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草根的逆袭之旅

精铁交易

    “给我三万斤精铁!”
    “那些田地,都归你!”
    “记住,必须二十炼!”
    张东升根本不买账,二十炼?
    老家伙,你还没睡醒呢?
    “二伯,现在没有冶炼二十炼精铁的矿了。”
    “买不到啊!”
    “十炼铁,都超过八百文一斤了好吧?”
    “就这样的,没三个月,我都凑不齐呢。”
    自己的第二座土高炉已经点火了。
    两座炉子,利用炒钢法。
    一天就能出六千斤低标准的十炼精铁。
    当然生铁产量更大,烧成铁水就成了嘛。
    二十炼或者以上的好钢,日产量肯定要低得多。
    他现在需要装备自家军队。
    半身甲,马铠、苗刀、复合弓配件。
    统一都在四十炼以上。还得浇筑大批钢筋。
    筑城不是用竹筋了么?不完全是。
    原来的张家堡往东,大约六百米的靠河城墙。
    全部要用钢筋。为何这么搞?
    因为他打算在两丈的底子上,再修建一长溜水塔。
    也就是说。城墙顶上。还有长六百米,宽、高六米多的贯通大水塔。
    储备水量,将史无前例地超过两万方。
    别说自家的工坊了,未来提供整个城市用水都够了。
    当然,人吃的还是井水。毕竟河水,不那么干净。也容易受制于人。
    这钢筋用量就大了。全力开炉生产,也得大半个月。他还得交付*每个月的五万斤精铁呢?
    “别说当侄儿的不讲究。”
    “三万斤十炼精铁。”
    “分三个月交付。”
    “爱要不要!”
    张东升稳坐*,就让老家伙纠结去吧。
    精铁现在有价无市,可是畅销货。
    张朝阳被击中了软肋。他是建造了炼铁炉。却只能出生铁。剩下的,就得靠铁匠慢慢敲打。
    时间上来不及,就连铁矿石都不好买了老家伙张牙舞爪地叫道。
    “一个月!”
    “做不到,咱俩谈崩。”
    “那些田地,荒废了算球!”
    你有种!主家财大气粗,不在乎一季的产出。
    那你跟小爷吵吵把火干啥玩意?夏粮不值钱啊?
    “成交!”张东毅有些看不懂了。
    张东升就这般干脆的答应了?
    他,好像落入咱老爹的算计了。你情我愿,两人商定。一手交精铁,一手交地契。一个月搞定。
    当张朝阳一行人过了白水沟村。
    人,都是需要成长的啊。
    “父亲啊,我们要着眼于整体情况啊!“
    “既然两位蓟州总督都坚持让张东升建造白水河的城市。“
    “这说明大都在关注梁山呢!“
    “我就不相信了,张东升才崛起了几个月?“
    “他招募一些山里人是很正常的行为。“
    “说要与十八寨交流对话,他能管得住他们吗?“
    “岂不是在说胡话吗?“
    张朝阳满意地点了点头。
    自己的儿子的成长进步,让他非常高兴。
    其实,张东升这里的事情他并不大担心。
    大多数时候他也只是虚张声势罢了。
    以他老谋深算的本性,他早就知道自己与张东升已经无法和解了。
    利大于弊吗?
    那一万亩良田,荒废了两三年,损失了很多资金。
    无论如何,最终都得以低价出售。
    他当然要利用沈麟这个财富捐赠者了。
    敢与我斗吗?
    他还年轻呢!
    “你也看到他的城市建设情况了。“
    “白水、东山、北江,几乎所有人都去了吧?“
    “我们的张家营永远无法达到张东升的动员能力。“
    “能修建城市,就能保卫城市!“
    “实际上,与装备无关。“
    贼寇有多少攻城方法?
    守城的占优势啊。
    没有弓箭和刀,也没关系。
    站在高处,用锄头、镰刀和扔石头,一样可以杀人“所以,他的精铁,得先由我们使用。“
    “我们的张家营不能轻易丢掉!“
    当张朝阳摆脱平常状态,得意地摸着胡子教导儿子时。
    张东升这边也很高兴。
    三叔张朝堂拨拉着算盘珠子,笑得眼睛都看不见了。
    “这个老家伙整天算计这个计划那个计划。“
    “结果,还是被东升儿算计得死死的!“
    “十炼铁,还不如我们修水塔的钢筋好呢!“
    “这等于,两三千两银的成本,换来了一万亩好地?“
    “哈哈哈哈......“
    晁平撇了撇嘴。
    “三叔,您不能这么算啊。“
    “三万斤的十炼铁,如果卖给别人,也值两万多银子啊!“
    实际上,张朝阳并没有吃亏。
    他的土地也没有被低价出售。
    人家打造了精铁武器,又有那么多班军乡兵在手。
    守住了张家营,保住了梅县。
    能挣多少钱呢?
    只要让他们的势力自重,再多收两三个月的商税。
    一二十万两银子就能得到。
    后面只需要简单地养兵,不会花费那么多钱。