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历史同人)殊途(胤煜同人)

分卷阅读6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李从嘉仍是一身雪白的衣衫,长发未束,跪在佛像前,双手合十,念珠拨乱。一旁的桌案上还有散落的诗笺。

    他爱词,可玲珑词笔,诉不尽千纸遗恨。

    他信佛,可佛骨檀香,偿不清罪孽孤魂。

    李从嘉轻叹一声,闭上眼去。

    佛曰,因缘果报。前世的因,今生的缘,你我便是茫茫因缘错。

    忽然,雕花的木门发出很轻的一声“吱呀”,有人缓缓步入。

    禅香袅袅,烟雾氤氲,赵匡胤注视着跪在佛像前的人。纵然是青灯素裳,李从嘉也能成就一场惊鸿。

    赵匡胤没有开口惊扰他,而是注意到了桌上散落的诗笺,拿起诗笺,上面是李从嘉的笔迹。一句一句,是用血泪凝作的亡国诗词。

    “官家。”赵匡胤回过神来,李从嘉已站在他身后,拿过了他手中的诗笺,一页一页的收好。赵匡胤只默默地看着。

    不经意间,李从嘉露出了左手手腕上那一串紫檀佛珠。“你戴着这佛珠,很好看。”李从嘉闻言,愣了一下,顺着赵匡胤的目光看去,注意到了手腕上的佛珠——这是当年小长老赠与他的那串。李从嘉伸手想要取下佛珠,却被赵匡胤止住:“别摘,这佛珠,很配你。”

    李从嘉似乎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不可置信地开口:“当年,广凉寺中的人,真的是你?这佛珠,是你……”

    “是,这佛珠,是朕让小长老转交于你的。”

    李从嘉苦笑,却停住了摘佛珠的动作。

    一时一片寂静,相顾无言……

    “我……想听当年的那首《忆故人》了。”

    赵匡胤抬头望见墙上挂着的古琴,缓缓地开口。

    李从嘉感觉心里狠狠地抽搐了一下,他背过身去:“时隔多年,那首曲子……罪臣,已经不记得了……”

    “那从嘉……可还记得,当年你我一同把酒言欢……”赵匡胤说着,只觉得恍若隔世。

    李从嘉没有说话。

    “从嘉……”赵匡胤叹了口气,“你我再一同醉一回,可好?”

    李从嘉转过身,望着赵匡胤,“好……”

    月明风清,登临高楼。二人相对无言。

    赵匡胤只浅浅地饮了几杯,倒是李从嘉一杯接着一杯地喝着。

    忽然,李从嘉端着酒杯站了起来,风将他素白的衣衫卷起。皎洁的月光映在雕花的阑干上,清冷如雪。

    李从嘉悠悠地吟道:“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从嘉的词,越发精进了。赵匡胤心中感慨。他多希望,他还是那个写着花间词,思妇词的李从嘉,而不是用血泪写作亡国词的李煜。

    可而今的一切,却都是因为他赵匡胤……

    “从嘉,”赵匡胤起身,想要夺过李从嘉手中的酒杯,“你还是少喝点儿。”

    李从嘉躲过,又坐了下来,斟满了一杯酒。“从嘉,别再……”赵匡胤做到李从嘉对面,想再次夺过他手中的酒杯。似乎是真的醉了,李从嘉一把抓住赵匡胤的手,喃喃自语:“如果当初,你没有离开江南……我们是不是……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赵匡胤愣住了。如果……

    醉乡路稳宜频到。李从嘉缓缓地松开了手,静静地趴在桌上睡去……

    赵匡胤小心翼翼地抱住李从嘉。这是他第一次抱他,第一次离他这么近,甚至,他的每一次呼吸,他都能清楚的感觉到。

    多想就这么安安静静地看着他,多想就这么紧紧地抱住他。锦绣山河,千秋功名,此刻,不过是过眼云烟。

    如果当初,我没有离开江南,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走到今天这一步?

