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同人)[明朝]科学发展观

分卷阅读22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从新闻频道到购物频道,甚至连广告他都能看的津津有味。

    ——还好以前没这玩意儿啊,不然还治什么国,窝寝宫里专心看剧算了吧。

    看到西游记被拍成电视剧以后,朱厚熜还愣了半天,心想这吴承恩是个人才啊,朕怎么从来没见过他。

    然后又忍着恶心看完了红楼梦和水浒传,接着几大清宫剧也看了遍。

    等看到甄嬛开启绿帽模式的时候,朱厚熜才后知后觉的反应过来。

    合着这些女人都是把神明般的皇帝当狗耍呢?

    朕从前夭折的那些皇儿难道说……

    他叹了口气,在广告的空隙熟练的换台。

    在追剧的过程里,还在摸索中学会了点外卖。

    还真别说……有外卖的存在,四川的火锅广东的茶点,甚至连西餐都叫得到。

    这日子也比当皇帝清闲又苏爽的多啊。

    虞绛难得回来一次,半夜披星戴月的带着夜宵回了家,发现弟弟窝沙发上在看《鉴宝》。

    “哎?你也喜欢看这个啊?”她随手把刚烤好的串儿都递给了他,笑着道:“节目组在咱们这也在海选呢,可惜咱家没什么好东西。”

    “你要是喜欢看书,我可推荐你看看《盗墓笔记》和《鬼吹灯》,那里头讲的潘家园跟琉璃厂跟藏宝洞似的……”

    朱厚熜听到这里,眉毛一跳。

    第二天他手机搜了搜,又带着公交卡就出了门。

    琉璃厂是清朝时给上京赶考的士子们出售笔墨纸砚的地方,从前在明代是五大官窑之一,后来城区扩建就挪了地方,转成了现在的模样。

    小皇帝在琉璃厂转了一圈,又去了趟潘家园。

    很多东西无论真货假货,他瞥一眼就心里有数了。

    毕竟都是自己曾经吃喝时用过的东西,就如同现代人手里的方便筷子一样。

    贵的东西,自然有贵的道理,哪怕是旧了,泛着铁锈或者陈垢了,他拿手里把玩掂量一下,但凡没有那种熟悉的感觉,十有八九都是现代人仿造的。

    直到他逛到一个店子,瞥见了一个血扳指。

    这血玉……怎么瞅着是自己宫里的?

    他愣了下,看向店主道:“这血玉扳指多少钱?”

    那店主笑着过来陪个不是,开口道:“这是我家祖上留下来的,听说是旁系的亲戚传给太爷爷的。”

    “因为做工和质地好,也不管是真假,都放店里当招牌供着,不卖的。”

    朱厚熜看着那血扳指盯了半天,心里觉得不对劲。

    这是自己年轻的时候,戴了很久的那个。

    不可能还有其他人用过,毕竟无论是纹路还是磕痕,他都再熟悉不过。

    是宫里的人……偷了出去,传了下来?

    “我姓陆,先生若是喜欢文玩的话,可以看看这边的手镯和花瓶,”那店主见他还不肯移步,只耐心的解释道:“这扳指真不卖的,家里老头子看的紧,我可不想挨骂。”

    “没事,我就看一眼。”朱厚熜隔着玻璃罩看了眼那血玉扳指,把心里的异样感按了下来,只继续去看其他的东西。

    他漫不经心地看了一圈,又瞥见一不起眼的杯子,只随手拿了问道:“这多少钱?”

    “这啊?”那店主笑道:“这一看就是人家仿失败的,连官印都没印全,您要是喜欢,就给个五十块茶水钱吧。”

    “好,我要了。”

    朱厚熜放手里一掂,心里就有了数。

    第二天中午,他就去了海选栏目组,只等了半个时辰不到,就见了专家们。

    其实也不是为了钱。

    只是有时候,能感觉得到和过去的联系,会有几分回家的感觉。

    毕竟这故宫……也不再是他的故宫了。

    三个专家交换一看,为首的老头好奇道:“这是你们家祖上留下来的?”

    “不是,在潘家园看到的,觉得漂亮就随手买了。”

    “这可是个真的啊——”那老头推了推眼镜道:“小伙子,这一看就是嘉靖朝的官窑里烧出来的,如今这杯子,可够北京四环的一套房了!”

    朱厚熜噗嗤一笑,并不在意旁人的惊呼,只接了那杯子,点了点头。

    “我知道的。”

    =================================

    怎么说呢,番外也不是为了爽而爽……

    其实当过皇帝之后,朱厚熜就肯定有越近千帆的感觉了。

    哪怕他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在现代拿到很多的钱或者名望,对他而言也不会有什么触动……

    所以番外只是讲讲故事,故事不一定很爽_(:з」∠)_

    另外几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空间,有缺点和优点,以及各自的归属。

    毕竟一开始就提过了,做皇帝,不一定是唯一和最好的选择。

    成长的过程也很有趣

    --------------------------

    搬家以后,家里的柯基跟猫会面了……就有种迷之修罗场的感觉。

    吃早饭的时候,柯基习惯性趴我脚底,猫就远远望着,我啃油条啃了一半总感觉有点尴尬……

    昨晚猫粮没送过来,就舀了一小碗狗粮,主子很给面子啃了两口。

    今天快递到了,把猫粮装好,结果柯基遛弯回来闻着味了,风卷残云把一碗全舔干净了=-=

    这小公举平时吃狗粮都纡尊降贵的很……不拌酸奶不哄几句绝对不吃的……

    嘛,很期待看见这两只互啃互挠的场面(?)

    第122章

    大概是知道皇帝贪凉的缘故, 如今冬末未过,殿内还供着银炉, 雪泡梅花酒就已经供了上来——这原是夏季的特供。

    虞璁就好这一口, 在暖和的屋子里喝点冰的, 半眯着眸子翻翻公文,再找两个大臣问问政务, 一天就嗖地过去了。

    陆炳着手安排南巡的路线和相关的事情,另一头发改委还一堆案子没有批, 哪怕是休息日也抱着厚厚的卷宗来了乾清殿,同陛下研究下该如何定夺。

    “嗯……这个可以交给徐阶去看,”虞璁同他坐在软毯上,倚着矮桌翻看了半晌:“这个案子是……咦, 你写的?”

    陆炳点了点头, 没有表露多余的情绪。

    虞璁抬起眸子来,仔细开始看其中的大意。

    “你的想法是,转换终身的奴隶制度, 而改换为新的计年制?”

    他望向陆炳,发现对方眼神里难得有些忐忑。

    “这个主意倒是有意思。”皇帝噗嗤一笑,挑眉道:“你若是有意把那些包身卖身的奴隶都放出来, 可知道有多少人想掀了这皇城?”

    “正因如此,才捆绑出两大改革。”陆炳示意他看向第五页的详细内容, 低头解释道:“农商二业如今都要给予开发和试验区,信局也在投放建设和网络的布置。”

    “微臣的意思是……直接用陛下曾经对待蒙古人的法子,给开发和试验区名额限制, 比如一开始只予以万人名额,而想要得到这名额,就得把家仆的关系,从终身转为包年。”

    虞璁点了点头,露出赞许之色:“做此为何?”

    “劳力。”

    医院,交通网,信网,新的河道,还有种种地方……

    现在想要推动从京城到各省的建设发展,就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陆炳虽然不清楚那些现代概念,可毕竟跟着虞璁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该懂的不懂的全都明白了。

    他本身就比虞璁年纪小,这时候也心思格外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