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投资人生[重生]

分节阅读84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趣的布置任务上,步步熬到跟徐工样锐气尽失的垂暮之龄吗?

    只是心动归心动,想要脱离厂子下海,需要的也不是星半点的勇气。在沉吟了片刻后,施瑞龙问出了最重要的个问题,“那三金和待遇方面,有保证吗?”

    听到这话,梁辛顿时笑了出来,这也是陈远鸣当初注资时就已经讲明的事情,如今看来,能吸引金凤凰的,还只有梧桐树啊。

    “这个还请施工放心,我们的厂房已经在高新区落户,职工宿舍用地也已经批下来了,马上就能开工建设!在这上面绝对要比轴承厂待遇要好,高级技术人员统统是二室厅的待遇,如果能够入职十年,房子就可以永久赠送给员工。三金也会跟随入职手续建立,绝对符合国家规定。”

    “什么!”比起梁辛的淡然,施瑞龙可是吃了惊,这比轴承厂要强太啊!而且这口气可真大,为期十年都已经想好了,他们还真有把握这个厂子能做大做强吗?

    比起儿子在乎的东西,老施的顾虑明显就了些,犹豫不定的看了看坐在旁的陈远鸣,他凑过去轻声说道,“小远啊,你这位朋友说的……呃,这要是辞了厂里的工,就是掉了铁饭碗啊,我家瑞龙怕是要再好好想想……”

    “爸!”刚才已经被打动了的施瑞龙顿时哭笑不得,“人家条件都说道这份上了,咱最就是在去厂里自己看看,相互了解下情况,还管什么铁饭碗啊!”

    “你这孩子!”施宏顿时皱起了眉头,“进厂是容易的吗?为了给你二哥腾地方我都提前退休了呢,要不是你自己争气,怎么可能这么轻松进来。看看你赵叔,现在想把小儿子安排进厂愁啊,这可是终身大事,还得加考虑才行……”

    这年头国企里也讲究个子承父业,只是般只能安排个,家里孩子的还真是愁得不行。

    听到这里,陈远鸣突然笑,认真冲老者问道,“施伯伯,其实这次我来家里,不只是为了瑞龙的工作,同样也是为了请您出山。您、我爸的师父赵伯伯,还有厂里很很有着职称的高级技工,你们还有兴趣出来带带徒弟吗?”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天直在走亲戚,忙得不行,新晚了点

    过年也尽量保持新吧,如果实在写不完,我会尽量提前打个招呼的……

    第百五十四章

    这句话就如同跌落水潭的巨石,让在场所有人都吃了惊,尤其是坐在旁的梁辛。

    带徒弟?这话陈总之前根本就没说过啊!他们这次项目是需要用到不少高级技工,但是施宏这种超过50岁的退休工人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就算他经验丰富、技术高超,也不定能适应现在的操作环境,且不说那些新式机床的操作规范,就算能迅速掌握,他们的体力也不可能支撑,怎么可能花钱请他们去带徒弟?

    但是这话又不好直说,别是老板想要提携自家认识的熟人,想要往厂里安插些空岗,这边叔叔伯伯都叫上了,那边还有个师公的名头,国企工人最讲究师徒辈分,这种老式关系可不比任何远亲近邻差,他个跟人打工的高管又能说什么?唉,没想到这么个好老板,还是逃不掉家族企业的嗜好,梁辛不由皱紧了眉头,心中五味杂陈。

    比起梁总这种职业化的顾虑,施宏的反应就直接了,只见他结结巴巴的说道,“可是,可是你们的厂子不是要瑞龙这种高学历的大学生吗?我,我早就干不动车间的活了,就算是为了照顾我们,也不是这个……不,真不行啊……”

    这话说得极其老实厚道,施瑞龙不由抓住了老父的手腕,“爸,看你说的,我之前设计那套角接触轴承,您不就说有可以实现的办法吗?我这些年的研究哪样没有回家请教过您,这种技术上难题如果没有老技工的帮忙,还不知要走少弯路呢,带徒弟就带徒弟,您这辈子手下的徒弟还少吗……”

