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综同人)[综琼瑶+红楼]历史要拐弯

分卷阅读7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而顺藤摸瓜的查下去,永寿宫柳氏、兰贵人,永和宫柏贵人,储秀宫温贵人,一来二去,最后竟查到了翊坤宫,林若茵身边的二等宫女浅绿身上。

    一时间,昭贵妃兄长去世心情不好,拿怀了身孕的柳答应出气的消息在后宫传的有鼻子有眼。

    永珏失望的叹了口气,林若茵这两天无心宫务,倒叫别人钻了空子,不过……

    他敲了敲报告,冷笑一声:“亏她聪明,绕了这么大一圈,还把自己框进去以示清白,以为朕蠢得看不出来吗?”

    然后自言自语道:“还以为出了两任皇后的乌拉那拉氏如何了得,竟教出来个连自己寝宫都管不好的女儿!”

    其实这事儿仔细一想也很简单,皇后自从生了孩子后身子时好时坏,宫中事务向来是昭贵妃主管,三妃协助,能在四宫都放了人手的也就那么几个人。

    容妃机灵,淑妃高傲,最有可能的不就是一直想再养个阿哥升贵妃的顺妃吗?

    永珏头疼的扔掉报告,道:“传旨,皇后失察,罚三月俸禄,昭贵妃、淳嫔、兰贵人御下不严,罚半年俸禄,顺妃……”

    想到她那个封疆大吏的爹永珏就是一阵火气直冒,这人官当的挺好,怎么就不知道好好教养女儿呢?

    合着你是看朕不顺眼才养出那么个女儿嫁给朕的吧?

    “顺妃御前失仪,罚俸一年,禁闭思过三个月,”永珏接着下令,当然,该安抚的还得安抚,“柳答应升贵人,赐封号为嘉,迁到景仁宫。”

    容妃聪明又安分,应该能护住她吧?

    几日后,端贵人赫舍里氏传出两个月喜讯,可算是转移了众人的注意力。

    淑妃最高兴,她当然知道凭自己是蒙古汗王之女的身份就不可能再生第二个,三妃里只她膝下没有皇子,如果赫舍里这次生个男孩,她也能名正言顺的抱过来养。

    乾清宫东暖阁里,刚拿到粘杆处专用蓝皮掐金线密折的皇帝陛下面色阴沉如水。

    林如海突然去世并不像林若茵想得那样,爱妻病故,生无可恋,粘杆处来报,他不是病死,而是中毒,线索抽丝剥茧查到京城就全断了。

    能让粘杆处都找不到头绪,看来动手的绝对不止一拨人……

    不知为何,永珏突然很担心在前线厮杀的明瑞。

    走到殿外倚在汉白玉的栏杆上,遥遥望着南方,他握紧了拳头:“筠亭,你好好的……”

    话说缅甸那边,十一月,征缅大军到达宛顶,随后向木邦发动进攻,缅军逃之夭夭。明瑞令游击将军赵宗浩、按察使杨重英原地镇守,随后率领上万人马横渡锡箔江,进而进攻蛮结。

    十二月,大军到达革龙,缅军占据山巅,明瑞令部分精兵结成小队,从林间小路进攻,敌军溃败而逃。

    这一役大获全胜,俘获俘虏两千余人。

    略加休整后,明瑞率领大军主力部队从永昌、腾越进攻宛顶、木邦,同时派副将观音保、参赞雅尔哈善率北路军自猛密攻打老官屯。

    如果获胜,他们就能会师于缅甸国都阿瓦(今缅甸曼德勒)城外,二月二万寿节前攻下缅甸指日可待。

    那间书房里点着蜡烛,照亮了棋盘,黑白双方已逐渐形成对垒之势,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作者有话要说:

    宫斗,又见宫斗,生命不息,斗争不止。

    为四更的我点赞,明天见。

    ☆、戏子事件

    等哈姬兰带着林黛玉和那绵延一里多的船队返回京城的时候,宫斗事件已经平息,十二月也快完了。

    为了不让皇帝陛下黑着脸过年,皇后特地把所有妃嫔叫去训话,严厉斥责某些不安分的妃子,并勒令她们不许再生事端。

    顺妃被皇帝一个多月不搭理她弄得心惊胆战,恨死了冲动的自己,连连保证绝不再犯。

    不过,有个惊喜正等着黛玉。

    林若茵怀孕两个月,到了夏天,她又要有个表弟或表妹了。

    码头上,贾琏苦着脸跟在哈姬兰后面,亦步亦趋:“碧嬷嬷,真的不能通融一下吗?”

    “你这人怎么回事?我会害你还是怎地?”没好气的白他一眼,哈姬兰说,“史家有眼力,宁可过苦日子也要还钱,王子腾更是个人精,掏钱比谁都利索,就你们贾家,欠了那么多还一点动静都没有,真等着皇上哪天不痛快了拿你家开刀啊?”

    贾琏手一摊,很光棍的说:“我们家是二房管账,二婶恨不得把库房统统拢到自己怀里,怎么可能舍得掏银子?”

    “你爹好歹也是袭爵的继承人,上个折子说要还钱,户部自己就找上门了。”哈姬兰提醒他。

    贾琏呵呵:“老爷才提了一句家里就炸了,老太太差点没坐在地上哭我们大房不安好心不想让她享福,要带着她的凤凰蛋回金陵呢!”

