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铁幕降临

第一百二十七章 六百里军情 下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三↑五↑中↑文↑网,更新最快的!

    江西军报,曾国藩在湖口大败,溃不成军。不但没实现夺取九江、兵临金陵的预定目标,反而让太平军乘胜追击,赣鄂两省已成颓唐趋势。

    在这个时空,曾国藩找到吴健彰,从华复洋行采购到十多门六磅滑膛炮。太平天国在湖北、江西等战场受到受到沉重打击。

    与此同时,石达开也从华复洋行得到四艘红单船,一批滑膛炮,并且还买到了五十发开花燃~烧弹。

    十二月初,石达开率军西征,与清军在九江、湖口展开激战。太平军以滑膛炮、开花燃~烧弹协助,共烧毁湘军船只四十余只,遏制住了湘军的攻势。

    十二月十五日夜,太平军发起大反攻,焚毁清军水师船百余号,湘军水师大乱,辎重丧失,不复成军。石达开、罗大纲等以红单船逆流而行,直取曾国藩座船,曾国藩惊骇至极,再次投水寻死,复为手下所救,仓皇逃往南昌。

    “好个曾国藩,辎重丧失,不复成军,自觉愧对圣恩,投河自尽,旋被救起,又欲自刎,亦被将刀夺弃……”

    看完曾国藩的奏折,咸丰脸色青紫,狠狠的把奏折扔在了地上,“还有脸说什么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西暖阁内众大臣面面相觑,恭亲王奕訢满脸通红,再无言语。

    奏折正好扔在肃顺的身前,他捡起奏折草草看了一下,然后跪倒在地,“圣上息怒!胜败乃兵家常事,汉高祖与西楚霸王争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终垓下一战,扭转乾坤。”

    咸丰自觉有些失态,接过小太监送来的热毛巾,轻轻敷在脸上,把心情平静了下来。

    “爱卿说得在理,朕有些激动!”

    西暖阁内,咸丰和他的大臣们紧急商量着赣鄂军情。

    永定门外,又有一个身穿紧衣箭服的精壮驿差策马狂奔而来。

    浙江巡抚何桂清也六百里加急给京城送上奏折,说林深河指挥绿营兵勇,会同宁波团练,一举收复镇海,将盘踞在浙东的明匪赶下汪洋。只是宁绍台道道员段光清于战斗中不幸中弹而亡。

    驿差策马狂奔而来,手举着插着羽毛的急递奏折,高声大喊:“浙东大捷,浙东大捷!”

    护军把总接过奏折,向着午门飞奔而去。

    军机处,一个小章京接到何桂清的奏折,几乎是连滚带爬的冲进宫中。

    “好啊!”

    刚刚经li湖口失利的打击,咸丰闻知浙东大捷很是兴奋,“林深河还真是一员悍将!虽然”

    咸丰是个苦逼的皇帝,登基以来脸上几乎没有露出什么笑容。现在,他眼睛满是笑意,“臀部中弹,却能公忠体国,轻伤不下火线。”

    咸丰拿起桌案上的翠玉佛珠,虔诚的转动起来。列祖列宗保佑!风雨飘摇、势如危卵的江山社稷,终于看到了曙光!

    浙东镇海虽然是小城,意义却十分重大。夺取镇海,把明匪赶到舟山,这意味着浙江局势已经安定,浙江的漕粮可以源源不断的运往京师。

    “贺喜皇上,贺喜皇上。”群臣一齐全都跪倒在地。

    京师物价飞涨,诸军机日日饱受煎熬。何桂清奏报,大批漕粮已经开始北上,年前就能运抵京师,他们全都长吁了口气。

    咸丰满脸春色,神采飞扬,“林深河练的是洋枪兵,明匪也是洋枪洋炮。看来还是肃老六说得对,以洋枪洋炮对付洋枪洋炮,才是上策。”

    肃顺排行第六,咸丰高兴起来的时候,习惯称呼他为肃老六。

    “皇上圣明!”殿内文武重臣心说,这以夷制夷的主张明明是人家张仲兴说的,不过皇帝心里高兴,他们谁也不会上去多嘴。

    咸丰心里面美滋滋的,林深河真是朕的福将,才取了上海,旋又拿下镇海。这样的干材如果用得其所,洋面可期静谧。

    他思忖片刻,“下旨,赏何桂清、吴健彰得有理!”王懿德表示赞同,“咱们虽则没给台湾派出一兵一卒,但也雇佣洋轮,运进了四百杆洋枪,五百桶火药。而今台南人心在我,钱粮武备齐全,必定能与明匪周旋数月。”

    满清官场规矩,上司对下属不能直呼名字,须得称之为“老兄”,或者口头上称之“某大哥”

    庆端瞟了一眼张仲兴,没再吭声。

    他知dao,这段日子张仲兴与王懿德的幕僚王澍一道,两人连跑福州、厦门数家外国洋行,终于从华孚洋行谈妥军火购买合同,华孚洋行直接把军火运送至台湾安平。

    华孚洋行其实就是华复洋行。

    考到百年大计,穿越团队需yao一家标榜中立的全球性大企业,执委会担心叫做“华复”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早在攻下定海的时候,就把洋行的中文名改为“华孚”。

    谈完台湾的防御,王懿德话题一转,谈起了眼前最要紧的事务,“庆端大哥、张大哥,朝廷让你们全权负责福建团练,二位老兄须得尽快拿出章略,把团练办起来,早日练出强兵。”

    庆端接到的是督办福建团练的委任,他首先想到了钱粮,“孙子有言,军无辎重则亡。我觉得,练兵的第一要务就是筹粮筹饷。而今失去浙江这样的强助,咱们只能内部挖潜,多劝捐输,多设委员,力求粮饷充裕。”

    前次军火买卖,庆端没能插上手脚。现在他成了督办,不管是军火买卖,还是筹集粮饷,自是少不了他的一份好处。

    对于庆端的打算,王懿德、张仲兴自是心知肚明。

    张仲兴为了免于掣肘,干脆说道,“藩台大人说的甚是,军无辎重则亡。筹饷大事还请部堂、藩台多多操劳,下官只管专心练军。”

    张仲兴不管筹集粮饷,好处大头就是王部堂和自己的了,庆端心中大喜,顺嘴说道,“练军募勇太过耗费钱粮!闽省处处山地,钱粮有限。我觉得,是不是先把各府县的团练调集到福州,一同操训。”

    王懿德心说,各地团练的主要功效是保境安民,把他们调走地方官府不愿意,地方乡绅不愿意,团练自己那就更不愿意了。

    但这话不能明说,他只能婉转的说道,“而今各府县会匪猖獗,若是团练抽调一空,闽境必定乱矣!”

    庆端捋了捋颌下胡须,干笑两声,“张大哥,我对洋枪洋炮一窍不通。这编练团勇的具体方略,须由老兄你来拿定。”

    这位满员的干练主要是捞钱,对于洋务,对于练制洋枪队,根本不知从何入手。谈到练军的具体章程,他只得完全依仗张仲兴,

    三●五●中●文●网,更新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