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明月松江照

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分之一:隔着门背后的温度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一百二十四章起舞莲花剑,行歌明月弓
    李月也要为回武国做准备了。
    李月在四纳国待了这么多年,如今完全就是一个唯唯诺诺的奴才身份。
    已经完全没有半点当年那个大皇子,那个太子的意气风发和威武了。
    人还是那个人,只是这个人已经完全不再是那个人了。
    物是人非说的是物,此处说的是人。
    物不会自己去改变,会因为人的变化而变化。
    物是人非,其实说的还是人的变化。
    李月的表现就是他本人,比起比喻,比起意境,或许文字会没有那么多的想象空间。
    李月是回武国的主角,所以皇后要对李月进行一番NBS,了解李月才能知道李月该如何做,李月要以什么样的方式重新回到武国。
    但是这件事还得保密,免得走漏了风声,打草惊蛇,到时候就不好了。
    平日里该做的工作,尤其是人前的工作,李月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做。
    只不过这蔡了了,这四纳国的皇后,竟然成了皇上勤政殿的常客了。
    常客到什么程度呢?
    不是每个月,也不是每周,也不是每天,而是每个时辰,只要皇上在,蔡了了就在。
    因为皇上在,李月自然也在。
    所以,蔡了了自然也就成了勤政殿的常客。如此李月倒是没有什么流言蜚语,倒是这皇上和皇后的狗粮让人吃了一个饱。
    宫女奴才时时刻刻都在吃,只是也不见皇宫最近的口粮有所减少。
    看来这狗粮被当成了零食,饭后甜点。
    后宫的那些妃嫔,吃得不是狗粮,是千年万年的怨气。这后宫的口粮也不减少,只是最近后宫的妃嫔都有些消瘦了,衣带渐宽啊。这次后宫妃嫔的奴才宫女倒是衣带渐紧。
    看来这波狗粮也还算是终于有人吃到了。
    而且味道还不错,都是上好的食材,御膳房的顶级御厨所做。
    自然是极品、上好的狗粮。
    虽然皇上对李月的了解比起蔡了了来说,多了很多,但是那也仅仅只是李月来到四纳国之后的事。
    对于李月到四纳国之前,在武国的事还是一无所知。
    所以,NBS从李月的过去开始。
    李月在四纳国是太子,是未来的储君。
    为了武国,甘愿成为四纳国的一名低贱的内官。
    李月的生母是武国皇后,李月是武国先皇的第一个孩子,一出生就被立为了太子,成为储君。
    可以说是在万众瞩目,万众焦点之下成长。
    想来李月也着实不容易。
    如今好不容易要回武国了,依旧带着任务,成为卧底回去。
    “李月,在你回武国之前,有一件事我想问问你。”
    “娘娘您请说。”
    “李琉阳。”李琉阳便是蔡了了要NBS李月的开始。
    虎毒不食子,如今李琉阳的身份大家也都知道了。
    既然是父女,李月已经牺牲自己和自己唯一的女儿分开了十多年,如今也算是在知情人中相认了。
    就差两人当面相认了。
    李月此去武国,也算得上是凶险万分,并且凶险程度不可估量。
    所以,此去有可能一去不复返。
    所以,此时相认,或许是第一面也是……
    这些都不是可以猜测能够得到的答案。
    只能让当事人亲口回答,并且心甘情愿的亲口回答才能作为开起后面程序的引子。
    否则,即便后面开始了,也许也会走不远吧。
    说起李琉阳这个名字,还是当初李月离开的时候,给还未出生的孩子取的名字。
    若是女孩便取名李琉阳,若是男孩……
    那个时候,武国先皇为了给李月在登上皇位之前,给他积攒一些军功。
    这样日后登上皇位之后,这些大臣们便也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
    武国先皇也真是看中了四纳国刚刚成立,急需要休养生息,根本再经不起战事这一点。
    才在那个时候,找了一个借口,向业州发起了挑战,发起了战事。
    可是没有想到的是,四纳国的先皇居然御驾亲征。
    不过这样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四纳国的先皇比武国的先皇年轻。
    古人也讲求门当户对。
    本来武国派的是太子、二皇子、三皇子出征。四纳国按照门当户对,理应也派四纳国太子出征才对。
    可是那个时候的四纳国太子,也就是当今皇上,也才不过几岁的小屁孩一枚。
    虽然古代十三十四岁便也就可以出嫁,成家,结婚生子,成为父亲,成为母亲。