    “别,龙龙,我不是那个意思。”施宏脸都涨的通红了,“如果只是找人,厂里我认识好能够做到这份上的人呢,都是3、40岁的壮年,不论是自己干还是带徒弟不都正好?咱,咱可不能昧着良心去啃人家啊……”

    看着表情各异、各执其词的几人,陈远鸣脸上露出了抹微笑,打断了父子二人的争执,他开口解释道,“不,你们误会我的意思了,这个聘请可跟瑞华公司不大相干,而是真正的教书育人,培养下代高级技工。”

    听到这话,还在纠结的父子俩顿时都卡壳了,教书育人?培养下代?怎么突然蹦到这个层面上了……

    梁辛这时也终于忍不住了,好奇的问道,“陈总,你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呢?我都被搞胡涂了。难不成除了瑞华外,你还有其他打算?”

    “是有些。”陈远鸣笑了笑,“目前还在跟市里协商,就是准备开所职业技校吧,只是还在草创中,师资力量和教学理念都在步步的完善,因此也没拿到外面宣传。今天上门,就是想先问下施伯伯的意思,您有兴趣再次出山带带那些技工吗?”

    这话让施宏陷入了沉默,他是轴承厂前几批入厂的老职工,也是最先拿到技师头衔的线工人,在厂里奋斗的几十年里,他拿到的奖状证书都称得上车载斗量,也为厂子培养出了2、30位优秀的技术工人。但是技师、甚至高级技师也终究只是个级别高点的工人,不是干部,除了拿些津贴外根本,跟普通工人又有何异?而服从厂里安排,培养学徒工的后果就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有了能够接班的下辈,他这个老人的重要性就越来越低,越来越渺茫,最终为了给儿子换个岗位,不得不提前退休。

    那可是几十年的奋斗啊……他如今才刚刚50岁,还有着股子的干劲,但是他们这些老人的薪级工资太高,体力也早就过了巅峰期,厂里那么二代三代的接任者,只有傻子才会放着新人不用,把金钱和精力扔在这些老骨头身上。尤其是最近两年厂里的效益持续下跌,他们这批老职工就被各种理由清退抛弃,彻底扫地出门。

    心有不甘吗?那是必然!在工厂里干了辈子,除了这身本事外,他几乎无所有了。重新回到这个陌生的社会,他又能做些什么呢?工人毕竟是碗青春饭,没有人会雇佣他们这些年过半百的废物,长时间于社会脱节,也不可能这时候再学什么新的工作技能。这几十年的工作生涯就好比场大梦,在垂暮时分不得不潸然醒来。

    他还算比较幸运的,前面两个孩子都在厂里工作,小儿子又好学争气,不愁工作安排。像老赵、老孙这些孩子不争气的,被迫离岗后只能去给人家看大门、值夜班。几人聚在起闲聊时,嘴上挂的最的,就是不该当什么磨工、钳工,如果换个电工、焊工,出来不也照样吃香吗?

    苦中作乐,不过如此。

    但是现在,这个年轻人居然说想聘请他们,还是到什么学校里教人带徒弟,在恍惚之中,施宏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原来还真有人看好他们身上的这点本事,还真有可能把自己的余生,再跟他们为之奋斗了生的事业挂上钩来。

    施宏那双刚强有力的大手,都不由慢慢抖了起来,再也无暇担忧儿子。他,他还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施瑞龙却没有什么疑虑,在听明白陈远鸣的意思后,他的眼睛都发出了亮光,“爸!这您应该能做来的,分厂里现在大半技术标兵不都是您的徒子徒孙!不过就是带徒弟嘛,这可是老本行了,绝对没问题的!”

    “可是,可是我们又怎么能挣过厂里的技校,咱厂就不招外面的人啊……”施宏满脸的不确定,作为老职工,他对国企的招收标准再清楚不过,不是大学毕业,不是厂里职工技校出来,不是职工子弟,想要进入国企简直难如登天。就算他们能教徒弟,能办学校,出来却管不了分配,又算个什么事呢?

