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叫七宝过来”,韩骐止住话,提起案几上的狼毫沾饱墨水,几笔勾画出一片竹林。
“皇上”郭国师摇着手里的蒲扇,端坐在丹炉前,语气里听不出过多的情绪:“您要还是问那个问题就算了。反正您心里早有定论,任多少口舌也不过白费。”
嘉佑帝笑得苦涩,叹气道:“朕的处境国师又怎会不明白,只怕曹国公倒了却不是朕得好处……”
郭子干背对着皇上,冷笑一声:“皇上真是处处‘精明’,盘算着韩氏江山为自己谋利!”
“郭子干你什么意思!”嘉佑帝加重语气:“你是也在嘲笑朕守不住祖宗的山河吗?”
“贫道不敢”,郭子干放下蒲扇,蜡黄的脸色在火光的映衬下红得诡异:“皇上,若是这天下在您手里改了姓,他日您又如何面对先祖;可若是兄弟抢了属于您的东西,那他们便是乱臣贼子、遗臭万年。孰轻孰重还望皇上您三思!”
嘉佑帝冷哼道:“郭国师真是好胆色!这般大不敬的话也说得出口!”
郭子干挺直后背,低声道:“皇上命我为国师,便是信任贫道。有些话皇上您可以不听,但我不可不说!”
嘉佑帝神色少缓:“再等等吧!现在他们没有任何动静,想要出手也要先寻个源头。”
秋日的午后人总是懒洋洋的,一不小心就从午饭睡到了晚餐。听到脚步声,皖紫霄揉揉眼睛从床上做起来。白色的中衣松垮垮地挂在身上,睡眼惺忪的迷糊模样实在让人难以把他和声名狼藉的皖大人联系在一起。
“怎么吵到你了?”韩景端了一盘花生顺势坐到床边。
皖紫霄重新系紧衣带,有些警觉地向后挪了挪:“没有,这都什么时辰了!早该醒了……”
“没有就好”韩景将花生盘放在膝盖上:“新落地的花生,你尝尝。”
皖紫霄捡起一颗花生仁丢进嘴里,简要地给出自己的评价:“很新鲜”。他不喜欢男人突然的体贴,这总让他想起不好的过去:“王爷又有什么事?”
“没事就不能来看你?”韩景无奈笑道:“不过今天的确有事。紫霄,现在曹国公按兵不动,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是好?”
“既然山不过来那我们就过去!”皖紫霄捏开一颗花生:“我们不能总被曹裕章牵着鼻子走!”
韩景挑出颗粒饱满的堆在手边,将剥好的花生推到皖紫霄面前:“就算主动也要找个像样的接口不是?”
皖紫霄看着面前越堆越多的花生,不由皱眉:“找借口易,可要找到真正能触动老东西筋骨的难!那些个什么贪赃枉法、织结党羽根本就没有作用!”
韩景点头轻笑:“我这个舅舅实在是铜皮铁骨!可是人就会有弱点,只要抓得精准不怕他不入瓮!”
“他的弱点?”皖紫霄仔细思索后犹豫:“除了能吃爱胖,曹国公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
韩景靠在床栏上,慢慢道:“他最喜欢什么在乎什么,什么就会是他的弱点。”
皖紫霄恍然大悟:“你是说曹禾!”
作者有话要说:
☆、第四十五章
嘉佑四年十一月,嘉佑帝例行月初祭天,风起贡台倒,礼部侍郎曹禾因失职入狱。
——《燕史》
“张大人,王爷让我把这幅画交给您!”
“竹林?……王爷可有什么话转告?”
“此画藏竹。”
“藏竹,竹林……隐藏一棵竹子最好的办法是种下一片竹林,可是王爷究竟想告诉下官些什么……”
“既然画已送到,七宝便先行离去。”
“有劳了!”
曲折的回廊穿过飘散满檀香的白烟,面无表情的灰衣小道士端着形状各异的瓶瓶罐罐急匆匆地擦身而过。公子渊皱起眉头,不悦地用衣袖掩住口鼻:“不知还有多久才能到主殿。”
“快了”,带路的道士微低下头,重复着一路上同样的话语:“渊公子莫要急。”
公子渊牵强地咧咧嘴:“道长的‘快了’还真是好长的跨度。”
一直闷着头走路的道士忽然停下脚步,指着青石路尽头道:“师傅在前方文轩阁等着渊公子。公子,请!”
“你不过去?”
“贫道还有功课未做就不陪公子了!”
“借口”,公子渊轻笑反问:“一路上也不嫌耽搁,怎么这两步就影响你做功课了?”