    想想如今的现代人,三十岁没有谈过恋爱,没有结婚的大有人在。
    结了婚不生孩子的也是一抓一把大。
    而且现在的人无论多大都有一颗童心。
    看动漫、逛游乐场、破洞牛仔裤……
    不过呢,古人寿命没有现代人长。
    古人的寿命估计也就只有现代人的一半吧。
    所以,如果这样算算,13、14岁也差不多有26、7,也到了适婚年龄了。
    但是几岁的小孩子,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在小孩子的范畴内。
    就算是换算到现代也就才十来岁,也还是在读书。
    即便皇上从小就才智卓越,但是小孩子这个范畴,始终还是逃不出。
    虽然这是皇上建立军功的好时机,但是先皇爱皇上是真——护子啊。
    所以,四纳国先皇只能御驾亲征,夏太尉自然会随身携带。
    一下子这武国的优势,便也不再是优势了。
    军功没有立成,反而让武国这个挑事者,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困境。
    武国本就不是大国,本以为攻打四纳国的业州,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好处。
    让周边的小国家也都乖顺于武国,也算是为太子日后登基,扫清一部分障碍吧。
    没想到,世事难料,武国失势。
    这原本想要武国周边的国家都乖顺、不敢挑事的预想,也灰飞烟灭了。
    不仅灰飞烟灭了,还让武国这些小国家有了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念头和行动。
    这就是现实,所以才会说剑是一把双刃剑。
    所以再做决定的决定的时候,必须将所有的客观条件,都综合到一起,然后一起做出客观的判断和选择便好。
    所以,客观很重要。
    很明显武国皇帝是个很主观的人,很喜欢用我觉得,我认为等一些,会因为自己的认知边界而受到局限性。
    所以客观很重要。
    马克思说,一切实物都是客观存在的,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现。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物质始终都是客观的,只是他的表现形式通过人的认识之后,呈现方式是主观的。
    所以只有客观的信息,做出的判断和决定就是,自然而然,没有纠结、没有循环、没有犹豫。
    客观的信息中,也会体现很多存在的风险。
    因为信息是客观的,所以出现的风险自然也就是客观的。
    客观的风险出现了,自然就是要采取应对的措施。
    当然了对应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那么对应风险采取的的措施也就是客观。
    可是武国先皇并没有这些客观的信息,客观的分析,客观的风险应对措施。
    完全就是他觉得,然后就开始了。
    所以武国这场挑事,关于这场战争注定就只要一个结果:输。
    如果还有另外一个结果,那就一定是上天给的奇迹。
    四纳国估计丢的也就不只是业州了,怕是整个四纳国了。
    四纳国也没有可以打下四纳国江山的这个本事了。
    虽然前朝昏庸,必定会被推倒,就看出来推到的这个人是谁了。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四纳国若是没有一点点真实实力,怕是前朝再昏庸,在腐朽也是打不下来的吧。
    不过这些国家都在观望,毕竟武国还没有战败。他们在等,在等武国战败,一旦战败了,这便是最好的时机。
    天时地利也。
    这武国周边的国家立刻起兵围攻武国。
    到那个时候,便是各国掀起了瓜分武国的狂潮。
    武国便是四面楚歌,被十面埋伏。
    所以,这一战武国一定不能战败。
    不能战败,又不可能赢。
    所以……
    因为武国一旦战败,必定兵力耗损。
    而且还有四纳国在业州这边牵制住武国。
    而武国当时为了攻打四纳国的业州城,也是调遣了各地方的部队,粮草前去资源。
    所以一旦战败,武国将毫无还手之力来对抗其他国家的入侵。
    就好比一具已经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尸体,只能任人宰割。
    就死我为鱼肉,人为刀俎。
    这也是为什么,李月当时必须做此决定的前因后果。
    只能和,只能主动认输的形式和。
    只有这样,才有暂时可以抑制住武国周边那些蠢蠢欲动的国家。
    武国把自己陷入了,前有追兵后又财狼的地步。
    这也算是自食其果,这果算是恶果。