    可惜,没有如果……

    ☆、【拾叁】剪不断理还乱

    作者有话要说:  你们要相信,标题什么的,我自己都无力吐槽了←_←

    【拾叁】

    初秋时节。

    绿芜是被红芙生生地从床上拽起来的,极其不情愿地跟着红芙走进了院中,却发现暮雪和弄影已经在馆中忙忙碌碌地布置了。绿芜心里疑惑,揉着惺忪的睡眼,懒懒地问:“姐姐们今儿这么起这么早?”

    “喂,你不会真不记得了吧?”红芙拍了一下绿芜的头,“今儿可是七夕。”“你干嘛打我?”绿芜摸着自己的头,不满地看着红芙,“七夕?七夕怎么了?你还要乞巧不成?”“你……”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小丫头可别闹了。”暮雪无奈地朝她们笑笑,“今日是侯爷生辰。”

    “啊!哎呀,我怎么把这给忘了。”绿芜惊呼了一声。

    “你小声点儿。”弄影朝着绿芜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侯爷和夫人还没起呢。”

    “哦哦。”绿芜连忙止了声。

    清晨的阳光透过梧桐叶,在地面上投下一片光影……

    今时不同往日,生辰自是没有以往的奢侈隆重。

    黄昏时的晚宴,李从嘉似乎也失了兴致。

    堂内歌女舞姬鸾歌凤舞,顾盼生辉。

    李从嘉是喜爱歌舞的,此刻,却皱了眉,挥了挥手,示意让乐女们退下。

    “国主,”女英见李从嘉一言不发,缓缓站了起来,“臣妾弹奏一曲可好?”

    李从嘉依然无言,算是默认了。

    女英侧过头,对着寒蝉轻声道:“去把琵琶取来。”

    不一会儿,寒蝉抱了琵琶来。女英接过琵琶,柔荑抚上琴弦,一阕曲悠悠流出。

    暮雪捧了东西进来,打断了女英。

    “侯爷,这是官家让人送过来的东西。”暮雪将手中的东西举到李从嘉面前。

    那是一件雪白的狐裘和一把精致的玉梳。

    李从嘉沉默了片刻,继而道:“送回去。”

    “怎么?这礼物,从嘉不喜欢?”赵匡胤缓步走了进来。

    李从嘉起身:“罪臣参见官家。”女英抱着琵琶也跟着行礼。

    “都起来。”赵匡胤仔细打量着现在李从嘉身后的女英。女英抬眸,正好对上赵匡胤的目光,心中慌乱,又看了一眼李从嘉,微微颔首:“臣妾今日有些累了,臣妾先行告退。”

    赵匡胤望了一眼暮雪,暮雪捧着东西悄悄退下,刚走了几步,又轻轻挥了挥手,堂内的宫娥也纷纷跟着退下了。

    霎时间,堂内就只剩下了赵匡胤和李从嘉两个人。

    “官家怎么来礼贤馆了?”李从嘉走了几步,背对着赵匡胤。

    “今天是你生辰,朕只是想来看看你。”赵匡胤端起酒樽饮了几杯,“入秋了,若是要饮酒便让弄影拿去温温这酒,仔细着了风寒。”

    李从嘉抬头,望着入户的月色:“李煜不过是一介未亡人而已,何劳官家费心?”

    “从嘉……你……在怪我?”

    “罪臣不敢。”李从嘉说着,朝着大门走去,“这时候不早了,官家还是早些回宫吧。”

    “从嘉,别走……”

    李从嘉却没有停下脚步。

    “从嘉,从嘉!李煜,你给朕站住!”赵匡胤有些恼怒,难道你我就真的彼此陌路?

    李从嘉终是停了下来。赵匡胤快步走上去,一把扯过李从嘉,死死地按住他的肩,不由分说地覆上他的唇。

    李从嘉先是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慌忙推开赵匡胤。那双波澜不惊的重瞳里,终于有了一丝愠怒。很快,却又恢复了云淡风轻的模样。

    李从嘉抬眸,望向赵匡胤,重瞳深邃的像是能把人溺死。

    李从嘉淡淡的开口:“官家,可是醉了?”说罢,拂袖而去。

    江南的风骨,却是温柔的决绝。

    皎洁的月光撒在赵匡胤身上,月华如水,却是透骨的凉意……

    ☆、【拾肆】别时容易见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