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整日里读着圣贤书,也要有些调剂不是?
陈墨很快回来:“少爷,打听清楚了,是忠勤伯府家的大姑娘在布施。”
“这姑娘倒不错,比那些舞文弄墨风花雪月的强。回去问问母亲,可许了人家没。”
陈墨一看自家侯爷有兴趣,就给他讲起这大姑娘来。
原来这沈家大姑娘素有贤名,与那些才女大有不同,十二岁起便带着人在慈安寺附近布施,多是些府上的陈粮与压箱底的绫罗绸缎。
侯爷愈发满意,回府禀了母亲,夫人看着挺高兴:“你有主意,那是再好不过了,母亲为你打听打听。”
侯爷一走,夫人就拉下脸了,忠勤伯府家的这位姑娘,简直是皇后娘娘的翻版。
世子原配早逝,留下大姑娘一个,继母进门,生下龙凤胎,原也没苛待她,偏她自己过不去,一心要出人头地,要贤名,这是一般女子该有的吗?显见的奔着进宫去的,只是她却不想想皇后娘娘还在那呢,哪里轮得到她。
她母亲大约也同夫人一样,懒得管了。后娘难做,左右她是个有主意的,她要陈粮便给她陈粮,要布施便给她人手。
嬷嬷劝道:“侯爷小呢,再说他们男人家哪分得清这许多。”
夫人头疼道:“嬷嬷你知道我的意思,他看上哪家也成不了,我是担心他将来……”
“左右还没开窍呢,夫人慢慢教便是了。”
“吩咐下去的事可办好了?”
“夫人放心,陛下龙章凤姿,府上见过的小丫头哪个不惦记,不敢说罢了,这一引导呐,自然都憋不住了。刘三才那也按您的吩咐这次送了点‘不一样’册子。”
“香再缓缓吧,时机成熟再用。”
“是。”
侯爷发现府上的小丫头都很很惦记他姐夫,大约是见的男人少,无非就是府上三个公子还有陛下这个姑爷之间做比,得出结论还是陛下最好。
侯爷嗤笑,陛下身份在那,还有人敢比他好吗?不过还真当陛下是如意郎君了?他两个嫂子过的都比大姐如意,陛下待人温和?也就是他了,换个人谁敢对他放肆。想想还有点小得意。
宫里传了喜讯,然而还没几天孩子便没了。
夫人先是让人收了特意给侯爷备着的话本,又认真为他相看了人,做了两手准备。
然而不出半月,孩子便没了。
这骤紧骤松的夫人反而下定了决心。
话本又回到侯爷书案上。
陛下大发雷霆,发落了不少人,连带着几天没见皇后。
这次皇后赶着午膳给陛下添菜来了,国舅爷在,陛下知道侯爷敬重她,也不会给她没脸。
皇后是来请罪的,来了许多次,陛下不见,这次弟弟在倒是松了口,心里愈发不是滋味。
侯爷当初是养在宫里的,她和孝贞皇后关系和睦,也算是看着他长大。如今越来越明艳了,她不知国公夫人的心思,只是出于女人的直觉,渐渐疏远了。
陛下打断皇后的话,只说用膳,气氛沉闷。
陛下难得见她,她也顾不上许多,先请了罪,然后提及大选之事。
陛下不耐,他并不热衷于女色,有了需求就召人侍寝,也没什么专宠,为了传宗接代,他已经多花了许多精力在后宫。这好不容易有了消息,连晋位的诏书都没下,就这么没了。
“皇后看着办就是。”
皇后告退。
她一走,国舅爷就放开了:“您可对她好点吧,她才三十多,看着都赶上我母亲了。”
两任皇后娘娘一个年级,都比陛下大上一岁,今年34。
若说赶上国公夫人当然不至于,只是皇后娘娘要烦忧的事多,近来又睡眠不佳,愈发憔悴。
国公夫人儿女孝顺又天生富态,看着确实要年轻些,此消彼长的,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陛下点点侯爷脑袋:“你可消停点吧。”
侯爷就没心没肺得笑:“母亲为了给我娶亲忙了大半年了也没个结果,您这一次次不累吗?跟娘娘说啊,别在乎什么颜容功德了,找几个好生养的吧。”
陛下无奈,他年过三十,膝下无子,放谁那都是忌讳,只有他,张嘴就说毫不避讳。
陛下挥手让他滚。国舅爷从善如流,顺了两块点心就滚。
陛下摇头:“这小子,越发没了规矩。”
皇帝身边大太监张公公适时讨好:“侯爷这同您亲近呢。”
“早晚赏他一顿板子。”
“您哪里舍得。”
“他就是吃准了朕舍不得打他。这看着都要上房揭瓦了。”
侯爷回府先见了父亲接着去拜见母亲,母亲。
夫人小心翼翼,顾着他脸色说:“三儿啊,陛下大选,各府上若有适龄女子,至少要有一个参选……这忠勤伯沈家,去的便是大姑娘。”
侯爷脸色难看,他知道母亲已经给忠勤伯世子夫人通过话了。
寻常勋爵人家嫡出的姑娘基本都是宫里递了话才参选,位分都是提前说好的。
真有主动参选的,位分也不会低。
若是提前定下的,母亲应该早知道才是。当时就该告诉他,既然没说,想来,是真真切切的看不上他了。
侯爷虽是男子,读着圣贤书,却自小千娇百宠,不是大度之人:倒是我配不上她们家了。
这还真是冤枉了人,忠勤伯世子夫人不说,连忠勤伯夫人走觉得孙女儿放着好好的侯府正房夫人不做要进宫去博那一份飘忽的荣宠有些不可理喻。娘娘身份再高那也是妾啊。
夫人安慰小儿子:“三儿不急啊,母亲给你找个更好的。”
心里却盘算何时将儿子送上龙床,总该先同陛下通个气才是,可不能弄巧成拙。
侯爷胡乱点头,回了院子又听见小丫头说皇帝陛下了。
陛下真有那么好?我就那么不如他?皇帝的女人就那么好当?
侯爷气出府跑马去了。
回来泡完澡,舒坦不少,睡前看了会话本。
这话本开头也是才子佳人,这书生却不是落魄书生,这才子家是当地有名的望族,才子本人也早已接了家主之位。
姑姑夫家家道中落,便带着表弟表妹回娘家投奔。
有意要让女儿给侄子做小。
侯爷看着看着便觉得不大对,这表弟与表妹的名字总印错,直到写到表妹因嫉妒弟弟要生米煮成熟饭给表哥下了药,让人以弟弟的名义骗了表哥来。
原来表哥与表弟早已暗生情愫。
侯爷这才知道名字没印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