    “又有谁说,技工出来就定要进那几家国企呢?”陈远鸣轻轻摇了摇头,“这个国家比你们想象的可要大了,需要高级技术工人的企业,也远不止十家百家。梁总,你说如果施伯伯培养出了批跟他技术相仿的高级技工,瑞华要吗?”

    “要!怎么不要!”梁辛顿时拍大腿,“别说跟施老样,只要能学到他八成本事,咱厂里就必须拿下!”

    听到这时,梁辛也明白过来了,陈远鸣的意思似乎并非往他的公司里安插空岗,而是想要作为输血的泵,开始另轮造血运动。虽然按道理说,工人是真不值钱,但是高级技术工,却永远是各家企业争抢的骨干,这种工人培养起来别说有困难了,要命的是就算养成了,还要提心吊胆好好守住。挖角这种事情,又何至于他们挖国企呢?这两年私营企业就跟遍地开花样,尤其是南方那种小厂,工资高、待遇好,就是奇缺技术工人,跑来三说两不说就把人拐走的事情,他见得也不止起两起了。

    如果陈远鸣这个点子能够实现,别说,年来十几二十个人,不出五年他的厂子就能迎来长足的发展,十年二十年后,说不定也能成为业内数数二的技术型企业呢。这样的好事,他怎能不举手称快!

    面对这两位说客的唱和,施宏是彻底动了心神。他虽然没有系统的教学经验,但是徒弟却真不在少数。其实技术工人也不是那么轻松能带出来的,者天赋、者毅力,肯吃苦耐劳的总是少数。但是就算不能各个都带成高级工、技师,培训出具有定技术经验的中级工却并非难事。他,还有他那些老伙计,是不是也能把这当成是条崭新的出路呢……

    施宏的动摇,陈远鸣自然看在眼里,只见他话锋转,没有步步紧逼,反而退了步,“不要紧,施伯伯可以再考虑下这个问题,等我的学校真正办起来了,了解了详情再来决定也不迟。不过瑞龙的事情,就要尽快下决断了,当然如果你们认识什么技术过硬的工人,也可以向他们建议下,技术型人才总是益善嘛。”

    “没错!只有在车磨钳焊方面有技之长的,都可以到我这边应聘!甚至是小施你的同事们,能者为先,益善!”梁辛如今的心情也好极了,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充足的双向选择余地都是件幸事。而个头脑清醒,财力雄厚的东家,是让人梦寐以求。他的运气真不坏,怎么利用这个好运,为自己铺平道路,就成了未来最重要的事情。

    话说到了这份上,就不是闲聊能够解决得了。和施瑞龙订好了下来的约谈,梁辛和陈远鸣二人就离开了施家。这位意气风发的梁总自然是专心投入下步工作,陈远鸣面对的就远远不止是家小轴承厂了。

    刚回到家中,陈远鸣就接到了飞燕方面的电话,这时虽然早过下班时间,但是飞燕目前的负责人俞永安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工作狂,可不管什么上下班时间。

    “陈董,最新北大方面传来消息了,说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培训事宜了。”俞永安的声音中充满了兴奋,飞燕目前的规模着实不小了,vcd生产线还在以每年8-10条的速度递增,相关从业人员是几何倍数扩张,在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跟任何私企样,他们也面对着定程度的工荒。

    这还是得益于vcd的生产称不上高科技,比起来上游的芯片厂想要跟上步伐就困难点了。这年头苦力好招,但是技术工永远都是老大难问题,想把那些没文化二没经验的外出务工农民培训成合格的生产线工人,需要的可不止是短短个把月时间。

    因此在上半年,飞燕董事群已经就此问题进行过深入讨论,最终的商议结果就是创办个培训班或者技校,其中以孟力生的态度尤为坚决。和飞燕总厂目前的生产项目不同,孟力生研究所里进行的可是下代产品的研发,等到飞燕开始朝新领域迈进时,不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基层技术人员的存在都是必不可少的。