    即便是恶果,李月也必须将这个恶果独自吞下。
    四纳国的先皇也清楚的知道,李月为什么会作出如此决定。
    而且战事只会让百姓生灵涂炭,再加上四纳国和武国唇齿相依,所以四纳国先帝也就,就此作罢,没有再对武国发起战争。
    李琉阳这个名字,李月自然再熟悉不过了。
    过去的记忆一幕一幕一页一页地,出现在李月的眼前。
    李琉阳这个孩子李月没有看着他出身,如今一晃也有十五六年的光景了。
    李月大概能够猜到蔡了了说要表达的意思,“若是此次前去武国,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到时候再和李琉阳相认。否则若是如今见了面,这马上就要分开,奴才会舍不得。这个时候四纳国对李琉阳来说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所以一定不能和李琉阳相见。”李月这话说得非常决绝又带有老父亲的严厉、慈祥的爱。
    虎毒不食子,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蔡了了也明白李月这话背后的深意,“李月你放心,我一定会护李琉阳周全。等着你倒时候从武国回来,你们父女两相见。”
    蔡了了想起了自己的父亲。父亲总是话不多,但是关心和爱一点也不比妈妈的少。
    只是两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到时候,朕一定给李琉阳赐婚。”
    “奴才谢皇上和皇后娘娘厚爱。”
    “若是李月您想回留在武国,这赐婚的事,朕也就只能交给武国皇帝了。”
    “武国如今已经有了一个好皇帝,奴才这次回去也就是为了完成娘娘口中所说的卧底任务。等到任务完成了,奴才自然也还是要四纳国。皇上您可是一言九鼎,给李琉阳赐婚了夏太尉的儿子,您难道还要收回去吗!”李月伴君如伴虎的逗了逗皇上。
    李月这话说得倒也是实话。
    虽然李月之前是太子,是储君。但是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皇帝。
    如今二皇子才是武国真正的皇帝,再多出来一个有能力争权的人,岂不是让这个国家不安稳。
    让二皇子这个武国当今的皇帝又该如何是好呢!
    再说了这次李月回武国,本就是回去掀起这湖底的暗涌,让他们浮出水面。
    既然都已经掀起一次了,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湖底不会再有,可以形成气候,兴风作浪的暗涌。
    暗涌嘛,终究还是要一点一点的积累。而积累也是需要时间去堆积。
    李月这回答也是合情合理。
    “好。既然如此。那朕马上就传夏太尉进宫,说明赐婚一事。”
    “奴才谢皇上。”
    如果李月要回武国,那么四纳国就一定是李月的靠山。
    夏太尉虽然不是王公贵族,但是夏太尉可是开国功臣。还是当年令人闻风丧胆的夏将军。
    将李琉阳赐婚给夏太尉的儿子,有四纳国,还有掌握兵权的夏太尉做李月回武国的靠山。
    李月回了武国也没人敢说闲话,也没人敢欺负李月。
    倒是巴结李月的人,应该会成群结队。
    如此一来,这武国湖底下的暗涌,便也会一点一点的翻涌上来。
    “娘娘,李琉阳应该还不知道奴才的事。奴才希望您替奴才保守秘密。等奴才回来了,奴才亲自告诉李琉阳。”
    “好。我知道。”
    蔡了了今天倒是没有用本宫,白天虽然不会对皇上用本宫,但是对李月本宫倒是最符合体统的事。
    但是蔡了了对李月用的我,用的现代的称呼。
    对于父亲李月来说,蔡了了很敬佩很尊敬。
    更对李月愿意了为了自己的国家,做出如此大的牺牲感到敬佩。
    蔡了了打心眼里喜欢李月,值得人去尊重。
    武国的皇帝还在京城的赌坊等着从皇宫传来的消息。
    李月的事也就这么说定了。
    皇上自然也是要让人赶紧通知武国皇帝。
    只是此事事关重大,其他人皇上也不放心呢。
    也就还是只能交给蔡了了去做。
    蔡了了自然也不负众望。
    蔡了了到了地方,便被人带到后院,隐蔽的屋内。
    蔡了了一来,武国皇帝自然要行礼。
    毕竟武国是四纳国的臣子国。
    武国皇帝不仅要行礼,还要将尊贵的位置让出来给蔡了了。
    蔡了了倒是没有这么在乎这些。
    “您还是坐您原来的位置。今天我出宫,这里便没有皇后。我就是客,作为客人又怎么能坐在主人的位置呢!”蔡了了这话说也再说,这里没有武国皇帝。只有主客,既然只有主客,那就按照主客来。也就不用在乎君臣之礼。
    “您太谦虚了,您如此谦虚是在是四纳国的福分。”
    “您就太过奖了。今日来为了李月的事而来。”
    “李月通过您这边的考核了吗?”
