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说公主是怎么失踪的!公孙大人都说了你是凶手……”
公孙策打断:“下官确实说了宋管家是凶手,可没说,是宋管家绑架了公主。”
“你……”李乾像是一拳头打在了棉花上,满腔的愤怒不知朝谁发泄,最后怒气反笑,说:“那好,公孙策,我倒要看看你要怎么圆你自己的话!”
一旁的庞统摇扇子:“有趣,真有趣。”
公孙策白了庞统一眼,继续分析案情:“其实严格来说,宋管家并不是‘凶手’,因为,公主是自愿离开的。”
什么叫做一石激起千层浪?这就是!府衙外看热闹的百姓直喊过瘾,自己这次没白来了!
“哦?公孙大人大人的意思是,公主是被宋管家诱拐了?”一直不出声的庞统笑着问。
“也不能这么说,宋管家,我想听听你的解释。”公孙策道。
宋管家见事情败露,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来……
原来,宋管家为了替父报仇积累实力,换了一个身份潜入当是还是三皇子的李乾的府内,成为了一名管家。无意间,他与常来府上的公主李婉然相识。宋管家虽然年过而立,但这十二年他都是在仇恨中度过的,一直不曾想过儿女私情。如今忽然碰到了正值当年的妙曼公主,两人是干柴烈火,迅速陷入了热恋。可惜好景不长,登基不久的李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打算和大宋联姻,要把自己的亲妹妹李婉然嫁给大宋皇帝。这对苦命的小情侣见再无转机,便私下策划了这两出“失踪案”,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开,这样他们就可以趁乱逃跑,而那些嫁妆,足以他们寻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安稳地过完下半辈子。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可惜遇上了公孙策——
“宋管家,你可知罪?”
宋管家面如死灰,说:“你们,要抓就抓我吧,这整件事都是我的主意,和婉然无关。”
“不!”只见衙门外的百姓中冲出一个穿着粗布麻衣的女子,跪在公孙策面前,哭泣道:“这件事是我想的,公孙大人,小女子自知犯了欺君之罪,你要杀,就杀了我吧,和宋郎无关。”
“婉然!”李乾见到自己“失踪”已久的妹妹,心中又是气愤又是心疼,过了半晌,才说:“是哥哥不好,不该逼你嫁给你不爱的人。你放心,哥哥不会让任何人伤害你的。”
那李婉然像是没听到一样,只是紧紧握住宋管家的手,不住啜泣。
“公孙大人,这次这件事,也算是我西夏私事,希望你能够把木贤和公主交给我处置。”李乾的语气半是央求,又半是威胁。
公孙策又看了庞统一眼,见他毫不在意地把玩手中的纸扇,才说:“这次这件事事关重大,圣上派我来迎亲,既然新娘子没了,下官也不能空手而归……”
李乾气得咬牙,心中暗骂奸狐狸,口中还要说:“这方面,本王自是有补偿,虽然公主人没嫁过去,可本王保证,那些嫁妆会一件不落的送到大宋的皇宫。此外,本王还会献上我西夏最美丽的美女……”
公孙策心中暗喜,面上装作十分严肃地说:“此时实在重大,且待我将此事报告给圣上,由圣上定夺了再说。”据他所知,赵祯之前本来就对这素未谋面的西夏公主一点兴趣也没有,如今西夏主动退婚,还献上那么多宝贝,估计赵祯做梦都会笑醒。
作者有话要说:
☆、第二十八章
果然不出公孙策所料,派去京城的信使带回了赵祯的圣旨,大意说公主与木贤之间的爱情感天动地,他赵祯也是个至情至性之人,不忍心拆散这对苦命鸳鸯,自己只好忍痛割爱,同意西夏的退婚。但既然自己牺牲这么大,那么西夏对自己“小小的”补偿就笑纳了。他在这里祝福这对新人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云云。
李乾听了这圣旨被气得不轻,可是这话是自己说的,就当白白丢了那些嫁妆,不管怎么说,那可是自己疼爱的亲妹妹,比宝贝重要多了。
迎亲之事告一段落,西夏人走了,公孙策收拾收拾,也准备走了,可这还没出榆林城呢,就被人拦下了。
“我说公孙大人,你这算不算是卸磨杀驴呢,本将军可是帮了你一个大忙,连个谢谢都不曾说就要走了?”这么嚣张的语气,除了庞统还会有谁。
公孙策心中翻了个白眼,规规矩矩的做了个揖,说:“下官,替榆林城上万个百姓多谢庞将军的救命之恩!”
