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阿志的幻想世界重生源,寓意人类曾向往光明,却终要在无边的黑暗里生存。
过去的世界,人类文明为了战胜地球之外的未知力量,疯狂的发展高维人工智能技术,以至于智能体(机器)人的意外诞生。伴随着智能体人大脑的日渐成型,他们逐步缔造了自己的文化标识和社会网络,反过来就想摧毁人类文明。
但在智能文明实施“消灭人类方案”的过程中,他们惊讶的发现了早已隐蔽在地球幽暗处,默默监视着人类一举一动的三棱文明。
为了日后集中力量对付更高级的三棱文明(弓锥体人),智能体人不惜使用核子和化学武器来加速攻击人类,妄图将人类全部扼杀于自己酿造的恶果之中。
虽然此举并未得逞,但地球却已完全笼罩在核爆尘埃和化学毒雾的阴影之下,能够存活于世的物种几乎只有因辐射而产生异变的虫子。
面对不断崛起的智能文明,三棱文明知道自己的隐忧不再是狂妄自大的人类,而是前者的未来技术。为了抑制智能文明的疯狂扩张,三棱文明帮助人类把人类自身的意识镌刻进变异后的蟑螂等虫子身上,以适应恶劣的生存环境,然后再令虫子体的人类继续对抗智能体的机器。
但是人类意识镌刻工程,数量浩大,形式分散,导致镌刻效率极其低下。因此,三棱文明中的弓锥体人基于人类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运行环境,开发了一个叫gspace空间的“过桥交换存储器”,用来集中存放剥离人类身体后的所有意识,再借助变异虫的超级繁殖能力,生产出大批量的备受体,成功加快了意识镌刻工程的进度。
可好景不长,由于gspace空间代码的开源性,智能体人也得以进入该空间,并利用自身的智能仿真技术,在里面建造了一个完全虚拟现实的程序世界,用来困锁住人类的意识。因为三棱文明知道均衡利弊,且鉴于自身的中立立场,便默认了智能体人的耍流氓式入侵行为,但前提是他们不能破坏整个gspace空间的安全性。
而之前已经成功镌刻进虫子体内的人类意识,则必须想尽办法从gspace空间里唤醒更多的家园同伴。于是虫地人类成立了一个“虫客组织”,安排组织成员秘密侵入程序世界,与智能体人的“哨兵”和“追猎者”明争暗斗,绝地反击。
接下来,2号主人公侯博士作为虫客组织中的一名成员,为了唤醒原体标码为1793号的人类意识——1号主人公路男,在程序世界的虚拟社区里和他谈话聊天,让他体验虚拟空间,还向他道明“人类往事”以及程序世界构成的本源。
最后由他自己决定是走是留……
☆、博士猴
每当我独自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地方时,我总会胡思乱想,思考哲学的根本问题——
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
尽管问题好像已有答案,但我还是百思不得其解,正如周树人先生所说:
从来如此,便对么?
偌大的广场,我又泛起了无尽的想象。我的眼里不再只是看见无形的空气,而且还看见了无形的力量。对,就是“力”。我无比高兴的大喊道,身旁其余人不足为奇的抛来了许多异样眼光,他们轻蔑的自言自语道:“疯子!”
