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狄仁杰同人)[狄尉]相遇

分卷阅读8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他看尉迟真金腰酸腿软,某处一定还有些疼痛,想必暂时无法骑马,便叫仆役备马车去大理寺。

    仆役们看到寺卿大人也未反对,想到刚才大人是被狄大人抱着进来的,应该是受伤不轻。

    狄仁杰帮着尉迟真金将带着女刺客血迹的衣服换下,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三人坐上了马车。

    马车急速奔行着,终于在宵禁之前到达了大理寺。

    车夫勒住缰绳后,马车终于停下,看着脸色不太好看的尉迟真金跳下车来,另外两人也迅速下了车。

    那女刺客看到尉迟真金没有中毒而死,只是脸色苍白地瞪视着她,心里凉了大半。转念一想,又狂笑起来:

    “想不到尉迟大人竟然解了毒,这解毒方法可是太妙了!哈哈哈……”她注意到尉迟真金脸色越加冷冽,攥紧了拳头却又说不出什么来,越加肯定自己的猜测,为自己窥破了隐秘之事而不断狂笑。

    她笑了一阵,明崇俨突然问她:

    “你是从何处得到了寂蜂草的丹药?是秦道长还是曹道长给你的?谁教你用如此狠毒的方法来刺杀大人的?”

    这女刺客蓦地一惊,想到事情败露,突然咬了咬牙,口中流出紫黑血迹,死在了当场。

    三人都为突然发生的变故吃了一惊,尉迟真金拦住想要进牢房查看的二人,叫狱卒去把沙陀忠叫来,验尸后准备进宫向天后禀报。

    沙陀将验尸结果写下后,三人即刻进宫。

    尉迟真金向天后禀告了事情始末,明崇俨和狄仁杰在旁听他述说,中间略去了“如何解毒”一事,只是说了刺客刺杀他失败,向他投毒,被明崇俨看出了端倪,刚要问出幕后主谋,刺客就自杀身亡。

    “尉迟卿果然是心慈手软,上官家的人,只恨当年没有全都杀光,如今倒是借机来害你了。”

    “臣……臣也是……依大唐律例行事。”

    “此事尉迟卿务必再追查下去,要将上官家残余的孽党查出,朝中如有其余人参与此事,也定不轻饶。”

    “臣领命。”抬头看看皱眉的天后,尉迟真金突然感叹,还好这次没有给自己定个十日期限,看来天后也明白,这场明争暗斗还会持续很久。

    再想一想自己在狱中审问女刺客时,明崇俨问她之后,她畏罪自杀虽然断了线索,但对方窥破了他“解毒”的过程,他也怕自己忍不住就会杀了她。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3 章

    从乾元宫高高的台阶步下时,已是深更,天后特意准许三人回去休息一天,不用上朝议事。

    明崇俨步伐最慢,他本就是个书生,自是跟不上前面两人的步子。他眼看着尉迟真金和狄仁杰一前一后步下台阶,狄仁杰一边追赶,一边欲言又止的样子,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走出皇宫地界后,尉迟真金冷冷地“叮嘱”他二人说话小心,切勿走漏此事来龙去脉,否则影响办案定不轻饶时,狄仁杰和明崇俨均是第一时间想到,尉迟大人的意思是,不能将他中毒解毒之事说出去。

    天色将明未明之际,明崇俨是识趣地告辞,狄仁杰虽然担心尉迟真金身体欠佳,但在对方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眼神之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停留片刻后讪讪离开。

    尉迟真金回到自己的府邸时,天色已经大亮。他唤来仆役备好热水,泡了一阵才躺下休息。

    一切发生得太突然,太出乎意料,如果不是身体某处还有些钝痛,提醒他发生了什么莫名奇异的事,他不会觉得这案件和他以前办过的谋逆案件有什么不同。

    他起身擦干自己身上的水滴,拒绝了仆役备下的早饭,就径直躺下休息。迷迷糊糊间又梦到了自己在狄仁杰怀中轻哼不止的场景,醒来时惊出了一身汗。

    午间的饭食虽然精致美味,却没有让他的心情有丝毫的振奋。

    午后他出发前去大理寺,一路上思索了很久,想想还是从明崇俨所说的两名道长身上找寻线索。到达大理寺后,嘱咐邝照先将手中案子放一放,带人去暗中寻访道士日常活动的行踪,又将沙陀忠叫来,问他验尸结果。

    “那女子是中了什么剧毒而死?何人、何处可制得这种毒药?”

    “是从河豚鱼中取得的毒素,此物又称河魨、肺鱼,不知大人平时饮食中是否吃过此鱼,鱼身上有不少地方均有剧毒,但肉质鲜美,百姓虽知其鲜美,却不愿耗费大量柴火去烹煮这鱼,朝中能够雇人提取剧毒的,应是一些亲贵……”沙陀忠说话间也觉得事情重大,压低了声音。

    尉迟真金叮嘱沙陀不能向外间提起此事后,将他遣走,正在思索,下属来报,他府中仆役在外间等候,有急事求见他。

    看了仆役快马送来的急信,尉迟真金的脸色更加凝重起来。

    是他长安家中来报,父亲和侄儿竟然都染上重病,侄儿虽然已无大碍,但父亲深恐自己不久于人世,要他尽早与胡国公府联姻,一为冲喜,二为巩固两家世代情谊。

    次日他上朝时不知如何向天后奏请提前使用三年一次的探亲长假,心里也有些焦急了。

    天后留下他和狄、明二人,看他面有难色,还以为他办理谋逆案需要大量人手和银钱,便大笔一挥,让狄仁杰从户部的调度款项中寻出可用部分,支给大理寺,用作专门费用,但不以谋逆案名目使用。并让明崇俨暗中协办,帮他调查毒药来龙去脉。

