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陛下要我给他生太子

分卷阅读19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张太监就要传御医,被陛下拦下。

    陛下浑然不在意发红的手背,浑身洋溢着喜气。

    陛下说:“朕要当爹了。”

    张太监没反应过来,想着这赵妃诊出有孕已有半月,陛下便是要喜也早该喜了。

    忽而想起陛下刚收了侯爷的信,莫非……

    当即就跪下磕了头道:“恭喜陛下,陛下江山后继有人,天佑我大乾。”

    这话若是有人在半个月前说,怕是要惹陛下猜忌,如今说了,陛下大手一挥道了声:“赏。”

    喜事当前陛下却坐立难安,生怕妻儿在外受了委屈,活像个二十出头的毛头小子。

    张太监宽慰道:“国公夫人做事再细致妥帖不过,侯爷有她照顾,想来是稳妥的。”

    陛下摇摇头还是不放心:“长生毕竟与女子不同,他又向来娇生惯养,在外头多半是过不惯的。你去请了方嬷嬷,让她带了人过去照看。其他伺候的人你亲自挑。”

    张太监正要亲自去传旨又听陛下说:“让江道筠和张清也一并过去。这一路朕派内卫护送。”

    张太监领了旨就去,侯爷原就是陛下的心头好,如今一体两命,愈发金贵了。

    方嬷嬷是陛下的奶嬷嬷,如今在京城置了宅子,颐养天年,逢年过节的陛下都有赏赐。

    张太监道明了来意,方嬷嬷喜不自胜,陛下无嗣,她也盼了许多年,请了送子娘娘在家日日吃斋念佛,给陛下求子。

    如今这有了,这女子就是个青楼妓子她也是高兴的,何况只是养在外头。

    便继续打听起这位主子来,张太监道,嬷嬷许还有些印象,正是咱们国舅爷,陛下亲封的武安候,当年养在宫中的。

    嬷嬷愣了愣,到底是见多识广:“他是隐族?”

    随即又笑到:“当年这孩子见了陛下就笑,老婆子说这是个有福的,你看这不是?”

    两位御医,张院判擅妇科儿科,这么多年在宫中只为娘娘们调养身子,调养了许多年,都道他无用,也亏得陛下此时能想起他。

    江院判是专门给侯爷请平安脉养身子的,张太监一说要去找侯爷,他便心中有数了,问道:“敢问张公公,侯爷可是?”

    张太监点头,江院判心想,陛下终于得偿夙愿。

    一路有内卫护送,日夜兼程倒是比姚家出京时还快上几日。

    这一行人到时不过初四。

    初一祭了天地祖宗,陛下一个人在太庙同祖宗们说话。

    感谢上苍,感谢祖宗庇佑,朕终于要当爹了。

    侯爷有孕,陛下加快了速度,一边让人继续追查那医女的下落,一边开始剪除皇后势力。

    入宫18载又痛孝贞皇后交好,林氏还是有些经营的。

    内卫拿了人,递了名单来给陛下过目,本是要都杀了了事的,陛下却想着要给未出生的孩子积阴德,于是让人关着。

    侯爷身子好些了便也一同祭祖,开了宗祠献上五牲,公爷在前头领着,除了公爷就是侯爷爵位最高于是也在前头。

    瞧着那牛头铜铃大的眼,侯爷有些不适,忍耐着过了全程,一上马车就吐了。

    这一吐仿佛打开了开关,接下来几天侯爷吃什么吐什么,好容易养回来点肉,全消了。

    夫人姨娘都急得不行,这事大夫也没办法,他倒是开了药,可这位爷吃药也吐啊。

    又不能不吃,于是每日吃了吐吐了吃地折腾,侯爷日日红着眼,骂完儿子骂老子。

    下人听到了只作不知。

    夫人听得发笑,又努力板着脸要儿子说话注意些:“你是咱们公府的三爷,陛下亲封的侯爷,端着些吧。”

    方嬷嬷同两位御医到后稍作休整就来拜见侯爷。

    侯爷蔫蔫的躺在院子里晒太阳,整个人陷在锦被里。

    原本是有狐裘的,只是那狐裘平时带着闻不见什么味儿,此时却难受得紧。

    方嬷嬷见过不少怀孕时反应大的,往往越是娇养,越是难过。

    侯爷这样看着就是让人捧在手心疼的,嬷嬷看了也心疼。

    于是整日里同姨娘一起给侯爷琢磨吃食。

    原来江院判和那大夫竟是本家。大夫见了堂弟有了点猜想,堂弟没有否认,大夫揪断了胡子。

    本家的人要留人过了元宵再走,大夫也说现在反应大不若过段日子开了春再回京,天气暖和,侯爷身子也爽利些。

    侯爷执意要回京,夫人来劝了他干脆说我想陛下了,父亲母亲多待些时日吧,儿子不孝,先行回京。

    夫人不放心,让长子跟着一起回去,侯爷道:“麻烦大哥了。”

    世子爷对这个弟弟一向也是宠爱的,只是对他做的事并不认同,无媒而合,不合礼数。

    “自家兄弟,还同我客气不成?”

    侯爷说:“大哥,我知错的,只是我改不得也不想改。这条路我走了,就回不了头。”

    世子拿他没办法,他早知道弟弟和陛下来往密切,以色事君安能长久,但一开始他就知道这不是他能插手的,只能那个盼着陛下长情些。

    他能为弟弟做的也不过是好好教儿子让他们将来孝敬叔叔。

    没想到弟弟是隐族。

    “如今最要紧是将身子养好了,大哥,永远是你大哥。”

    临出发了,公爷又板着脸说一家人,一起出京来的,回去却分两路,成什么样子了,于是一起回了。

    初八第一次大朝会,陛下说,上苍感念朕求而不得十余载终于赐下龙子,朕要大赦天下,要改换年号。

    一般换年号是叫钦天监和礼部拟了,陛下圈定,这次陛下却自己定下了:元嘉

    皇后觉得蹊跷,让陛下赐封号陛下都说怕折了福气,如今却为了皇嗣改元,大赦天下。

    这大赦也有些讲究,只是免死刑,实在罪无可恕的也只压到明年处理,说是不见血,为皇嗣祈福。

    慈安寺的和尚,自发要为陛下为皇嗣做法事,念经九九八十一天。

    皇后总觉得有什么是她漏想的,只是陛下如今到处寻她把柄,她早已疲于应对,哪有心思想这许多。

    太后也有些奇怪,别人不知道,她很清

    楚,这孩子皇帝并未放在心上。

    赵妃身边的大宫女听了消息就来报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