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同人)[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50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要么直接强军压境,逼他们把那龙袍脱下。”

    此二者,都必为我大明的囊中之物。

    第135章

    沈如婉进太医院的时候, 已经是丑时三刻了。

    她一眼就看见了严世藩,还有他的三四个下属。

    其他医官都已经去隔壁会议厅商议种痘之事, 也要在今夜出个结果。

    “怎么说?”如今两人已是熟识, 不用再如从前般客气。

    “你这时候叫我来, 恐怕不是为了种痘的事情吧。”

    “对。”严世藩站在窗旁,手里端了杯茶道:“陛下之前的意思, 是要拿下朝鲜。”

    “拿下朝鲜?”沈如婉皱眉道:“朝鲜本就为我大明藩国,如今也没有反叛。”

    “你见过朝鲜皇帝的龙袍吗?”严世藩挑眉道:“五爪龙, 不得用正红色,只能穿金的。”

    “皇上要的,是他们真正如藩王一般,做个漂亮的棋子。”

    别说龙了, 就连所谓的朝廷, 也不要留下。

    “你的意思是?”沈如婉愣了下,意识到他在说什么:“可是瘟疫之事关乎人命。”

    “听孙太医说,天花这种东西, 但凡做好隔离,控制好人口进出,都好解决。”严世藩叹了口气道:“如今陛下和虞统领都不在, 我虽然是外务使,可也不敢妄作举动。”

    “你想想, ”沈如婉并没有思索,而是看着他道:“按照陛下的一贯做法,他会怎样?”

    陛下的做法?

    严世藩愣了下, 脑子里浮现出无数的画面来。

    他要罢掉早朝,便推脱给青玄之术,再也不在金台上临朝。

    他要送沈如婉出宫,就放话民间,还让虞鹤去寻了白鹿一对。

    就连自己应付蒙古人的时候,为了彻底绝了他们的面圣之心,都习惯性的跟皇上一般,把诸事往道教要务上推。

    青年的眼睛里突然放出光来,直接两三步出门,唤了锦衣卫道:“去把蓝天师和陶天师请来!”

    陶仲文是在睡梦里被拉起来的,而蓝道行仿佛早有预料,等锦衣卫去的时候,连衣冠都已穿戴整齐,就等着他们来。

    可是两道长进了大厅,才发现那两人都已经坐在桌前桌后的椅子上,不知不觉已经睡过去了。

    蓝道行瞥了眼明显已经开始做梦的严世藩,示意锦衣卫不必出声,只取了纸笔,闲闲研墨。

    陶仲文本身是研究丹术的,对如今的事情一窍不通,颇有些纳闷的看向他。

    蓝道行随手写了睡吧两字给他看了一眼,又开始低头慢条斯理的继续写东西,仿佛一切都在准备之中。

    直到晨光初晓,窗外传来麻雀的叫声,严世藩才缓缓转醒。

    沈如婉还在睡着,旁边陶仲文也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还发出轻微的鼾声。

    蓝道行托着腮看着他,笑着把一叠纸推了过去。

    严世藩愣了下,没有惊扰那两人的浅眠,只接了纸开始一页页的看。

    每一页的内容,都大不一样。

    有的是青词文章,有的是胡乱画出的圈圈点纹——大概是扶乩之术的占卜结果,还有关于天象的卦辞和解释。

    一整套有大约十五六页,前后无一不全。

    严世藩一面看着那蓝道行为他准备好的种种材料,一面不住的抬头看那看不出年岁和城府的道人,只觉得自己平日里未曾拜会他,实在是不识高人。

    他在一夜之间,竟然把所有的说辞和对应的文件,全部都准备好了。

    朝鲜瘟疫作乱,那是贪狼星与七杀相冲。

    原因在于他们的君主德不配位,理应推了王位以安天下百姓。

    蓝道行什么都没有说,只浅笑着看向他,连半分暗示的意味都没有。

    可是严世藩在这一瞬间,仿佛心有灵犀似的,知道他要的是什么。

    把朝鲜,从原有的藩属国转变成行省似的郡,废掉他们的朝廷和皇族,需要做两件事情。

    第一,把皇族从上位拉下来,去除光环。

    第二,把明朝的人供上去,坐稳位置。

    而这第一项该如何做,蓝道行已经明示的非常清楚了。

    他们朝鲜妖孽横行,民不聊生,君不君臣不臣,本身就是一片糊涂。

    何况现在已有道教真人背书,这边联合钦天监和灵宫的给出的官方说辞,足以糊弄他们朝鲜使臣。

    最理想的结果,就是使臣回去如实禀报,他们先把那倒霉皇帝赶下来,掀起第一轮的内战。

    等那个时候,明朝这边再趁虚而入,哪怕是明着打也不成问题。

    但是不确定因素太多,更何况这些使臣也未必是善茬——

    仿佛能够听见他在思索什么,蓝道行只执了笔,不紧不慢的写了四个字。

    损卦六四。

    严世藩许久未看四书五经,看到此四字时思索了一下,露出恍然的神情。

    损卦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要消除疾病,赶快求巫祭神,病就会有好转,必无灾难。

    这一卦象,几乎可以无声的阐明一切。

    他缓缓站了起来,只点了点头,便放轻了脚步走出去。

    重回苏州城的时候,连着下了三日的大雨。

    虞璁担心陆炳伤口发痒或者暗疼,这几日都同他坐同一船上,只想多陪陪他。

    然而陆大人并没有耳鬓厮磨的心情。

    他在想有关姑苏孙氏的事情。

    “这孙氏相比张氏,更加家业庞大——毕竟是十代相传,还与那旁的家族都结了姻亲。”虞璁也清楚他在担心什么,只随手喂他桃块,漫不经心道:“若是再来一出征用行宫,恐怕就有点说不过去了。”

    何况按照这孙家的性子,恐怕早就已经备好了别院,就差跪着等他们过来了。

    ——有张家的前科在此,消息灵通的孙氏会不知道皇上他们往这边来了?

    “若是大刀阔斧,恐怕会牵连数众。”陆炳皱眉道:“这孙家恐怕与苏州府的上下要员都有关系,我们虽然有兵,也不能武征。”

    “不用想那么多。”虞璁靠着他道:“这一路走来,哪次不是麻烦颇多。”

    “我是觉得……”陆炳并不确定地开口道:“可以同他们谈谈条件。”

    “嗯?”虞璁侧眸看向他:“什么意思。”

    陆炳虽说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可是从前也与商人打了许多次的交道。

    做生意的,最重利这一字。

    若是样样都是亏本的,倒不如不做。

    “这孙家,恐怕也做了两手准备。”

    皇上过来,肯定是冲着他们来的,苏州府和钱塘府两大巨贾一清理,剩下的中上之流都好办。

    而皇上一来,怎么着也是要出血的。

    不管是打点上下,想着法子斡旋一二也好。

    还是暗中转移资产,想着弃尾逃生也好。

    不可能只站在那里,任人宰割。

    “你想把他们的东西,用什么法子交换?”虞璁思索道:“我想想……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