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宇宙空间内存在的一种密度极大,但体积极小的天体。它是由质量足够大的恒星在核聚变反应的燃料耗尽而死亡后,发生引力坍缩产生的。
它的引力很大,连光都无法逃脱。其实它并不“黑”,只是无法直接观测,但可以借由间接方式得知其存在与质量,并且观测到它对其他事物的影响。
关于白洞。
白洞是一种宇宙中的喷射源,并不是吸收外部物质,而是不断地向外围喷射各种星际物质与宇宙能量。简单来说,它可以说是时间呈现反转的黑洞,进入黑洞的物质,最后应会从白洞出来,出现在另外一个宇宙。
由于它具有和“黑”洞完全相反的性质,又因为黑洞的引力使得光也无法逃脱,而白洞和黑洞是完全相反的(连光也会被排斥掉),所以呈现为白色,便叫做白洞。它有一个封闭的边界,聚集在白洞内部的物质,只可以向外运动,而不能向内部运动。因此,白洞可以向外部区域提供物质和能量,但不能吸收外部区域的任何物质和辐射。
关于虫洞。
虫洞是连结两个遥远时空的空间隧道,就像是大海里面的漩涡,是无处不在但转瞬即逝的。这些时空漩涡是由星体旋转和引力作用共同造成的。就像漩涡能够让局部水面跟水底离得更近一样,能够让两个相对距离很远的局部空间瞬间离得很近。
不过有人假想一种奇异物质可以使虫洞保持张开,也有人假设如果存在一种叫做幻影物质的奇异物质的话,因为其同时具有正能量和负质量,因此能创造排斥效应以防止虫洞关闭。
关于奇点。
奇点是没有大小的“几何点”,就是不实际存在的点。没有大小的奇点竟然是能级无限大的物质。奇点多见于描述黑洞中心的情况。因为物质在此点密度极高,向内吸引力极强,因此物质压缩在体积非常小的点,此时此刻的时空方程中,就会出现分母无穷小的描述,因此物理定律失效。
奇点是天体物理学概念,认为宇宙刚生成时的那一状态。引力奇点是大爆炸宇宙论所说到的一个“点”,即“大爆炸”的起始点。该理论认为宇宙(时间-空间)是从这一“点”的“大爆炸”后而膨胀形成的。奇点是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热量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点”,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点失效。
最后祝您体验愉快!
随后,我的眼前终于出现了假情景非常逼真、代入感极其强烈的三个物体,它们分别是一只小船、一滴雨水和一个墨点,又分别对应着三个不同的虚拟现实意境。
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仿真感觉体验,使我感到万分的不可思议,所以请容我缓缓自己愚钝的思绪,慢慢来描写那一种异常混沌兼且虚无的想象……
☆、监视
在蓝色的广阔大海之中,我真的变成了一只随波逐流的小木船,满天白云之下的悠闲沐浴着耀眼的阳光,前头部分是刻着“友谊”二字的船首,船尾是双脚合成的船体,而同样套着感应服的左右手则变成了虚拟的舟楫樯橹,但那水中划动的感觉真像是有一股股阻力不停袭来,尤其的真切。
作为一只破旧的小船,我的身上没有任何一个乘客,有的只是那一团团看不见的空气,还在散发着海水的鱼腥味道。
我悠闲的享受着这美好的一切,尽管现在的状态是一只小船,但活动的意识还是清醒的告诉我,在vr虚拟空间之外,自己依然是个社会人物。
另外,我以为这一关游戏就是会如此简单的慢慢结束时,屏幕里突然弹出了提示字幕,并响起了轰鸣的警报声。
“注意!模式切换!”
“注意!模式切换!”
“注意!模式切换!”
红色警报拉响三遍之后,整个天空开始变得黑暗起来,刚还是白天的时辰一下子就进入了长夜,但我依然还是那只不变的小船。
这时蓝色的海水,渐渐的变为了黏稠的黑色溶液,正如浓墨那般厚重,在我的下方不知何时形成了一个小小的旋涡,开始时它只是极其缓慢的旋转。
我划动双手,试图逃离这个未成气候的小旋涡,但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随着黑色旋涡越来越大,我愈来愈难划开,那种闪电雷鸣的感觉,狂风骤雨般的击打,使现实中的我感到一阵阵恐慌,身体也不由自主的晃动起来。
终于跌落了,黑色海水螺旋般的不断转圈,就像大多数影视剧里小船被大海旋涡吞没那样逼真,我也一样,不停的往下掉去。此刻,我看到往黑色旋涡中心跌落的物体,远不止我这只小船,还有更大的舰艇,然后就是各类海洋生物和一些庞大的海岛,紧接着整个天空也往我掉落的方向塌缩而来,它卷成了一条白色的巨绳。
无限的跌落,使得我感觉自己的身体在不断的倾斜,所以我试图抓住点什么,因为我不想一直这样的掉下去。可在虚拟空间里,我以为能平衡稳住自己身体的方式,却恰恰是现实中使自己跌倒的原因,幸好置身事外的他扶了下我,然后又缓慢的将我平放到装具机大圆底下。