不愿再与公子渊纠缠,青衣道士板起一张木头刻成的脸匆匆离去。
“是渊公子来了?”郭子干闭幕盘坐在蒲团上,一句问句却听不出半分询问。
“草民来晚了还望国师不要见怪”,公子渊手扶门框,一只脚还停留在文轩阁的门槛外。
郭子干岿然不动,只有嘴唇轻微张合:“今日请公子来是有一事相议。”
“我一介布衣,国师能有什么事要与我商议”,公子渊说的随意,心里却腾起种种猜疑。
“事关国家,关乎生计”郭子干道:“渊公子要是有兴趣不妨听贫道一言。”
“好大一顶帽子”公子渊冷笑:“看样子小人是不得不听国师的教诲了?”
一贯的僵硬脸色掩饰了被反讽的局促,郭子干平静道:“兄弟便是兄弟,始终是一家人。如果领头的人不愿做,做弟弟的不妨推上一把!”
“推一把?”公子渊趁机问出长久压在心口的疑惑:“郭国师是想推谁一把?”
显然没有料到会有这样的问题,郭子干神色更加阴沉:“贫道是国师要想帮也自然是帮皇上分忧,渊公子以为是谁?”
公子渊调笑加深:“曹国公在好歹政局稳定,况且现在曹家因何玉雕一案元气大伤,实在难以对江山社稷造成多少威胁。现在急着扳倒曹国公对皇上而言能有多少益处?郭国师,不会连这个也想不明白吧!”
郭子干神色不稳,固化的面具裂开一道细纹:“渊公子所说有理,是贫道思虑不周。”
公子渊脸上笑意尽退,声音冷硬:“既然国师开口,小人也不便拒绝,这就回去劝劝晋王爷推兄弟一把!”
====================================================
所谓月初祭天就是皇上在月初当日到大都城南的纪云台去求四方神保佑天下太平。燕朝臣民多信奉道教,向来看中祭天仪式,从摆放果供、蜜供到三拜九叩、读祭文,其中任何一个不小心便是动摇了天下民心,所幸过往百年从未出现过大的纰漏。
月祭当天,京城刮起了大风,吹得一路上的锦旗猎猎作响。嘉佑帝的马车随着开路的御林军在最前面缓慢前进,后面黑压压地跟着一票亲王大臣的轻车软轿逆风“爬行”。
皖紫霄压紧卷帘,搓了搓手:“这风起得真是时候,不早不晚刚刚够把曹裕章送上路。”
韩景拉过皖紫霄的手扣于掌间,拇指轻轻摩挲着冰凉的手背:“连老天都不帮他,曹裕章这次气数已尽。当年我还说这个张淮雨没用,现在看来他还真有些本事。”
许是贪恋那一丝温暖,皖紫霄任由他握着自己的手:“现在说这些还太早,等下好戏才开场。”
伴随着古乐《清明韵》,嘉佑帝点燃蜡烛香火,然后在郭子干的陪同下登上顶台准备三拜九叩。忽然身后传来一阵清脆的声响,嘉佑帝本能地回头去看,可还没转身就被郭子干强行拉住:“皇上,现在不能停!往前走!”
嘉佑帝深知此时一旦出了状况会是怎样的后果,心里一时没了主意,顺从地跟着郭子干一步步走到顶台,忐忑不安中完成了叩拜与读祭文。
台上的人一副全然不知的镇静模样,可台下已经炸开锅。
贡台倒了!蜜供、果供、蔬菜、香烛、烛台等等散了一地,随行的道士慌了手脚,这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叫得出名号的道长一个个面面相觑却谁也那不出主意,眼巴巴地等郭子干回来再去商议。
好再郭子干够冷静,祭天也算将将完满。嘉佑帝余惊未消,连续两天未上早朝。前有何玉雕一案未结,现下又发生这样的事,朝中大臣人人自危恐怕一言之失触怒了濒临崩溃的皇帝,可偏偏就是有人要在这关节眼上凑热闹。
工部侍郎张淮雨的一份奏疏犹如向滚烫的油锅中扬进了一瓢冷水。
“是他果然是他!”嘉佑帝情绪激动,涨红着脸:“曹裕章这老贼竟然,竟然……”
郭子干平静地看着嘉佑帝暴跳如雷、几度气结,却并不急于开口,直到他叫骂累了歪靠在软榻上才缓缓道:“皇上现在知道并不晚,我们还有机会。”
“机会?”嘉佑帝笑得惨淡:“老三、老四现在还不定怎么笑话我。我这算什么皇帝!外戚欺我,兄弟笑我,当初要早知是今日这番,还争着当什么皇帝!爱谁当谁当!”
郭子干上前几步一把拉起嘉佑帝,怒道:“皇上这算什么话!我等尽心而为,就换来这么几句抱怨?皇上,现在只需要您的一道圣旨,曹家就永无翻身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