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慊站在了船尾,看着阳光洒落到深蓝色的海面上,金光闪闪,远处大陆的海岸线越来越远,也越来远越淡。海水特有的咸腥味随着海风迎面而来,他深深吸了几口,却感觉到非常的安心。
“总算赶上船了!”何慊心里这么想,他们三个人紧赶慢赶的,终于赶到了那个集合点,“希望号”已经在那儿等候多时了,在他们被用小船接上船后,“希望号”就立刻扬帆启航返回东洛岛。
“希望号”这是黄石给他这一艘船取的名字,原本这艘海船是他让苏民有向海商李家借用的,但是之后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他就让苏民有把这艘船留下,作为东洛岛的水面交通工具与训练船只。
这艘“希望号”,船只本身并不大,就只能300到500吨的排水量,它是一艘传统的福船,
作为福船来说,它们一般是船首部尖,船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然后两边船舷向外拱,两侧还有护板。因为有高昂的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最多时可以达到4米,所以比较适合于作为战船。
其次这种福船的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而且因为这种福船的操纵性好,加上它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所以在明朝不管是战船还是民间私造的海船一般都会采用福船。
当初黄石刚看到它时,可以说是失望透垃圾遍地,所以才显得脏兮兮的。
黄石转了一圈之后,又登上船体,看了遍地污垢的甲板,眉头一皱向马千嘱命令道,“千嘱,你带人把船上的垃圾给我收拾干净了。”
“是。”马千嘱领命之后,就带了他手下的人去营地内拿清扫的工具了。
接着黄石又向杜彦德说道,“彦德,你们的工作就是把这个船底,般体的这些藤壶、海蛎、海虹给我铲除了。”
不过在杜彦德领命而去的时候,又被他招了回来,“彦德,你们要向铭鑫拿一下木工用的工具,不用它们,估计这些附着物还取不下来的。”
“是,首长。”杜彦德再一次挥手敬礼。
人多力量大,才过一天不到的时间,这艘船就被打扫干干净净,焕然一新。
“来,大家把这些口罩带上。”在杜彦德和马千嘱忙活这些事情的时候,黄石他也没有闲着,他消失了一阵子之后,等回来时,就多了手上的这些东西。
杜彦德他们把这些白色的厚口罩给戴上,不知道首长要做什么。
黄石这时又拿出几个蓝色的大罐子,它们还连着一根黑色的皮管子,和一根银白色的金属管子。
这是工农-16型背负式喷雾器,它的结构很简单,采用液体脉冲加压泵对药液加压,体积小密封性能好,药液排量大,利用倒装空气室作脉冲药液稳压,保持喷头连续喷射作业。
而且药液箱不密封不受压,利用杠杆手摇省力方便,药液工作压力高达4。0-7。8公斤平方厘米,边加压边喷射适应幼龄与中小龄果树施喷药。雾滴直径在50-250微米,浓度在1:50-150倍之间。
不过这种东西一般是用在喷洒农药上,但是黄石也有见过电视里,那些防疫站的医生就是拿它消毒的,所以他回到现代后,立马去了长乐的农资商店买了几台过来。
“像我一样,把它们这样背上。”黄石拎起了一个背负式喷雾器,把它背在了身上。
杜彦德他们也想学着首长的样子把它们背在身上,但是拎起罐子才知道,原来这罐子还很沉重的,里面装满了一些绿色的液体,就是隔着一层厚厚的口罩,他们还是觉得那液体发出一种让人头晕的气味来。
因为戴了层口罩,所以黄石说话的声音显得有些的低沉,“等下,你们就像这样,对这艘船进行消毒。”
说完黄石就示范起来,他先把那支喷头对准要准备消毒的地方,然后摇动着扛杆,顷刻间就见那些消毒的雾滴从喷头喷射出来,面前的甲板上一片湿漉漉的,同时散发出一股刺鼻的味道来。
杜彦德他们也是有样学样,按照黄石的动作,试了一下感觉,非常的简单,这时又听首长交待道,“大家,要把船上的每一寸地方,都给我消毒过去,不能放过一个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