    “当然,否则,随便派一个人前来便好。”
    “好。那如此我就立刻启程回武国。”
    “好。不过李月此去武国,您还是要有一个准备。”
    “多谢您提醒。李月的回归,武国必定会有动荡,毕竟会不太平。如果李月愿意,我也愿意让出这个位置来。”二皇子倒是真心实意的愿意让出皇位,毕竟这个皇位原本也就是属于李月的。
    李月为了四纳国也牺牲了那么多,要回本该属于的位置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二皇子这么多年,也就是代替李月打理武国的江山罢了。
    “您和李月是兄弟,您将武国治理得如此好。李月又怎么会呢?再加上李琉阳已经赐婚给夏太尉的儿子了。李月完成任务之后,自然也是要回四纳国,陪在自己女儿身边。”
    “好。那就请您替我谢谢皇上了。”
    “好。李月大概半个月之后便会启程。到时候四纳国会派人护送李月回武国。”
    毕竟还是要回去掀起腥风血雨,没点排场,没点气势,没点靠山,拿什么掀起呢!
    “是。既然如此,我也就这两天就启程赶回武国。倒时候才好迎接李月的回国。”
    “你可还有什么问题,但是我又没有讲清楚的呢?”这句话是当年蔡了了在卧底的时候,和小美一起roleplay(角色演练)的时候,小美在每个问题结尾的时候,都会说的这么一句话。
    “您讲得很清楚。”
    “好。那我就先离开了。若是有什么事,您再联系我。”
    “是。您慢走。”武国皇帝始终都很谦逊,果真很有书生儒雅的范儿。
    接下来武国皇帝开始要准备回武国了,不仅是武国皇帝,三王爷也要一起回武国。
    这场大戏少了武国三荒野又怎么能唱得嗨呢!
    至于这赌坊,也就只能交给他们信任的人去打理了。只要能够在京城照理李琉阳,就行了,好歹赌坊也算是李琉阳的娘家了吧。
    李月回武国事关重大,不可草率。
    护送李月回武国的人,只能有一个人选,此人便是夏太尉。
    首先是乘坐回武国的工具。
    天子车辂中五辂为必备的五辂,即玉辂、金辂、象辂、革辂和木辂
    玉辂,被视最为尊贵。
    李月本就是武国太子,本就是要成为武国皇帝的人。
    只是……
    所以玉辂最合适李月回武国。
    这也就仅仅只是宫廷车马礼仪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接下来还有天子的仪驾制度,即与车马匹配的仪仗和仪卫等级制度,又称为卤簿仪驾制度。
    能和玉辂相匹配的卤簿仪驾制度,自然也就是大驾卤薄。
    可是大驾卤薄用在李月回武国却不合适。
    李月按照太子的正常路线走,肯定是武国皇帝没错。
    不过,偏偏天有不测风云,担忧旦夕祸福。
    毕竟李月在太子的路上夭折了,也就没有机会成为武国皇帝,是一个夭折的天子。
    所以,驾可以用天子的玉辂,但是卤簿仪驾就要用一个最末等的去匹配。
    所以骑驾卤薄,便也就合适了。
    当然了,毕竟不是真的骑驾卤薄,所以这‘在前列奏军中典雅庄重的音乐,间歇有比较清雅的音乐,乐器列有十六个铜器喇叭,大小各八个,八个唢呐,接着是两面云锣、两根龙笛、两根平笛、两根乐管、两根笙、四面铜鼓、“二金”、两个“铜点”等一些其他的古代乐器。’也自然也就省去了。
    如此才适合李月不匹配的身份。
    是太子是储君,本该成为皇上,成为天子的人,却成了四纳国宫中服侍皇上的内官。
    再加上,李月此番乃是赶路回武国,不是优哉游哉的去游山玩水。
    当然了,还有那些原本是朝中大臣干的事,也都变成了奴才,变成了护送的军队。