“替百姓?”庞统挑了挑眉,说:“那么你自己呢,公孙大人?我记得,李乾可曾说过要拿你的人头给西夏军祭旗的。
还蹬鼻子上脸了你。公孙策故作微笑:“这么说来,下官也要好好谢谢庞将军呢。只是,下官可不想人家西夏王,又送财宝又送美女。下官只有一个小小的扇坠,若是将军不嫌弃……”
“公孙策啊公孙策,算是我怕了你了。本将军就直说了吧,我不需要你的谢,只要你去我军中走一趟。”庞统还记得那个扇坠,分明就是初见面时自己送给公孙策的。公孙策这么说,也不是真要把扇坠还给庞统,只是提醒他,做事不要太过分。
“庞将军,我想你是忘了,下官可是有要事在身。”赵老六心心念的嫁妆还要靠自己送回京城呢。
“嫁妆的事你不要当心,本将军自会派人替你送回。”庞统微微笑,“难道你就一点都不好奇,包拯的下落吗?”
“你有包拯的消息?!”公孙策吃惊。自从半年前听闻包拯出现在江北后,他就再也没有听到过包拯的消息了,难道包拯到了这大西北?
庞统笑:“本将军的大营,可是恭候公孙大人多时了。”
到了庞统的军营后公孙策才明白,其实庞统并不是有了包拯的音讯,而是有了小蛮的消息。
自从包拯一年前失踪后,一直缠着包拯的小蛮也消失了。这小蛮来历奇怪,既没有亲朋好友,也没有知己故交,在偌大的京城里,只认识包拯公孙策等几个人。因此她的失踪,并没有引起外人的注意,更不用说会有人去寻她了。
可公孙策心里清楚,这小蛮,八成是跟着包拯走了。在他看来,如果说包拯是风筝,那么小蛮就是那牵风筝的线,不管包拯躲到哪里,小蛮总有办法找到他。
如今庞统说有小蛮的踪迹,那么他说自己能找到包拯还真没错。
庞统说,有人看见小蛮乔装成马贩子,在榆林城里出现过。
公孙策说,你庞统无凭无据的,只凭着一句“有人说”,就能断定那个人就是小蛮?那你飞星将军也太草率了点。
庞统说,如果公孙大人不信,本将军可以叫那个目击者亲自给您说说。
公孙策说,那好,本官倒要看看,是谁那么有本事居然能认出伪装后的小蛮。
看到那个目击者后,公孙策傻眼了。
公孙策心想,是这天下太小还是本官眼花了,在自己面前的这位,正是不久之前救了自己的一墨。
庞统笑着给公孙策介绍说:“这是一墨,就是他亲眼见到小蛮的。对了,听一墨说他不久之前救了从京城来的一个官员,不会那么巧就是公孙大人吧?”
公孙策怎么听都觉得庞统的语气充满着调侃、揶揄,似乎在嘲笑自己曾被黑衣人追杀得那么狼狈,没好气地说:“一墨,真是巧。”
一墨回礼,说:“一墨拜见公孙大人。”
庞统又说,既然大家都认识,那就不要这么拘谨嘛,来来来,坐下来谈。一墨,你好好给公孙大人说说你是怎么遇见小蛮姑娘的。
那一墨老老实实地回答说,那日他与公孙策道别后,经过集市,无意间遇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马贩子。这个马贩子不高,长得白白净净的,虽然贴着胡子,但根据他的经验,这八成就是一个姑娘乔装的。于是他忍不住多看了几眼,没想到,这个姑娘越看越眼熟,似乎庞将军房里就挂着她的画像……
听到这里公孙策急了,质问庞统:“你把小蛮的画像挂在屋里干嘛?”
庞统一点都不惊讶公孙策这么问,用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回答:“你忘了那个约定了?”
公孙策也想起了旧事,酸溜溜地说:“没想到你庞统还是个讲信用的人。”
庞统大笑说:“我怎么闻着这空气里有股子酸味啊?一墨,你闻到了没?”
