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大炎帝国,吾济苍生

第140章 想明白,尉迟归附

    金鸡岭关前,三千振兴军轻骑肃然而立,除了马儿不时打出和响鼻,和风跑旌旗的猎猎声,再无一点响动。
    尉迟永不免感叹,这样的军容,陈塘是练不出来的,看来那振兴军的什么关将军,倒真有几分本事。
    “父帅,青龙关赵未求救的使者又来了。”
    尉迟信在尉迟永耳朵边悄悄的说。
    尉迟永脸上的肌肉不住的跳,反应出他内心的纠结。
    不救,赵未手下那点残疲之兵,铁定挡不了西番的十万人马。
    去救,又怕振兴军趁自己兵力分散来打金鸡岭。
    尉迟信似乎看出了他老子的心思,低声道:
    “父帅,既然陈塘要去抗西番,不如放他们过关。”
    “要是他们趁机抢关,如何是好?”
    “我们兵马两边备好,成甬道列阵,谅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尉迟永捋了捋胡须,咬牙道:
    “就这么办,让他们过去。”
    他有三万精兵,自在是不怕陈塘这三千人马。
    号角阵阵,关门打开,上面传出号令,允许陈塘通过。
    陈塘对徐扬、胡大力道:
    “大家多点心思,别被尉迟永给诈了。”
    徐扬看了看城楼上的将领,冷冷道:
    “若他敢坑我等,大将军必定不会再给他活路。”
    刘端摸了摸自己马鞍两旁的炸药包和震天雷:
    “他们敢使诈,小爷和他同归于尽。”
    三千军马在各自队官的组织下,井然有序的进入金鸡岭。
    关城大道两旁,金鸡岭官兵刀枪并举,弓箭上弦,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徐扬等也绷紧神经,紧握兵器,不紧不慢的通行。
    还好,尉迟永没有使出什么幺蛾子。
    赵未的使者没有等到金鸡岭派出的人马,却等来了振兴军,虽只有三千,但听到后边还有大队人马赶来时,也心情大好,头前带路,疾回青龙关。
    看着兵马远去,尉迟信道:
    “父帅,就是算他们前去,青龙关也不到六千人马,如何能挡住十万番兵,不如我们也派两万前去?”
    尉迟永回望东边,脸色凝重地说:“别急,再等等吧!”
    “唉!”
    尉迟信狠狠跺脚,转身离开。
    马口关,张家口发榜安民,又整编降兵,这花了三天时间,忽然东边快马来报,说是张达率两万人马赶来了。
    张家口大喜,出城十里,接住张达。
    “你们为何还在这里?”
    张达不满地问。
    “父帅恕罪!”
    张家口把情况概述了一番,张达冷笑道:
    “想不到还有如此不识时务之辈,那尉迟永,若再不归附,只怕大将军一来,他就没活路了。”
    旁边沈飞虎道:
    “尉迟永为人还算正直,只怕是一时不能接受我等而已。”
    张达道:“大将军最恨首鼠两端之人,尉迟永如此骑墙,只怕把自己误了,全军加速,去金鸡岭下扎营。”
    他所带来的两万余兵马和张家口在马口关整训后近万人,除了留下守关城之外,近三万人马呼啦啦赶到金鸡岭下。
    尉迟永得报,大惊失色,他没料到振兴军主力来得如此之快,忙与众将登城来望。
    只见达江东岸,人喊马嘶,众多人马正在扎营,也有人在江上搭建浮桥。
    这达江之上,陈塘过来时,已搭了两座浮桥,尉迟永并没派人去拆掉。
    东岸上,有一群人正对着金鸡岭指指点点。
    “父亲,兀那不是沈大帅?”
    尉迟信眼尖,一下看出在张达马旁的另一匹白马上的人,正是沈飞虎。
    尉迟永面沉如水,他早就听说,沈飞虎不是战死了么,为何又在此出现?
    而且很显然,姓沈的已是振兴军的一员了。
    天色不早,沈飞虎和张达观望了一番金鸡岭,就回营去了。
    夜色渐深,尉迟永却无法入眠。
    尉迟信在一边着急:“父亲,再不决断,就没时间了!”
    尉迟永当然是明白人,他之所以纠结不已,实在是拉不下面子。
    “你们呢,有什么想法?”
    尉迟永把球踢给帐中的文武。
    短暂的闹嚷后,众人一齐发声:“但凭副元帅做主!”
    他们已得到消息,马口关唐兴龙抗拒振兴军,已是头悬旗杆上了。
    而振兴军也一再给他们发檄文,讲明形势,并做了相应的承诺。
    好汉不吃眼前亏,如今振兴军已兵临城下,意味着前面数关之地,已尽被他们占领,金鸡岭虽存有三年之粮,但只要振兴军把路一封,金鸡岭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除非,大炎朝廷能在短时间内把振兴军镇压下去。
    但这个,无限接近白日做梦。
    “罢了!明日早起,去迎接振兴军吧!”
    尉迟永终于做出了选择。
    当晨曦透过山峰照过来时,金鸡岭上金鼓齐鸣。
    张达,沈飞虎闻声披挂,整顿兵马,却见对岸尉迟永等一身布袍,全无甲胄,也无兵器战马,齐齐走出关来。
    沈飞虎笑道:“我就说嘛,这尉迟永不是不识时务的浑人。”
    尉迟永携儿子和众将,到张、沈二将马上半跪:
    “末将愚钝,未能早迎将军,罪该万死,还请将军发落。”
    张达翻身下马,将尉迟永扶起来:
    “尉迟将军此时已思虑明白,殊未为晚,本将将禀报大将军,想必大将军定不会亏待尉迟将军的。”
    尉迟永感激涕零:“多谢将军成全,待末将为将军牵马入关。”
    张达赶紧拒绝:
    “不敢不敢,来,我们一起过去。”
    然后张达与尉迟永手挽手走过浮桥,所有兵马,拔寨都起,徐徐入关。
    关城之中,早已杀牛宰羊,槌牛剐驴,隆重款待振兴军。
    两军联欢一日,正待商议出兵,又见东门有百余骑快马赶来。
    张家口引兵出来察看,认得是振兴参谋学院的岳琪,忙下马迎入:
    “岳琪不在总部搞研究,为何到前线来了?”
    岳琪指指后面马上:“咱们刚凑齐一百条好东西,柳辅让我押送垫江,大将军令立即送往前线,这不,有没有兴趣?”
    那一百匹马上,只有五十来骑士,其余都是驮着木箱子啥的。
    张家口赶紧扒开一个箱子查看:
    “哇哦,老岳,真是给我们的?”
    “一半给肖队,一半给你们,怎么样,惊喜不惊喜?”
    “那肯定是天大的惊喜呀!”
    张家口是乐得见牙不见眼,这等利器,他只是在高亮那儿摸到过,想试试,可那小子死活不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