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生生

分卷阅读9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而仿佛又一次回到了去年夏天。他第一次失恋被分手时的宿舍座谈会情景。

    大半夜顶着其他三个人如同好奇宝宝般一连串的八卦提问,手枕着胳膊,闭眼躺在床上,明天还要准时起早参加开题答辩的梁才子也略有些无可奈何地皱眉来了一句。

    “没有十几套四合院,没有几百家公司,也没长三头六臂,他就是个普通人,每天正常吃饭睡觉和我们都一样。”

    “啊?普通人?可你哥他可,可是……大名鼎鼎的梁飞龙啊,他总不可能和我们这些升斗小民一样吧,老三,你可别自己喜欢谦虚,还硬拉着你哥和你一起低调啊……”

    “对啊!我也觉得,老三他哥可是我的人生偶像!我可不信,这堂堂龙江飞腾创始人和咱们这帮小年轻一样,那必须得是久经沧桑,商场沉浮的前辈啊,不过难怪呢,你小子之前一张嘴就这么熟练,感情这是你亲哥,你还和咱们装傻客气呢!我们又不让你哥给我们找工作!要个名片也不行嘛这臭小子……”

    “我也没他名片,他出门从来不带名片。”

    听他们这么来劲,梁声在下铺也不得不打断了一句。

    “嚯,那他一般出门带什么?”

    “……前几年出门做生意会因为舍不得自己花钱带榨菜,这两年经常有人请他吃饭凑饭局了,他就连钱都不带了。”

    回忆着自己离开舟山前最后一次和对方的见面,不知为何又想起当时在沙滩上望着对方背影的那一幕。

    心中奇怪地一动,好像被沾染上了一份陌生情绪的梁声沉默了一下,半天还是压下那份古怪故作冷静如实地回答。

    “……你这说的是铁公鸡还是你哥呢,梁声同学,你觉得我们大家会信你这些诋毁咱们梁大哥的话吗!”

    “唉,没事,听他瞎说呢,反正咱们现在已经成功挟持了梁才子,下次他要是再和咱们故意装傻,咱们就把他大学时候干的傻事也一块捅出去,比方说咱们梁才子半夜还说过梦话啊,比如咱们梁才子到单纯到现在连女孩的嘴都没亲过……”

    “唉!你们俩够了啊够了啊,梁声才刚回来,适可而止适可而止,而且别哪壶不开提哪壶的……还有明天可还要开题答辩呢……

    庄姚贾思凯雍杰他们这一番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最后持续到这一晚断电后的深夜才结束。

    第二天,也就是2月4日一早,清华的第一次毕业开题答辩时间正式开始。

    这是梁声回到学校后第一件首要要做的事,事关他积压了大半年的毕业论文。

    相比起之前被他人陷害,被冤枉的诸多事端,从始至终,促使他坚持回来的原因很大程度还是因为他想要说完成自己四年来最重要不过的学业。

    这一次开题答辩,他正式地将自己四年来的本科论文成果初步展示给了校方的各位老师教授。

    而时隔那么久,重新看到这位数学系最出色的学生如同脱胎换骨般自信,沉稳地一步步走上讲台最高处,一时间就连曾经觉得他过于呆板沉闷的甘院士都差点认不出他来了。

    梁声依旧是那个梁声。

    但仿佛他已不再是那个沉闷,平庸只是被困在象牙塔里的学生,而成了另一番焕发着别样光彩的个体。

    “昨天睡前,我突然产生了一个伟大的理想。”

    “要从明天开始,做一个勇敢,自信,为自己感到骄傲的人。”

    “实现理想的第一步,是在摔倒时,先不哭泣,即便疼痛,也要从地上独自学会站立起来。”

    “这一刻,我战胜了疼痛,我开始成为一个为自己骄傲的人。”

    “实现理想的第二步,是在获得成绩时,先不自满,即便得意,也要看一看身旁与自己并肩的他人。”

    “这一刻,我战胜了自负,我开始成为一个真正自信的人。”

    “实现理想的第三步,是在获得荣誉时,先不停下,即便疲惫,也要看一看前方是否还有更多的风景。”

    “这一刻,我战胜了人生,我开始成为了一个真正勇敢的人。”

    这是所有学生开始答辩之前,主持人队的一男一女两个师弟上台发表的一番诗朗诵,显眼的红绸布挂在偌大且明亮的礼堂之上,每个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的学子都将走上人生的另一番舞台。

    这首诗中所写,正是这所百年名校骨子里所弘扬的那份对专业学术的赤忱,热爱,对学子品格的一段锻炼和塑造,如梁声这样的一批清华学子,未来便是国之栋梁,国之希望。

    而说来也巧,因为今天这一场性质范围面向全校师生的开题答辩。

    梁声的这一番不可避免在众人面前大出风头的开题答辩,也一点不咯地落入了今天同样也来到礼堂进行观礼的美院师生眼中。

    台上,那个男孩终于打破了人生,梦想的枷锁,走上了另一番新的道路。

    台下,无人所知晓的地方,一个白裙子的女孩却是突然就在不时爆发出赞叹与掌声人群中埋头开始泣不成声起来。

    没有人知道她为什么哭,更不知道她曾经因此放弃了什么,失去了什么。

    而最后,当女孩终于忍不住一个人厕所里大哭的时候,外头的礼堂刚好传来了百年清华,厚德载物的那首熟悉的校歌,以及一首熟悉的老歌。

    “那天,黄昏,开始飘起了白雪……忧伤,开满山岗,当青春散场……午夜的电影,写满古老的恋情,在黑暗中,位年轻歌唱,走吧,去看红色的朝霞……带上,我的恋歌,你迎风吟唱……”

