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逃亡套餐

分卷阅读9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你又凭什么擅自替大家选择了未来?

    两难境地中,墙倒众人推,被扣上了“通敌”和“独裁者”高帽的傅云之被彻底拉下神坛。

    再不是人们心中光洁无暇的神话。

    但他也曾为人类创下无数奇迹,“落日”的第一代抗体便是在他的手中诞生。他曾挽救世人于水火,谁有资格单独断罪他?

    想来想去,总长大人灵机一动,提出了全民公投的奇妙想法。

    人总是这样,叫你一个人去杀只羊,受过文明教育的人当然扭扭捏捏不愿提刀;可如果告诉你,杀羊是大家一起参加的庆典,你就能高举手中的刀刃了。哪怕不敢正面动手,混在人群里小小划一刀,也算过瘾。

    何况,现在的局势是顺风一边倒,聪明的人们自然愿意卖个人情给总长,相互递刀。

    傅云之独裁、通敌是否有罪需要被制裁的公投结果定在7月10日。

    那一天整个国会大厅人满为患,男人们谈笑宴宴,女人们妆容精致,不像是一场投票审判,更像是一场政治作秀。

    这当然,就是作秀。

    与会的人都清楚,傅云之是不是真的有罪,其实根本不重要,他只是总长改革路上必须剔除的绊脚石!

    不是他,还会有别的人。

    有的人遗憾在于命太短,而有的人遗憾在于命太长。

    傅云之这座高山不崩塌,属于他那一派系的历史就永远不会翻篇,人们记着他,听着他,别人的话就不会太好使。就像之前那场一呼百应的反对草案运动,阻力如此之大,怎么能不成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所以,他必须尽快凄惨的死去,成为人们心中模糊的灰影。

    公投宣布结果的那一天,瞿临也在场。并且他还正是坐在傅云之的旁边。

    因为秉持基本体现不出的民主和人权精神,没有确定为有罪之前,傅云之是不用像个犯人一样被拉上台隔离示众的,他依然可以维持一个学者最后的体面。

    好笑的是与他相比,瞿临才像是那个即将被定罪的人——为了防止他扰乱现场秩序,他被打了局部麻醉药剂不说,整个人都被束缚在特制的座椅上,身后还跟着一队2型以防突发状况。随时待命。

    他们已经谈过了这场注定结果的坚持,之前也有不少人试着来捞傅云之,想送他走。可傅云之太固执了,他既不想背负莫须有的罪名灰溜溜逃走,也不愿意交出泉水之渊第三层的进入限权跟人妥协,同时还在强烈反对草案的推进。

    他就要和这一切抗争到底,哪怕争个鱼死网破。

    从这份固执上讲,傅云之就是个天真又理想的殉道者,气得所有人都想打晕这个牛脾气,把人强行绑走。

    可是他们这些人,心里某一个角落,又都明明白白地支持着傅云之。

    傅云之说:“你们不要再劝我退,我不能退。甘渊的2型实验项目我已无力阻止,但至少这一次,我得把魔盒按住,免得日后流毒无穷,那我才是时代的罪人。要审便来审吧!人都是要死的,有一份光,便发一份光,不是要做超人,只求问心无愧罢了。我这辈子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学了生物。但是,我愿意承受这份痛苦,我愿意承受所有痛苦,只要这些痛苦是有意义的。”

    他看向瞿临,目光柔和得不像是在注视他,像是在注视着整个过去、现在和未来,“你不是问我有没有想过人类的未来吗?我想过的。年轻时候坚信未来会是真善美。

    现在依然这么坚信。”

    大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又是什么时候到达了高潮,瞿临恍恍惚惚,很不真切,没有感知到。

    他只见到满场微笑的面孔,正在用目光为他们目的的达成举杯庆祝。

    而总长凤鸣楼衣冠楚楚地站在台前,铿锵有力地宣布着公投结果——整个甘渊共有居住人口十四万五千三百二十七余人,全民皆强制参与了断罪投票——其中反对票一万九千六百二十三票,弃权票三万六千九百八十七票,而剩下八万八千七百一十七票,全是,赞成有罪!

    一人之力,如何可挡民意汹涌泄下的滔滔洪水?

    傅云之的罪名在全场欢呼中一锤定音,仿佛大家真的裁决了一个千古罪人。

    去你妈的……

    去你妈的!

    在听到行刑日的一瞬,瞿临的脸色霎白,又勃然大怒,额头和手背的青筋暴起,可他被傅云之按着,“不要冲动,瞿临,不要冲动,保护好你自己。”

    沸腾的人声中,凤鸣楼的目光穿越茫茫人海,精准地锁定到傅云之的身上,他微微抬手做邀请状,非常形式地询问:“请问傅教授还有最后陈述吗?”

    他本是随意且羞辱地一问,没想到傅云之答了:“有的,还有点话,想要说说。”

    他从座位上站起来,在旁边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下,彬彬有礼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

    在迈步前,他最后侧过头跟瞿临说:“时间不多,我只提两点:一、‘人生而平等’是个伪命题,但是我们应该选择相信。二、但凡有所坚持,都不容易。痛苦并非来自外界,而是坚持本身,但你不必惧怕它,尽管走下去。”

    说完,傅云之转了身。

    一步,又一步,他迎着璀璨灯光与全场目光走下去。他高瘦矍铄,头发花白,衣服是新的,背影如苍松修竹,自有风骨,此时正在朝着他的此生落幕走去。

    老师,不要去。

    停下!

    不要走过去!

    可傅云之的脚步是那样稳健流畅,似乎不会为任何人、任何事停留。

    像是要把全场的光都吸走,从容去往下一个人间了。

    注视着这样苍凉的独行背影走远,瞿临的心中忽然爆发出极大的义愤与不平,他再也忍耐不了,猛地挣开身后看押的手与束缚的合金扣!