    哈姬兰:“……”

    “碧嬷嬷,您给我指条活路吧……”贾琏哭丧着脸。

    哈姬兰眼珠子一转,坏笑道:“我可以给你出个主意,只要你不嫌官小。”

    “请嬷嬷指教。”

    哈姬兰说:“每年这会儿户部盘点税银查账册,忙得团团转,到处借人手,我记得你脑子灵,算账算得快?”

    贾琏眼睛瞬间亮了,喜笑颜开:“不嫌弃不嫌弃,我这就去户部问问。”

    侄子是正得用的六品主簿,叔叔是领闲差的七品典仪,我看你个假正经还有什么脸面!哈姬兰恨恨的想,她偏要明目张胆的报复又如何,粘杆处早就查出来了,柳贵人落胎之事就是贾元春向顺妃投诚搞出来的。

    谁会注意一个小小的常在每天带的什么荷包呢?

    热热闹闹的年节,贾府自然不会放过拉拢林黛玉的大好机会,贾母亲自递牌子进宫,请黛玉去赴宴。

    对方是黛玉外祖母,林若茵当然没法反对,只好放行,却不知道自己一时放纵让疼爱的外甥女受了委屈,哭着回来。

    正月十四,林黛玉坐了马车出宫赴宴。

    贾府院子里搭了个戏台,请了京城有名的戏班来演戏,不仅请了史家、王家、薛家,还有好些交好的故旧,一方面联络感情,一方面给黛玉炫耀下自家势力,让她不要觉得抬旗做了满人就能看不起外祖家,这是正在招呼客人的王夫人的主意。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看戏,大过年的自然都是些热闹欢腾的戏码。

    黛玉和三春、薛宝钗、史湘云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闺房趣事,不时轻笑一阵。

    快散场时,贾母派人把演小旦的和演小丑的叫来,细看时才发现两人才不到十岁,叹息不已,叫王熙凤给她们多拿赏钱,又装了瓜果。

    王熙凤是个爽利人,也算聪明,贾琏好说歹说,这几年总算是把她掰过来了,正张罗着,她猛地发现了什么似的朝那扮小旦的丫头脸上瞄了几眼,很快反应过来,有些恼火,暗骂二房不省事,若无其事的要带人下去。

    史湘云却突然出声了:“诶,我瞧这丫头长得活似林姐姐。”

    林黛玉脸色一变,不悦的抿起嘴。

    宴席上突然安静了,所有人都表情怪异的看着她,会把戏子和亲戚家的姐妹相提并论,这是哪家的教养?

    史家两位夫人都是有女儿的人,更是怒不可遏,恨不得把她的嘴缝上。

    想到平时史湘云总在贾母身边说自己过的辛苦给她们惹来一顿训斥,两位夫人就气的咬牙切齿。

    怎么说史家一门双侯,比贾家金贵得多,偏偏贾母又端着长辈身份,她们只能无奈听从,再说又不只是史湘云一个做绣活,史家过的节俭,女眷都是自己动手的。

    无奈史湘云是史家早逝长子的女儿,谁也不敢亏待她,更无法严厉教养。

    王熙凤心里气的骂娘,却只能赶紧给描补一二:“林妹妹别生气,史家妹子素来是个有口无心的,你别往心里去啊。”

    她生怕林黛玉一甩袖子走人,回去给昭贵妃诉苦。

    林如海才走了没多久,皇帝绝对会为他女儿出头的,到时候只怕又是她被推出来顶事。

    经过林若茵的悉心教导,黛玉自然不是以前那小气爱计较的性子,反而落落大方的笑道:“一样米养百样人,这丫头和我长得像也是缘分一场。”

    说罢,叫身边的宫女给了那小旦一对虾须银镯。

    在座的女眷们对林黛玉的宽容大度都赞赏不已,又瞧她长的钟灵毓秀,湘纹飘逸,更是生出了别的心思。

    撑到宴会结束,林黛玉不等贾母招呼,径直走人,被贾母众人连忙扯住说尽好话,又让史湘云赔罪。

    史湘云觉得自己只是开个玩笑却惹来众人指责,也是委屈的不行,红着眼眶,怒道:“不过是一句玩笑罢了,倒非要我奉茶请罪不成?原来我是不配说你的,你是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头,这亲戚还分三六九等吗?”

    不等林黛玉开口,昭贵妃特意指派跟来的碧枝冷笑一声:“林家五代列侯,如今蒙皇上恩典抬入满洲旗,史姑娘这句主子小姐倒是没叫错。”

    史湘云涨红了脸,喝道:“你一个丫鬟也配教训我?”

    碧枝嗤笑道:“我只是个小丫鬟,也是昭贵妃身边的四品女官,史姑娘,我尊你一声姑娘不过是看在史侯的份上,你还真以为自己是哪个名牌上的人物了?”

    史家两个夫人生怕连累到自家,赶忙上前行礼:“碧枝姑娘,我们明日便递牌子进宫给贵妃娘娘请罪,还请姑娘在娘娘跟前多多美言。”

    两人绝口不提史湘云,下定决心不让她祸害自己的女儿。

    不管美不美言,反正第二天下朝,保龄侯和忠靖侯就被皇帝拎到乾清宫劈头盖脸骂了一顿,一头雾水的回家,见了夫人才知道侄女惹出了多大的麻烦。

    昭贵妃压根就没见她们,以安胎为名,将两人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