我这时能够躺着仰望大陆长空了,尽管在里面我依然想挣扎着爬起来。处于黑洞最底端的我对向自己飞奔而来的一切事物,看的清清楚楚。不一会,我终于达到黑洞的中心——奇点,此时便再也看不见什么了,彻彻底底的陷入了一片无边的黑暗,之前听到的那些海风吹拂过来的声音,海水起伏拍打出来的声音,海鸟尖叫呐喊的声音,全都听不见了。
我这只小木舟终于翻了,船体确实翻转了过来。
又以为游戏通关之后的我,心情稍微停顿了一下,已从外面的平底上站了起来,反正此时什么也看不见了。
伴随着一个巨大的双头漏斗不知从何漂浮而来,同时绿色的警报拉响,我又往下跌落,正如穿过了漏斗的中间点,从一端到另一端,最后来到了另一个倒立着的空间。
与前截然相反,天在底下,海在上方,可我还是那只小船,不过仍旧翻不了身,唯有叹息那阳光依旧,海水依旧,海风依旧,海浪依旧,海景依旧,原来眼前的一切和之前的空间对立而行。
直到双头漏斗不见了,巨大的漩涡又来了。
最后的最后,两个诡异的空间终于合并为一条直线,无限延伸,我消失了。
等我退出了小船模式,系统又紧接着为我选择了雨水模式,重复着一样的原理。
大雨滂沱,我混杂其中,变成了一滴黑色雨水,往底下那个撑着白色油布伞的人砸去。那把伞很奇怪,没有任何的骨架骨支,甚至骨柄,一个整体呈圆锥形。
我的身体有着绝佳的轮廓,极致的弹性,完美的柔滑,如同漂浮于水湖上的一面透明玻璃,又如同蓝色之海跃起的波光般,不断向白伞下的那人诠释着自己真正的美。
每当我紧握双手,想要攀附于白色伞面之上,屡试屡败,屡败屡试,次次都逃脱不了掉落于地之后瞬间消亡的结果。但只要大雨不停断,那我就是不灭的化身,掉了一滴,还有一滴,一滴又一滴,落下了一个我,还有后来的我,总要成功的停留在那伞面时,那我的游戏才算通关。
就这样被骗了一次又一次,到头来我终于发现,这把伞就犹如一个宇宙天体白洞那般,其排斥往它身上过来的任何事物,无论怎样的外部物体都根本没法停留。
最后,我选择退出此模式,再而来到了墨点模式。
在这里,我毫无疑问的变成了一滴墨汁,跳下那盘虚拟的清水时,整个身体瞬间占据了全部空间。即使盛水的容器没有边界,但我身上的黑暗也会无限度延伸,随着宽广而宽广。
我挥起双手,不断的触碰遇到的水团或其他物体,使得它们全部被我染黑或同质化,直到我碰到时间,时间也为我停止。
当我体验完第一阶空间的三种模式后,差不多花了一个多小时,也许是时间限制,也许是次数限制,或者其他原因,第二阶空间的模式暂时无法选择。最后,我看到提示字幕为“欢迎下次光临”的时候,我便慢慢脱下了身上厚重的感应服和眼镜头盔,此时浑身汗水淋漓,头晕目眩。
完全脱离了g空间探测装具机,我坐在了他找来的红色塑料四脚凳上,一五一十的看他坐在电脑屏幕前敲打着键盘,直至游戏完全退出。由于我的眼尖,无意中记住了游戏的网址:。
关上了电脑,我又跟着他走回到了大厅的沙发上。
“感觉怎么样?”他问。
“情景很逼真,但有点不懂,”我说,“小船,雨滴,墨点,三个物体比喻……”
我和他又开始了有趣的讨论,或者说完全是我在向他讨教,差不多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准备替换,交互作息。”红姐那边又发来了最新指示。
“信息收到,准备下楼。”我抽空回了一句话。
不一时,红姐就上来了。
这次走访的理由是她想送些米和油的慰问品给阿姨,然后又说服务站有其他居民找我,成功把我支开。于是,我便下楼去吃午饭了。
又是一个多小时过去了,我吃完饭又赶紧跑上盘龙苑7栋7楼楼道,继续实施原定稳控方案策略。
“我已就位,报告完毕!”
“保持监视,我拟撤场!”
“收到!”
“好的!”
须臾,红姐从607房内走了出来,而他也在一旁;访客走了之后,他随后转身入内。
下楼之后,红姐又不放心的发了条信息对我说:“距离市委领导到访还剩2小时,务必看紧!”
我也像立军令状那般回了条信息给她说:“保证完成任务!”
对方回复:“辛苦你了,小路!”
我也不敢邀功的答复:“不辛苦!”
因此,我像是一条狗那样,又开始了看门模式,尽管自己内心里特别不愿意把他当做“稳控对象”。
“还剩1小时,情况如何?”
“情况正常,密切监视之中……”
在我眼睛干巴巴的盯着607房门的时候,时间在不知不觉的流走,或许它是被已设定好的计算程序减损,或许是未知的空间力量把它给吸收了,也不足为奇。
大千世界,包罗万象。
“还剩30分钟!”
信息一条接一条的发来,让我感觉这就像所谓的幽灵倒计时一般,看不见,摸不着,而我也不得不一遍又一遍的回复“收到!”这两个字。
“15分钟倒计时!”
“收到!”我又重复了一遍,心想总该是最后一次了吧。
可算来了,因为我收到了红姐的信息说:“领导已到盘龙示范广场,正在视察居民议事厅和服务中心,决不能……!”
“我已收到指示,竭尽全力密切监视之中,暂无任何异常情况!”我赶紧的回复一条信息过去给她。
“很好,街道已增加两名便衣同事守在楼下,一有不详苗头,请协防处理!”对方的答复更快。
“收到了!”一来一往。
“辛苦了!”一往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