这时我头脑里的精神,内心里的思想,全部集中于这个“力”字,所以才不管广场四周的人在说些什么梦话。沉浸在这种自我陶醉的冥想之中,我只需要找出无形力量的存在,那我这一生就总算没有苟活。
这个力,首先我确定它不是重力,也不是引力。为了通俗易懂,我把它叫做扭力——别扭的扭,扭转的扭,扭曲的扭。
对的,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看不见的力量,至今未被发现的力量,因为它难以旁证,毫无轨迹。
就好像是,在三维空间里,我拿起一张二维洁白纯净的a4纸,轻轻将它扭曲,其中所花费的力气就有点类似于四维空间的扭力。很明显的结果,形态改变就是二维空间的白纸被三维空间的无形力量给扭曲了。这时白纸上的“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的公理那就未必能成立了。按照此种逻辑推理,三维空间里的长、宽、高三个维度,必定也会被四维空间里的无形扭力所影响,分别延伸时间的长度,宽度,高度,再依此类推至五维空间。
五维空间,我想应是四维空间里叠加了速度这一维,便构成了第五空间。如果是这样的原理,那么六维,甚至七维,其所叠加的那未知一个维度,到底是什么?答案可能随着时空的推移,终将水落石出。
我常常会想,古代的“瞬间转移”或“凌波微步”这两个说法,未定就不是空间发生扭曲后所产生的特异形态,只是几千上万年以来,遇见它的机会极其渺茫,但总有人会见到,故而有所流传。
或者说是另外一种可能,通过两个特别的装置,一个发射,一个接收,就像基站和信号塔那样;在发射端将物体微分转化为粒子级别的状态,遥远的接收端在获取所有传送过来的分散粒子后,迅速恢复原状,物体完好无损。假如上述传送的过程,类似于活人的麻醉或睡眠效果,那么这两个“特别的装置”可以看作是被扭曲了的空间维度,而且是高维度空间,比如五维空间。
为了探寻第五空间的存在,我夜夜思索,日日探寻,几乎疯魔了一般,心想只要坚持到底,定能找出一条规律来。
最后,我不能忘了告诉你们,我的名字叫做侯博士——姓侯,名博士;闲人喜称我为“博士猴”。
☆、折叠
一张a4纸我把它对折,对折50次之后,那么它的厚度就是等于,这张纸原来的厚可能01毫米乘上2的50次方这么一个厚度。那么我们来估计一下,这个a4纸对折50次后,它的厚度有多高,有的人可能会想,比如说可能是我们的这个科技馆这个楼这么高,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比如说可能会达到几千米,其实大家非常简单的用计算机按一下的话就会发现,这个厚度其实是超过了地球到太阳的距离。
——陆博士谈量子计算
一张白纸的厚度,竟然能折叠这样的高度,就像微观世界里存在未知宇宙文明那样令我感到无比诧异。
因此我又拿来了一张a4纸,按照对称的方法先尝试折叠10次,竟然发现极其的艰难,尽最大努力也是勉强的可以达到7次,越往下进行越难。以至于说,我终于明白了在宏观世界里,要将一张a4纸成功折叠50次的这件事情根本是无法实现的,不但光靠人手不行,即使是在人类目前发达的机器技术水平上也是不可行的。
所以说,很多在宏观世界里无法解答的疑问或悖论,都要放到微观世界里去探寻搜索答案,于是才有了中子对撞,质子镌刻,量子力学等理论研究和微观实验。不难预料,在未来的技术视角延伸之下,我猜想微观领域的研究终有一日定会到达夸克、上帝粒子和再细微层面粒子之上。
突然有一天,我又心血来潮,自问自答道:“如果连空间都可以折叠的话,先不说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不如看看那被折叠的空间本身会发生什么变化?我想肯定是会产生另一个平行的空间,而且前后两个空间的维度几乎完全一样!”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简单的说,就像是把一张a4纸,对称后折叠又撕开,那么便得到了两片几乎一样的白纸。当然了,这两片纸的长宽高是固定的,但是相对于一个空间来说,无论它是多少维度,它都是没有边界的,因此一个空间折叠后可以看作是产生了两个相同的空间。
复杂的说,空间折叠也可用量子纠缠现象来类比一下,说量子可以同时处于两种,就是自己都无法分辨的状态。我尝试引述陆博士说的以下几种状态来由浅入深的讲明平行空间的象征,它们分别是:
薛定谔猫状态。如果把微观世界的现象移植到宏观领域,就会出现匪夷所思的无解现象。封闭盒子中放有一只猫,同时还放有毒药和放射性物质,猫死或猫活的几率都是50,在某种量子状态下,猫可以是死的,也可以是活的,也就是同时不死不活。
薛定谔滚状态。当一个妹子叫你滚的时候,你不知道她是在叫你滚,还是叫你过来抱紧。此时的你应该处于一种又抱又滚的量子力学状态。
诡异活动状态。爱因斯坦把量子纠缠称为遥远地点的诡异互动,例如两颗骰子数字同步现象。
掷骰同步状态。两颗骰子(量子),一个人拿其中一颗,另外一颗给另外一个人,不管两人中间相距多么遥远,前一个人如果随意扔出骰子,显示数字是1的话,那么后一个人扔出的骰子也必须显示1,两颗骰子存在着一种非常诡异的互动的一种行为。
如果你们尚未理解以上几种状态,那么电影西游伏妖篇里出现的听话符,总不陌生了吧,就是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并且所有动作一模一样。
按照这种状态分析,于是我又开始了幻想:
在我当前所处的维度空间之外,一定还存在另一个维度空间,两者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样品,毫无差别。
于是,我的人生目标又从寻找第五空间,转变为了去往平行世界,与另一个自己对话。
清早9:30,我拎着塑料袋,里面装着菜。
“怎么还没贴报纸呢!”
