音更柔了几分,回答道:“一定算话。”

    于是几人七嘴八舌地就把来历倒了个干净,完全没等小春一条条问……

    原来小黑人们住在城郊一座破庙里,最大的孩子王是个男孩儿,七岁了,其他几个都是小姑娘小双儿,最小的四岁。他们大多曾经是附近一个山庄不同佃户家的孩子,因为生活困难被卖出来,又被一个叫“山子哥”的人救出。

    孩子王已经在破庙里呆了一年了,最小的小姑娘却是昨天才加入他们的行列。

    “山子哥过几天就会来看看我们,给我们带吃的。平常我们去附近山里挖野菜,有时候逮到荤的,吃得比以前在家还好呢!”

    “山子哥特别厉害!他跑得飞快!”

    “山子哥是全天下最好的人,我长大要嫁给山子哥。”

    “凭什么!?我才要嫁给山子哥!”

    眼看几个小孩儿要打起来,小春赶紧上去劝架,结果还没开口,就听到那孩子王说:“我们可以一起嫁给山子哥。”

    几个孩子愣住了,然后兴高采烈地附和道:“羊羊好聪明,我们可以一起嫁!”

    宋煦在旁边笑到打嗝,被小春瞪了才收敛了点,也跟着蹲下问道:“那你们今天怎么进城来讨饭?你们那个山子哥呢?”

    那个叫羊羊的孩子王老成地叹了口气:“家里的粮食吃完了,山子哥说今天给我们送来。他从来没失过约,一般不等天黑就会到庙里,可是今天一直不见人影……小妹太饿了,我们也想找山子哥,就进城了。”

    宋煦皱眉,又问了些问题,大概弄明白了这群小孩的身世。

    怀城是大城,附近不仅有数不清的村落,更有许多富人的庄子。有个地主,便在郊外拥有良田千顷,几百户佃户为他干活儿,每年上税交租,家家都活得不容易。

    能攒下钱的早早寻了别的出路,可更多人却是几十年前逃难来的,能有田种活下去已是不易,无力反抗这地主的重租。

    他们口中的山子哥,却是这地主家的一名下人。

    小孩很多事情不清楚,在他们的叙述中,大概就是家里困难,爹娘吵架,欠钱还不了,就要卖给地主。地主想拿他们换钱,山子哥却在半路把他们放了,还给他们东西吃,养着他们。

    可放了人,卖身的银子从哪儿来呢?怎么回去交差?

    宋煦想起一个人,与小春对视一眼,心中均有些不太好的预感。

    之前那个贼人,便是个年轻男子,与小孩们描述的身形也相当。难道就是他?偷街上行人的银子回去假装卖了小孩?

    不管怎么样,总不能真放这些小黑人在大街上乱走,保不齐被人牙子盯上。而且夜已经渐深了,等灯火不再,小孩们肯定吓死。

    于是俩人又自找麻烦,串了一串萝卜头回了客栈。

    一切安顿好,宋煦与小春累得不行,总算能说说话了。

    “我觉得那山子哥可不是好人。”小春道:“他做好事,但路人就该白被偷吗?谁过日子都不容易,万一偷的是哪家的救命钱呢?”

    “还不一定就是那个小贼呢,你先别瞎想。我们明天正巧要去找石兄,到时候问问好了。”

    “唉……那么可爱的孩子,别人家求而不得,怎么会有爹娘狠心抛弃呢?”

    宋煦听小春话语间的愁绪,心里也不是滋味,只能轻声安慰道:“一样米养百样人,迎夏这么好,别人怎么轻易比得?”

    小春差点翻了个白眼,又有点想笑,最后抵不住困意,两人团吧团吧睡着了。

    他们的猜测果然成真。

    翌日,将萝卜头们交给江天天看管,两人来到衙门。与石尽云寒暄后,犯人被带上了大堂。

    太守唤他“犯人原山”。

    照理说审案时不应有外人在场,但一来,昨日小春抓贼有功,二来石尽云是这太守努力讨好的对象,他带“友人”看热闹,太守还觉得高兴呢,连敲惊堂木都使了十二分的力气,就差敲出点节奏来。

    原山脸色微沉,是个精瘦的小伙子。昨天晚上天黑没看清,此刻抬起头来,却生得很有几分俊秀。

    他沉默地听着太守念着他一条条的罪状,仿佛事不关己,神游天外。直到太守问他你可知罪,他才像回过神来。

    “奴才知罪。”

    是奴才,不是草民。宋煦心头一跳,总觉得不安。

    这堂审其实是审给石尽云看的。

    太守亲自上阵,除了不让人围观,别的威仪甚重,连站在角落的宋煦小春都感到压抑。

    阳光从外面洒进来,将屋内衬得更暗。那原山跪在堂中,整个人便是一团阴影,向前投下一条长长的影子。

    他儿戏一样的认罪,让太守一时不知该怎么接下去。偷窃不是大罪,太守原本也没想审出多大个场面来,可也不应该如此虎头蛇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