    “本宫稍后会知会户部尚书大人,狄卿每月直接将银钱拨至大理寺,直至此案水落石出。尉迟卿可是辛苦了,狄卿和明卿定要鼎力相助。”

    于是狄仁杰虽然到了户部,依然和大理寺有了千丝万缕的牵连。

    十月过去后,天气越加寒冷,线索和罪犯也像需要冬眠的动物一般蛰伏起来。

    尉迟真金直到冬至假期才返回长安府中探望父亲。

    父亲直说自己多年体弱多病,让他承袭官位后能够苟延残喘至今,能看到他功成名就,已是不易,只希望他早日成家生子,再无牵挂。

    于是他便随家中安排,准备来年春暖花开之时举行婚礼。

    那秦家小姐是何样子,他也从未见过,不知高矮胖瘦,美丑善恶。

    狄仁杰每月都会将专门办理谋逆案的拨款公函和银钱秘密送至大理寺,由此他还可名正言顺地来看看尉迟真金每日忙些什么。

    此时已是翻过一年,年号又更名为总章了。

    二月中旬,狄仁杰来到大理寺送递银钱,一名评事人员将他引至大理寺后堂,看到尉迟真金正在高大挺拔的松柏下练武。

    天气有些凉,但已是初春回暖的迹象。

    尉迟真金去除了黑色披风,只着紫色衣袍在院中,挥舞着唐刀。

    他双足足尖快速交替,连续回旋了几个转身,唐刀随着他的转动而舞出了弧度。院中的松柏斜枝也随着刀尖而纷纷落下。

    狄仁杰不想惊扰他看到的画面,便在旁边静待对方停下步伐。

    邝照也来到后堂,并肩站在狄仁杰身边,与他低声闲聊。

    聊到三月中旬,他将与尉迟大人返回长安家中,大人将与胡国公府中一名千金成婚,狄仁杰到时需提前将办案所需款项送至大理寺。

    他略带震惊错愕的表情让邝照觉得有些奇怪,稍后尉迟真金却停下舞刀的步伐,向着他俩走来。

    他练功时运起内力,却听到了邝照的话,本不想理会狄仁杰,却不得不走过来,将邝照遣走。

    “大、大人、要成、成亲了……?”狄仁杰没发现自己的表情有些伤心难过,尉迟真金却看得有些厌烦。

    “正是,三月中旬往长安家中一去,已经禀明天后,十天后回返洛阳,就不请狄卿喝喜酒了。”

    尉迟真金转身想要离开,却听见狄仁杰在后面说:

    “狄某恭贺大人,祝大人与夫人……”

    他顿了一顿,尉迟真金转过身来面向他,他又说:

    “白首齐眉,桃李同心,福禄康…宁,琴瑟…合鸣。”

    他总觉得自己越说越是哽咽,尉迟真金看他眼睛隐隐有些不自然的样子,有点伤感有点泪光,心下有些讨厌狄仁杰这般哀怨,倒好像是自己“真的占了他便宜还不肯负责”的模样,觉得不在口舌上揶揄他几句心里也很不爽,于是跟他说:

    “狄卿倒还把那事当真了?竟这般没出息,若无事本座还有要案办理,就不留你在大理寺了,请自便罢。”

    狄仁杰就哀怨万分地离开了大理寺,走时不少人都看到他垂头丧气,还说这次大人定然把他教训了一顿,让他不再得意洋洋。

    只有邝照心里有几分疑窦。

    三月十五之前,狄仁杰又来到大理寺送递文书和银钱。

    他站在尉迟真金的桌案之前,看着对方签署名字,盖上印章,他不敢盯着对方脸庞细看,只好盯着对方细长均匀的十指,在他面前晃动着。

    他步出尉迟真金的书房时,走出不远,看到邝照带着一名仆役来给寺卿送信,过一会儿就听到邝照慌张地喊着“大人!大人!”

    他跑回书房一看,尉迟真金晕倒了,他和邝照一人一边把尉迟扶着,送到长椅上躺下,借着透过窗棂的阳光,他看到闪耀的红发中间,清晰地夹杂了一根白发。

    仆役自然是不敢拆开那封信,尉迟看完之后就昏倒了,这是为何?

    他拿起信纸一看,上面写着尉迟宝琪大人去世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 14 章

    狄仁杰读到信件上提及尉迟真金的父亲去世,哥哥在家中办理治丧事宜望他速回长安,一是按律守丧,二是与胡国公府商量是否还要缔结姻亲之事。

    他一方面心疼尉迟真金公事繁忙未及尽孝,另一方面却又隐隐有些伤心,想着对方还要在丁忧之期过后成亲,看到邝照手忙脚乱地把尉迟真金掐醒,叫仆役把沙陀叫来给他看看,一群人在屋里进进出出,他就在旁边当个看客,感觉自己无立足之地。

    无人顾得上他,再加上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劝尉迟真金节哀,于是他悄悄将信纸放在桌上,用镇纸压住,转身离开。

    第二天,宫中也知道了尉迟真金家中喜事变成了丧事,二圣自然要命他暂离大理寺一年,回到长安守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