一墨在一旁冷冷地看着自家主子调戏美人,心中无奈,口上还要老老实实回答说:“禀将军,一墨没闻到。”
公孙策气急,心说庞统你个大流氓,一年多不见本性还是不见改。
见公孙策生气了,庞统见好就收,吩咐一墨说:“一墨,你继续说。”
一墨说:“属下越看那个姑娘越觉得她就是将军屋里子那副画像上的女子,于是便留了心,偷偷向别人打听她是什么来历。周围的人都说那个小蛮姑娘来了没几天,虽是马贩子,但手头上并没有几匹好马,几天了也没见做成一桩生意。一个大婶还说,小蛮姑娘并不是孤身一人,常常有一个肤色黝黑的男子来找她,神神秘秘的,也不知做什么事。属下打听到这些后,心想着这个小蛮姑娘或许对将军很重要,便火速回来向将军禀告了。”
公孙策心想,听一墨的描述,那个马贩子应该就是小蛮无误了,而那个找她的男子,就是他寻找了很久的包拯。
庞统说,“怎么样,我说的不错吧,包拯,就在这大西北,甚至还藏身于榆林!”
一直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展昭开口了:“公孙大哥,若是包大哥在这附近,他明知公孙大哥你来了榆林,为什么不露面?”
这也是公孙策疑惑的地方:包拯啊包拯,难道你有什么难言之隐?
作者有话要说: 一年中最痛苦的两个时刻:春季开学和秋季开学QAQ
☆、番外 与君初相识
对于小蛮这个姑娘,庞统还是很欣赏的。
庞统第一次见到小蛮,是在自己出发去西北的前夕。那日,庞统去包拯府上见公孙策,说是自己要走了,公孙策作为老朋友,怎么说也该给自己践行。
庞统的语气很嚣张,一如他这个人。
恰巧小蛮也在旁边,听到庞统的话,说她也要去喝酒。
庞统本想着,就自己和公孙策两个人,寻一个安静的地方,喝喝小酒,聊聊小天,感慨感慨一下人生,展望展望一下未来,没想到却被这个凭空出现的小姑娘给破坏了——关键是人家公孙策可说了,要么,就带上小蛮包拯一起去,要么,就恕他公孙策失礼了。
庞统没有办法,心想着这包拯和小蛮一个青年才俊一个正值妙龄,去了也是谈天说爱畅怀理想,想必也不会影响到自己和公孙策,于是便答应了。
没想到,在饯行宴上,和自己聊得最欢的却是小蛮。
庞统素来喜欢豪爽的姑娘,这点大概是受自己的妹妹飞燕影响的。小蛮为人豪爽却不粗俗,许多观点与自己不谋而合,很是对自己的胃口,而公孙策又不理自己,他便只好与小蛮开开玩笑,说说话,把她当作自己的妹妹似的。
庞统虽然以武入仕,可这并不代表他的文采不好。庞家高门大院的,就算再怎么开明,对家中子弟的教育也是十分看重。庞统虽然不是琴棋书画诸子百家样样精通,但怎么说也绝对不差。这不,聊着聊着,他们就聊到了画上。
小蛮说她最喜欢人物画,那画上的女子跟天仙一样,她想着,什么时候会有人为她画一幅画,主角是她,要画得比那些画中的女子还漂亮。
庞统说这还不简单,我现在就可以给你画。
小蛮说不行,画我的这个人,必须是十分懂我的人,要一直把自己的画像带在身边,这样就能时刻想起自己。说这话时,小蛮的表情是又甜蜜又惆怅,还偷偷瞄了包拯几眼。
庞统看了看不解风情埋头苦吃的包拯,笑说:“谁说本将军就不懂你小蛮了?有人曾说‘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小蛮姑娘,你我虽是初相识,可庞某内心却觉得好像认识你很久了,如此说来,我怎么不能为你画像?庞某答应,这画画成之后,一定日日将画像带在身边,定不辜负姑娘的花容月貌。”
其实庞统这么说,一半是为了小蛮,一半却是为了包拯。小蛮喜欢包拯,庞统看得出。对于这点,庞统是举双手赞成。这段时间那包拯老是粘着公孙策,看得庞统心里酸酸的还不能反对。如今来了个小蛮去缠着包拯,便能分散包拯的注意力,那么自己的机会就大了。只可惜,看那包拯一脸不解风情的样子,他决定刺激刺激包拯,让他有点危机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