    如今各大高校的计算器、无线电等专业确实为新代计算机科技培养了很高端人才,但是个行业永远不能只有高端,必须要有数量为庞大的底层技术工人,来支持和推动行业的发展进化。然而计算器这玩意直到现在还属于真正的奢侈品,就算那些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们也未必各个都能摸到计算机。

    与其跟别的厂商争抢那些为数不的宝贵资源,不如投入定精力自己培养批适用人才,这个想法才是合乎飞燕发展理念的快捷方式。因此在方努力下,他们跟北京几所高校进行了接洽,准备联合高校和企业力量,共同创办培训班。而最先响应他们的,就是北大。

    和其他高校不同,北大目前跟点金石的关系相当密切,不但北大校办集团在点金石的注资下得到了长远的发展,创业园也让很院系对陈远鸣旗下的公司抱有好感,这样来往,真正的培训就提上了日程。

    对于全国顶级名校而言,建立个培训基地当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选址、跟教育系统的沟通依旧繁琐。这次办校最终还是落在了合肥,依托当地政府对于飞燕的地方保护大开绿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有了这个新的教育基地,围绕飞燕将诞生个大规模的高科技产业城,要知道在投资环境基本相同时,资源——不论是物资还是人力——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听着俞永安简洁干练的汇报,陈远鸣脸上的神色也放松了很,“很好,职业技术教育很可能关乎我们后续的发展和壮大,还要认真挑选生源,在教育质量上把好关。如果做得好,技校这块的负责人甚至也可以入选我们的董事会,要让他们也鼓足干劲,而不是把精力虚耗在那些无益的事情上。”

    “嗯,这点我晓得。那陈董你打算什么时候回来呢?光盘生产线的迁移安排还需要你亲自过目……”

    “最近可能还走不开。”陈远鸣笑了笑,“家乡的布局花费了这么长时间,也该到收尾阶段了……”

    (本章完)

    作者有话要说:呼,今天没有亲戚上门,窝终于能恢复正常滴新时间啦≈_

    333≈

    sun8lg扔了个地雷

    七海红沙扔了个地雷

    阿蜘扔了个地雷

    慢慢猪扔了个火箭炮

    yuebacire扔了个火箭炮

    pacificple扔了个地雷

    云扉扔了个火箭炮

    阿福扔了个地雷

    静似舞扔了个地雷

    阿仔扔了个火箭炮

    希希扔了个火箭炮

    nono扔了个手榴弹

    sun8lg扔了个火箭炮

    呆萌de唯扔了个地雷

    nono扔了个地雷

    adieu扔了个地雷

    魂止扔了个地雷

    阳光不锈2401扔了个火箭炮

    小隐扔了个地雷

    cky扔了个地雷

    绿蔓扔了个地雷

    ≈ap;ze扔了个地雷

    ☆ve熏伊草扔了个地雷

    朝华离颜扔了个手榴弹

    眸子扔了个地雷

    ≈ap;y扔了个地雷

    琳琳扔了个地雷

    冉冉扔了个地雷

    珊珊扔了个地雷

    静似舞扔了个地雷

    nono扔了个地雷

    苹果大侠的无奈扔了个地雷

    洒淇扔了个火箭炮

    洒淇扔了个火箭炮

    cats扔了个地雷

    云扉扔了个火箭炮

    咖喱痘花扔了个地雷

    琪琪扔了个地雷

    狸子官名虎斑猫扔了个地雷

    莹扔了个地雷

    我勒个去扔了个地雷

    颗小米糖扔了个地雷

    小隐扔了个地雷

    小隐扔了个地雷

    第百五十五章

    隔天又是个周末,只是在些人的日历行程上,周末向来是个可望不可求的奢侈品。大早就驱车来到了市委大楼,陈远鸣刚下了车,就见万秘书长快步赶了上来,只是短短几周未见,这位市委大总管表现的就为热情了,拉着他的手连连感叹,“陈董来了!我们还怕您有事过不来呢,县里的工作铺开后可不就忙了,陈董也辛苦了啊!”

    “万秘书长客气了。”陈远鸣微微笑,“杨书记在吗?”