当我来到社区阅报栏,看到的日期还是昨日的旧报纸,而且上面还是没有一点关于宇宙空间相关的新闻,遂将火气撒在社区服务站里面那几个好吃懒做的人民公仆上,尤其是他们的头——梁主任。
他们之中有老有少,以女性居多,其中还有一个愣头小伙子,就是他每天负责张贴新闻报纸。由于阅报栏就固定在服务站门口,左右各一边,加起来有5、6米长吧,因此看的人倒也不少。
“这小子什么时候学会偷懒了,”我心里嘀咕着,“不管了,昨天的也看看吧,反正昨天顾着在家写东西,也没下来看。”
不一会,梁主任走了出来,回应我的大声质疑,整个社区怕也只有她敢和我说话了。
“这么早就买好菜啦,”她说,“又来看报纸了么,不过报社今天的报纸都没送过来呢!”
一听到这话,我又大声对她说道:“没来就不会打电话催一下子么,天天都等,等到什么时候是个头?”
“已经打了,他们说送报员路上车坏了,”她这时从服务站内走了出来,“今天会迟一点送过来,很快就能过来了。”
择日不如撞日,我突然想起之前要求她反映的事来,刚才的话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于是我问她:“之前的事上面有回复了没有?”
对方一脸嘻嘻哈哈,套近乎的答道:“我说大博士啊!哪有这么快就给你批复的,再等等吧!”
对于这种答复,我早已见怪不怪,心想只要她替我反映上去就行了。
“来了,来了!”
刚好看见送报员从榕树头那边气喘吁吁的奔跑过来,她好像故意的喊叫起来,尤其害怕我听不到一样,更何况我的视线和她的范围一样。
我又想说点关于申请专利和求见大领导的话,可她这时已顺势向服务站里面喊了起来。
“小路,快拿浆糊和刷子出来,”她喊道,“赶紧把今天的报纸贴好了!”
没错,小路就是我刚才说的那个愣头青小伙,等他出来的时候,梁主任又正好有个电话要接,她便离去了。
我想:
反正她人常在社区服务站,就算跑得了和尚也跑不了庙,要找她还不容易么,现在最要紧的是看报纸,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吧!
☆、我就是路男
“我要去五度空间了,朋友再见!”
说完这最后一句话,侯博士终于一跃而下,离开了这个他无法理解的世界,正如别人无法理解他一样。
我不知道侯博士的具体名字已有很长时间了,或者说我曾经多少知道过一点,然而过后又遗忘了。我常常会听到社区里阅报栏、榕树头、窄花巷、小广场等地点上闲聊的居民嬉笑着喊他“博士候”,那时只听到喊声的我内心充满了好奇,心想他定是个知识渊博的人。
侯博士长相清秀,斯文尔雅,戴着一副无框眼镜,衣服穿着也非常的自然洁净,有时还会见到他西装革履,面容发光,俨然是一个大知识分子——确凿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