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封神:我!东海龙王三太子

第115章 军令状

海棠书屋备用网站
    第116章军令状
    广成子见援军已至,也不再派人挑战,直接下了战书,明日攻城。
    汜水关有十几万人马,军营延绵了几十里,一眼看不到边。
    减去之前战死沙场的一万人,也是周军的好几倍。
    周军加到一起也不过两万五千人,正常情况下别说进城,就是能守住桃花岭已经很不容易了。
    敢以弱击强,以弱势兵力强攻几倍于己的汜水关,全是依仗广成子的落魄钟。
    钟声到处,所有商军都会变成软脚虾。
    哪怕你平日里再勇猛善战,站都站不稳了,还拿什么战斗。
    可不是每个人都有张奎的魄力与武功。
    “太师,我们出关吧,和西岐决一死战。我们几十万大军,就是踩也把他们踩死了,我不信广成子敢担这么大的因果。”
    “不,太师,我们应该撤军,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几十万大军可是我殷商的根本,容不得半点闪失啊!”
    众将各抒己见,吵成一团。
    主战者以郑伦为代表,这些人或武艺高强,或身怀异术。
    是中军的少壮派,渴求功名,不怕流血。
    所谓富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苦苦修炼武功、异术,不就是为了在战场上杀敌,建功立业吗?
    敌人不好对付?
    那不正是捞取功名的大好机会吗。
    如果我军形势一片大好,如乘风破浪,哪来的战功可捡。
    没见张奎就凭溃军中的一次断后,已经捞了一个头功。
    连生擒南宫适的郑伦都没张奎功劳大,哪个不眼红?
    主撤退者以李靖为首,是一群戎马半生,已经见惯了生死的老将。
    他们并是不怕死,如遇战事不利时,带着亲卫亲自提刀跨马,死战不退也不是一两次了。
    可相比于战功,这些人更在意的是整个战局的胜负。
    汜水关只是和西岐接壤的第一道关口。
    没了汜水关,还有界碑关。
    可十几万大军若没了,可就真的没了。
    现在西岐势大,落魄钟无人可破,强撑下去只会造成无畏的死伤。
    把生死全赌在广成子敢不敢承担十几万大军之死的因果上,是十分愚蠢的。
    落魄钟并不直接杀伤军士,而是让西岐军来砍已经说明广成子不是笨蛋。
    商军已经战死一万多人,广成子依旧敢率军攻城,谁知道他到底担了多少。
    况且广成子会不会有其他方法抵消因果,谁也不知道。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说起来我有因果,可伯仁却终究不是我杀的。
    殷商虽然是人族正统,可并不是人族所有的兵马都归朝歌调度。
    人族由八百诸侯共治,真正归朝歌的地盘也就中原一带。
    敖烈亲率大军平叛,一下调集了十几万人马,已经抽空了很多地方的兵力。
    如果全折在这,即便最终灭了西岐,也是两败俱伤。
    到那时天下诸侯一旦有异动,用什么抵挡?
    两边说的都对,都有道理。
    汜水关不能轻言放弃,十几万大军也不能轻易冒险。
    闻仲拿不定主意,愁的脑壳痛,忽然看到旁边一直默不出声的张奎。
    “张将军,你怎么看?”
    张奎虽然只是小小绳池县的守将,官不及品,却十分得敖烈的看重。
    现在回想起来,敖烈在时经常把张奎和李靖带在左右,甚至每次调兵都要询问两人的意见。
    事实证明,敖烈眼光独到,张奎心性沉稳,杀伐果断,确实是难得的将才。
    李靖也确实不凡,不过李靖已经表达了意见,张奎却十分沉默。
    “依我之见,当战,也当退。
    明日周军就要攻城,我们即便连夜便退,又能退出多远?
    有天险可守,仍不敢一战,失去城池我军就可言胜了?
    我以为,给我五千人马守城,其他人连夜撤退,能退多远退多远。
    只要我还有一口气在,必不让周军踏过汜水关一步。”
    张奎头也不抬,一边磨刀一边答话,轻松随意,丝毫不把生死放在心上。
    众人安静了一瞬,不知谁先开口,喝了一声彩,顿时掌声雷动。
    “说得好,大丈夫当如是也,我愿与将军共存亡。”
    这时人群中忽然钻出一个小将,手持一杆方天画戟,年纪不大却英气逼人。
    “是他。”
    有人认出小将,惊呼出声。
    原来此人名叫卞吉,乃是临潼关副将卞金龙的儿子。
    当年武成王黄飞虎反出朝歌,路过临潼关时枪挑卞金龙。
    卞吉为报父仇,安顿好母亲之后单人一骑,千里迢迢追着黄飞虎来到汜水关。
    汜水关的韩荣认识卞金龙,死死拦住了卞吉不放他出关,这才一直等到了现在。
    如今,好不容易等来大军平叛,结果又大败而回。
    现在杀父仇人黄飞虎率军而来,众人却要弃关而走,卞吉早就坐不住了。
    奈何没有官身,只是以侍卫身份混在人群里的卞吉根本没有说话的资格。
    当张奎边磨刀边说出要与城池共存亡,卞吉再也忍不住了,挣脱了韩荣的束缚,站了出来。
    “小娃娃,你有何本领,也敢说此大话。”
    闻仲见此人仪表不凡,气宇轩昂,是个可造之材,不由起了爱才之心。
    难得一腔热血,如果一时冲动战死在沙场未免可惜。
    “启禀太师,我有一家传法宝极善守城,愿以此宝来会一会阐教妖人。”
    卞吉心一横,杀父仇人就在眼前,此时不博一把,恐怕再也没有亲手报仇的机会了。
    “哦,竟有此事?那广成子之落魄钟专门针对神魂,十分难缠,即便是我也敌不过。魔家兄弟乃国师弟子,也被广成子重伤,迟迟不能恢复。军中无戏言,小娃娃,你可有把握?”
    闻仲一听顿时来了精神。
    不过为了避免卞吉不知轻重,还是再三确认。
    “我愿立下军令状。”
    卞吉一拍胸脯,主动立下军令状。
    这一下不仅是闻仲,所有人都对这个小娃娃刮目相看。
    小小年纪敢立军令状,就连张奎都不敢夸这个海口。
    要知道军中无戏言。
    这可是关系到十几万大军的生死,岂容你乱吹法螺。
    立下军令状,如果明日挡不住落魄钟,可是要掉脑袋的,谁也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