    “在,当然在!”万秘书长脸上堆满了笑容,“早就等着财神爷大驾光临呢,快快请进吧~~”

    自从疏通了省里的关系后,市里这些头头脑脑对待自己的态度就明显发生了改变,有投资集团作保,又有省委王书记的支持,现在市里对远扬的态度可谓今非昔比。推诿的场面话少了很,巴结的客套话到是了不少,见风使舵才是官场的保命良方,谁也不会看不清楚局面。

    依旧是那间宽敞的办公室,但是这次陈远鸣走进门,坐在椅子上的杨书记马上起了身,笑着朝他迎来。

    “小陈来了啊,快坐快坐。”杨书记脸上也挂着和煦的笑容,热情招呼陈远鸣坐在了旁的沙发上。“听说回国后你就进山里了?看这行程安排的,也够紧张了啊……”

    “让杨书记见笑了,实在是手头的事情太。”陈远鸣笑着解释道,“等下个月中旬,矿山的期工程就能顺利收尾了,届时还要请杨书记大驾光临,为我们奠基剪彩啊。”

    “哈哈哈~~哪里的话,咱们家乡的重点产业嘛,也要好好关注才对。”杨书记发出了声爽朗的笑声,“只是没想到矿场的建设速度这么快,如果今年就能投产的话,我们可就要跟着沾光了。”

    这里说的却不是税收,而是市里在矿山占据的股份。最终豫西矿场以远扬51,市政府26,投资集团18,其余闲杂股份5的配比瓜分完毕。投资共分3期,每期15千万美元的额度,远扬总共支付35千万美元,投资集团则用设备和技术力量冲抵其余1千万美元。这么大规模的资金进驻,也算创了省里目前国际投资的最高纪录。

    市里拿到了实际红利,再加上些边边角角的私下操作,杨书记怎能不对这个钼矿愈发上心。现在县里的汇报都是直送案头的,只要陈远鸣回到市里,就积极进行沟通,单论政府配合已经没法好了。之前远扬绕过他去省里沟通时,这位把手还生出过几分恼怒,但是当做通了省里的门路,也妥善分配了利润后,那点子心结顿时烟消云散。

    不管怎么说,这个大矿也是在自己任期内完成的,只要不赔本就是桩政绩,别说陈远鸣居然能把注意打到原豫西煤矿上,有效的吸纳吞并了原煤矿的下岗职工,可算解决了市政府的块心病。有了这两者,杨书记可不越看这个陈远鸣越顺眼嘛!

    “矿山还是要慢慢运作的,现在钼价还没有抵达高位,采矿销售并不是我们急于去做的事情。”陈远鸣却没有顺着杨书记的话走,反而认真解释道,“先把周边配套设施和其他矿产的发掘放在首位吧,豫西又不是只有钼矿,其他有色金属也不在少数。”

    这答案可让杨书记有些吃惊,但是没有把疑惑摆在脸上,他稍思索,“其他有色金属?你是说铝吧。最近的确听到了些风声,说投资集团有意吞并铜加工厂,这个小陈你听到消息了吗?”

    问的意有所指,陈远鸣自然也知道杨书记关注的重点所在,“我们跟投资集团的合作还会加深,这座城市蕴含的资源还很丰富,值得继续挖掘。”

    陈远鸣这句话出口,杨书记心中就松了口气。看来合作确有其事,这小子不是想屯着资源不卖,而是有什么后续打算。其实他并不太关心钼矿最终的价格几何,在这个各省市都争抢着卖地卖资源的现在,能够尽快为市政府拿回税收和资源红利才是关键。他在这边的任期也不过3、5年,钼矿万被人压着不肯销售,这笔买卖可就砸在手里了。不过现在没了这种忧虑,杨书记脸上的笑容自然加真挚了些。

    “企业的事情,最终还是要落在你们这些企业家手里啊。能有小陈你这样的良心企业家,也是我市的大幸事。就像那个豫西煤矿下岗职工的聘用转型,就让人拍案叫绝,即解决了原有的财政负累,又给新矿增加了动力,光是这个经验就值得我们深思。最近宋厂长汇报的那份报告我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