    力道之大,让他的手臂被断裂的金属瞬间划出一道深深的血痕,皮开肉绽。

    “我不接受!”他推开众人。

    身后打斗的声音让傅云之惊讶回头,也让众人倒抽冷气,慌乱离场。

    凤鸣楼见势不对,立即打了个手势,让宪兵先冲上去打晕控制住了傅云之,同时让军部准备开启应急预案,也立马跟着往外撤。

    看着傅云之被强行带走,瞿临一脚踢开身边挡路的人,追上宪兵队伍,愤怒地杀到了总长大人背后——“凤鸣楼你给我死!”

    却在即将抓住凤鸣楼时,被身后赶到的数人重重压倒在地。

    “放开我!”挣扎间,一根巨大的针管戳刺在了他的后背,冰凉的针尖穿破皮肉,将大量的麻醉药剂打入了他的脊椎……

    刺痛和黑暗一同袭来,纷乱多彩的世界在此匝断,而下一轮迎接他的,是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

    因为企图刺杀总长的危险行为,罪无可赦的瞿临随后被关到了禁闭岛接受惩罚。

    刑期四个月。

    禁闭岛顾名思义,是个与世隔绝的海上小岛,专门看押特殊犯人的地方。这里完全封闭,别说人,连日光也照不进来,是名副其实的,森冷地狱。

    而作为一个看押教化小岛,岛上自然有各种刑具和各种“教化”人的法子,对人施加的折磨,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岛上就像是切断了一切外界联系,包括流逝的时间。在分不清天日的牢房里,瞿临终于扛不住疲惫和痛楚,低下了头,昏死过去。

    他在昏迷中做了一个梦,像是第二次踏入同一条时间河流那样,逆流而上,与过往的一段时光,再次相遇。

    画面逐一清晰浮现,瞿临在熟悉的小洋楼外看见了亮灯的窗前一老一小相对而坐,埋头读书的身影。

    这时间,他像是被灯光吸引的飞蛾,带着满面风尘,不由自主地朝着光亮走去。而他刚一动,下一秒,他已经成了那窗中人,手中执笔……

    才入秋的天里,暑气还没完全消下去,有些炎热。傅云之不是很喜欢空调环境,常常就这样敞开了窗户,泡杯茶,一面吹着温柔的夜风,一面读书。

    傅云之的书房很大,光线明亮清晰,放了好几座书架,藏书丰富,汗牛充栋。整个房间整洁、安静,像一间图书馆书库,只在靠窗的角落安置了一方厚重的木质书桌。

    本来桌前座椅只有一把,自从两年前瞿临搬来之后,又添了一把。

    窗外是他精心打理过还跟野生野长没有区别的园圃,夏夜里虫鸣聒噪,这会儿声音到是小了不少,在草丛中窸窸窣窣,似是乐章将尽的余音。

    瞿临和他各据书桌一头,画面活像学生晚自修。瞿临对照着电脑屏幕翻译着论文,傅云之则带着他钟爱的老花眼镜,喝着红枣枸杞茶,津津有味地看一本考古游记,互不相扰。

    爷孙辈的两人就这样安静了好一会儿,直到瞿临忽然放下手中的笔,看向傅云之:“老师,我想问你一个问题。”

    “哦?请问。”傅云之从书中回了神,也抬头看向对面的瞿临。

    “你有想过人类的未来吗?”

    傅云之听见这个问题,停顿了一下,没有即刻回答瞿临的提问,而是先探头去看了看他面前透明的屏幕,“怎么想到问这个?拿给你的文献里好像没有关于这个问题的。”不过他也说,“是考虑过的,在我年轻的时候。”

    傅云之感兴趣地看着瞿临,半开玩笑道:“怎么,瞿小同学也有关心人类未来的想法了吗?”

    瞿临没答,又问他:“那你也觉得,我们不该想这些吗?”

    “也?”傅云之抓住了这个潜在的重点。

    微弱的蛙声虫叫里,瞿临说:“前几天在课堂上,一位老师让我们以‘人类未来’为题做一个十分钟的presentation,但那天之后,院长告诉我们说,我们不应该去担忧那些太大的命题。他说从没有一个伟大的人是因为考虑未来考虑人类命运而名留青史,所有不凡的人都是首先从最简单、简单到日常生活中已经叫人忽视的细节和基本问题入手,如重力、磁场、光和热,这些才是实际并且能为人所看到、所实用的东西。至于什么主义、哲学、人类命运,都太空泛,且毫无意义,不是我们该为此花费精力的地方。”

    听完瞿临的大段复述,傅云之看见他脸上轻微的疑惑,像是启迪一个幼童那样耐心问道:“那你是怎么想的呢?这件事已经发生了几天,你却现在才选择来问我,想必你也是认真思考过的。”

    瞿临坦白承认:“我不知道,我觉得很难想明白。”

    “难?”傅云之露出一个浅浅的笑容,“这当然难了。”

    他摘下了老花眼镜,点了点头,说道:“的确,忧虑人类的未来,那是思想家、哲学家……甚至是艺术家该干的事情,和你们学生关系不大。再者,要年轻的你们去思考这样的问题,其实也只会得出天真的答案。”

    他将眼镜慢慢折好,放在桌上,已过花甲之龄的一双眼睛,却如同山间甘冽的泉水一般。漾着宁和与包容的微光,轻轻冲去对面那位小小晚辈心上的疑惑,“但我又要退一步讲,不管其他人是如何,只要是还愿意询问这个问题的人,都应当有权去思考、去询问,而不是被否定。瞿临,永远不要让别人来告诉你,你该做什么。”

    “那你想出来了吗?”瞿临沉默了一会儿,忽然跳跃回之前那个问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