    她的心头再没有那么多汹涌到足以支撑她人生意志的骄傲,便只有耳边那首情歌和脸庞躺下来的泪水还留在了眼底。

    原来,她错过的是从来不是初恋,不是一段可有可无,被丢弃在青春里的爱情。

    ……是她这辈子最可望不可即的全部,是我梦寐以求的美梦人生啊。

    第66章 十九

    2013年,最终成为了对23岁的梁声而言,十分忙碌充实而又特别的一年。

    一整个上半年,他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学校忙着毕业,还有自己留校考研的事。

    3月初,曾经的‘龙宫计划’科研组全体,包括蒋新文,还有糖果爸爸贾工程师这些技术人员们来到人民大会堂接受这一年中科院授予的年度技术大奖。

    事情办完后,这些来首都开会的工程师前辈们还专门找他出来一块私下聚过一次,一行人热热闹闹地吃过一顿饭。

    当得知梁声目前在清华大学的学业一切都好,且已经在认真准备论文中。

    大家还特地好好地鼓励了他一番,让他先把研究生考瓦,并且欢迎他将来随时回到杭州港这个大家庭中来。

    尤其,后来团队全体临行前,蒋新文自己还带着些一路带上京的舟山土特产,又单独来清华看过了他一次。

    回想,大半年前这对亦师亦友的忘年交有幸在舟山那座小海岛上结识。

    如今蒋博士即将动身回老家,与那好不容易因这次事情而重新和解的妻儿团聚,自然是要来再见见他,而走之前这左右有些舍不得他的老家伙也不忘对他唠叨了些话。

    “23了,从大学毕业出去,就再不是曾经的毛头小子而是真正需要担得起责任的成年人了,凡事先思而后行。”

    “……”

    “另外,也给我好好地记住你当初在舟山海边立下的誓,我就等着,下次见你也改口称呼你一声梁博士了。”

    这番话不止是两人当初的一句玩笑,显然也有蒋新文真心实意希望说梁声能够始终坚定学术方面的恒心和意志,继续好好深造下去的叮咛。

    而鉴于他过往优秀的专业课成绩和这一次在杭州港特别贡献,时间再到4月中旬,学校这边也主动考虑说给他留校的保研名额,并且单独分配一间研究生宿舍给他。

    此外,他接下来四年的学杂费,每年的奖学金补助也会根据他研究生在读阶段的情况升两个档次,未来也将根据他的在读研究进度做出进一步合理化的调整。

    这是姚教授和师母一块向学校提出来的。

    甘院士这边找其他系里老师们认真开会考虑了一下也同意了。

    因为数学系在清华的特殊性,梁声很大概率会在研究生阶段继续跟着他在实验室学习深造,学校方面给予这些留校研究生一些优先政策也是常有的事。

    但也不知道为什么,虽然梁声在完成最后一次答辩前,也同意并向院里提交了研究生申请,但与此同时,他却拒绝了学校给的公寓还有奖学金等方面的优待政策。

    关于这件事,姚教授夫妇有找他到家里私下求证过原因,但梁声被自己的恩师认真询问过原因后,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因为从下学期读研开始,他就不会再继续在学校这边住学生公寓里的集体宿舍了,不同于庄姚贾思凯他们毕业后有的准备回老家,有的是准备留在北京才需要找房子。

    他虽然是留校读研,却大致在院方联系他之前的四月初,就已经在首都自行找好了中介和租房的地方。

    房子他已经看过了,是综合一起看了几家对比出来的,和房东那边也已经初步谈过了租住合同。

    地方就选在他们北四环外,学村一带的普通小区房。

    装修一般,楼下有个不算小的公用洗手间,周边有菜市场有小饭店,现在圆明园那儿通了地铁公交,也有很多包括北大的研究生博士在读的高校学子都在那附近合租。

    梁声之所以会在选择在外头一个人单独租房子住,一是因为地方离学校不远,能让他将来一个人每天即使下完课,也来得及赶回去。

    二也是因为这旁边就是各种中小型的创业公司扎堆的学村,比较适合说他在在读期间,在没什么外界干扰的前提下继续半工半读找些专业内外的活儿干维持自己的学业。

    毕竟,他本科学的是应用数学,他最擅长的也一直是是数字和运算这一类的工作。

    曾经他也觉得以自己一直以来的性格,应该倾向于说一辈子更多地往纯数研究的方向走。

    但之前在杭州港的一趟历练,他也明白了数字和测算本身不止步于说书面研究,于国家实业和革新技术方面能做一些自己的贡献也是可行的。

    尤其这两年,不少国内电子公司陆续推出手机通信业务,并为此吸收了大量测算方面的数学方面人才。

    像去年下半年,也就是12年7月,几家相关主流软件公司便已经陆续推出了说在通讯软件试用3g视频通话,也就是一种名为wave的多媒体应用引擎的技术。

    肉眼可见,眼前已经到来的3g时代,以及未来即将到来的4g通讯时代,将会引来这个行业内巨大的革新。

    数学人才就是这个互联网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梁声作为一个就快要从本科毕业的学生,不能说就有把握在这项新技术中一定能插上一脚,但他却也想在读研的这四年间更多地开拓出自己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