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三国乱世:无限人杰召唤

第443章 各方出兵

    突如其来的消息,让在场众人都是一惊。
    孟良更是心跳慢了半拍,瞳孔微微收缩。
    按理说,奢香夫人在南中,应该能有效的缓解蛮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
    可眼下,南蛮实打实的叛变了。
    当然,孟良并不认为是全部的蛮族叛变。
    要知道,祝融部的魏定国、单廷珪还在大明军中。
    另一个消息就比较离谱了,黑人暴乱?
    这是要来一波奴隶解放运动么?
    丫的,不会老子麾下出了个林肯这个大圣人吧?
    “来人,给传令兵取水!”
    “益州究竟怎么回事,慢慢说来。”
    那传令兵已经不是八百里加急了,从益州跑到幽州,几乎横跨了整个华夏版图。
    咕咚咕咚喝着,一连消灭了三个水袋。
    看的伙夫兵一阵肉疼。
    “大王……”
    “咳,大王,南中朵思、董荼那部造反,裹挟部落多大十数个。”
    “益州黑人暴乱,也是由牂牁等地最先发起的。”
    孟良缓缓点了点头,看样子,这一波战事基本上是从南发起的。
    这很合理。
    北面的蜀郡有伍子胥、蓝玉、曾公亮驻守,三辅地区还有王守仁、房玄龄、杜如晦看家,沿褒斜、子午、傥骆、陈仓南下,只消五天便可抵达益州腹地。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会选择从南往北打。
    “王上,还前进么?”
    身旁,杨林一脸担忧的看向孟良。
    “虎臣(杨林),你带本部人马先行,呼延灼、东方伯为副将,于蓟县南面五里下寨。”
    杨林本还想说什么,但看着孟良那坚定的眼神,想了想还是道了声诺。
    想想益州现在发生的事儿,孟良越发觉得有些不对。
    南中、黑人奴隶早不造反,晚不造反,偏偏在自己进攻最顺利的时候造反。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啊!
    要说没有幕后黑手,孟良一百个不相信!
    “仲康,你带虎卫营尽快打扫战场。”
    “其余众将,随我兵围蓟县!”
    “我等谨遵王命!”
    事情有些扑朔迷离,众将也收起了之前轻视的心思。
    本以为这一场大战,将会是秋风扫落叶般的轻松,没想到家被偷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们的心中也憋着一股怒火。
    恨不得现在冲进信都,将袁绍抓出来问候一下他的亲人。
    …………
    由于孟良改变了历史,先美洲一步将黑人贩卖到了华夏。
    也使得原本应该在阿0拉0伯0半0岛登陆,走陆路去罗马的人贩子商队改道往东。
    益州南部的暴乱逐渐扩散,消息如燎原之火般迅速扩张。
    而越州,这个唯一一条人口贩运路线,自然也得到了益州暴乱的消息。
    “司马都督,益州出事了!”
    司马穰苴正在发愁,却见蒙骜跌跌撞撞的跑了进来。
    连带着一起来的,还有姬旦、邓禹二人。
    “三位,来的正好。”
    说着,司马穰苴长叹了口气,狠狠的抓了把头发。
    看得出来,最近的他压力很大。
    “唉,益州出事的消息,也传到本都督这儿了。”
    “只是,我们是否北上,还是个问题。”
    只见蒙骜显得有些着急,上前一步微微拱手。
    “都督,越州之地,无关紧要。”
    “但益州乃是我大明根本,益州若丢,恐交州也有不臣之心。”
    “届时,两州动乱,怕是主公基业不保啊!”
    是啊!
    交州士燮本就是不稳定因素。
    年前,斛律光还被调往北方,交州的军事力量下滑了一个档次。
    可以说,现在的士燮若是突然反叛,后果不堪设想。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若是士燮反叛,那他司马穰苴和孟珙两支军团可就成了无根浮萍。
    游离于大明势力之外了。
    但要司马穰苴就这么轻易放弃自己的心血,多少还是有些不甘心。
    “两位怎么看?”
    司马穰苴拿不定主意,转头看向姬旦、邓禹。
    二人虽说加入司马穰苴麾下时间不长,但这段时间里,对大明的军政体系也有了一些了解。
    只见二人眉头不展,低头沉思片刻,纷纷起身。
    “都督难道忘记了司马云雷、铁雷八宝?”
    “此二人有着万夫不当之勇,眼下局势,当遣二人率一军北上,驰援益州即可。”
    “哦?”
    确实,这二人的武艺,在整个越州根本没有对手。
    各族号称天下第一的勇士,在二人手中走不过三个回合。
    但……
    “二位,若是这二人北上,越州部落复叛,又当如何?”
    “都督放心……”
    邓禹摇了摇头,示意司马穰苴不必焦虑。
    “越州形势,已经趋于稳定,司马、铁累二位将军离去,也不过是暂时的。”
    “这段时间内,只要都督稳坐越州都督位,越州自可无虞。”
    其实要说稳定越州,司马穰苴居功至伟。
    仗都是他打的,内政也多是他治理的。
    既当爹又当妈,一点不为过。
    更何况,没了司马云雷、铁雷八宝,还有蒙恬坐镇。
    蒙恬的武艺虽不如上面两位,但对付越州土着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
    “也罢!”
    “既然二位先生意见相同,那本都督即刻领他二人北上!”
    “哦,对了,这二位将军勇猛有余,但智谋不足。”
    “唯恐他二人吃亏,还当遣一军师相随。”
    军师的位置,不用说就是从姬旦、邓禹二人中选择了。
    毕竟,除此之外,智力最高的可能就是司马穰苴了。
    姬旦、邓禹对视一眼,最终还是姬旦站了出来。
    “都督,姬旦不才,愿为大明分忧!”
    “哈哈哈!善!那就姬先生为军师,随大军北上!”
    这边越州军队紧锣密鼓的准备着,另一头的伍子胥也是丝毫不差。
    收到暴乱信息的第一时间,他就已经派遣卢俊义、李恢等人南下。
    益州大本营,这个大明的粮仓,可是已经许久没有参加大战了。
    各地粮草充足,兵权完备。
    牂牁虽然是暴乱的发源地,但形势并未像其他地区那样愈演愈烈。
    由于长孙嵩曾经的经营,这里的百姓普遍有一种保家卫国的思想。
    再加上当地的蛮族与汉人融合的不错,反倒是这个发源地逐渐平息了暴乱。
    蓝玉依旧镇守绵虒道,但曾公亮早就坐不住了。
    这位北宋军事学家,以文聘为先锋,亲自坐镇中军南下。
    而蛮族,也并非铁板一块。
    南中祝融部、木鹿部等部落依旧心向大明。
    这两支专门为大明训练火神军、战象军的战略性部落,当先站了出来,与朵思、董荼那等部周旋。
    荆州五溪蛮站队大明,随武陵大军西进。
    为首的部落,正是李述甫的三江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