    既然如今四纳国是李月的娘家。
    李月要回武国,自然不能空手回去。否则这个戏就演不下去了,这个靠山的强大,实力也就没有办法显示。
    没有办法显示,就这么能给在湖底按潮涌动的势力信心,能量,值得去巴结呢。
    所以既然是娘家,这假装怎么能少得了呢。
    每年武国可都是要给四纳国进贡,所以四纳国不亏。
    四纳国皇帝可是按照了公主的陪嫁标准,给李月备了一份回武国的礼物。
    算是李月的嫁妆吧。
    毕竟,李月归顺四纳国,衷心于四纳国。
    衷心日月可见,在四纳国甘愿为奴,而且还是最末等,最不受人待见的人为伤残奴才。
    在先皇,还有皇帝的眼中,早就把李月当做了四纳国的子民。
    既然是四纳国的子民,那四纳国就是李月的娘家,是李月的靠山。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算是一种威慑吧。
    既然是武国夭折的天子,这嫁妆自然不能寒碜。
    否者寒碜的就不是李月了,寒碜的就是李月的娘家,李月的靠山,这个威慑。
    所以李月的假装一定不能寒碜。
    一定要和四纳国的地位相匹配,过也无妨,但是一定不能不及。
    就像《红楼梦》里面秦可卿的葬礼一样,早就已经超越了一个臣子媳妇儿该有的葬礼规格。
    过得太多了。
    一个臣子都敢如此过,一个皇帝要过,又岂能是一个臣子可及的呢!
    古人的嫁妆那可是不得了。
    可真不是浪得虚名。
    那可是要涵盖这个女人从踏出自己娘家门的那一刻,所有的吃喝拉撒,所有的身份地位。
    小到一根针,一根线,大到房屋、田地。
    丑到马桶夜壶,香到美食、香囊。
    细到内衣、鞋帽袜子,粗到数不尽的金银珠宝。
    文到文墨书香,武到刀剑花枪。
    当然了生前能用到的一定会随嫁过去,死后别人能用上的,也一定会规划在内。
    这规划那是现在,未来,超未来,死后都有。
    所以,这个嫁妆,就是女人随身待在身边的娘家影子。
    是在夫家地位的象征,是在夫家各种斗法的法器,盔甲。
    该出攻击的时候出攻击,该出防御的时候出防御,该出法器的时候出法器。
    要什么有什么。
    就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一样,什么都有。
    或者是杜十娘的百宝箱,应有尽有。
    这些都是一个女人要过在夫家过一辈子的需要的东西。
    所以除了品种以外,数量也很关键。
    一根针,一根线可不能过一辈子。
    毕竟这古代,那可是男耕女织的时代。
    女人可是要织起夫家所有人的织,还有自己以后孩子的织。
    内衣、鞋袜、朝冠、服侍,床上的被褥、床单被套。
    只要是需要有缝合,绣花的地方,就一定会用到针线。
    所以一根是肯定不够的,千根万根也不足为过。
    衣服那也是一样,虽然可以再缝,但是布匹也不能少,那可是一辈子的事。
    不过话说如此短时间内准备如此庞大、浩瀚的嫁妆,也就只有皇帝才能做得到。
    不过这朝冠、首饰、衣物李月怕也是用不上吧。
    这可都是些公主出嫁的陪嫁,也就是女子用的物件。
    除了布匹李月能用用之外,其他的倒也只能是变卖了换成了银子。
    四纳国给李月配置的是嫁妆,还真是货真价实的嫁妆。
    名副其实。
    如此排场回到武国,李月这戏也算是足了。
    接下来就等演员登场,这场戏便也就要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